APP下载

随访督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0-02-27莫火秀李嘉丽莫穆隆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结核依从性心理

莫火秀,李嘉丽,莫穆隆⋆

(广西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科,广西 梧州 543000)

MDR-TB是指肺结核患者感染的结核杆菌体外被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其具有痰菌阴转慢、疗程和传染期长、诊断治疗和管理复杂、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不良反应多等特点,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MDR-TB患者承受生理痛苦及社会歧视等心理压力,常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给其身体和精神带来双重的沉重打击,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已日益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结核病患者有上百万,大约有十万以上患者有MDR-TB病症[2]。有研究显示,MDR-TB的发生跟服药依从性低、缺乏有效监督有密切关系[3]。MDR-TB全疗程至少两年,注射期至少半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何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MDR-TB患者预后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MDR-TB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现将近年我科对52例MDR-TB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2017年10月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科收住的MDR-TB患者52例的随访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MDR-TB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43.96±14.90岁,最小者16岁,最大者75岁;初治31例,复治23例,1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农民43例,老师3例,学生2例,工人4例。

1.2 抗结核治疗

方案:6AmZLfxPtoCs/18ZlfxPtoCs,即阿米卡星注射液0.4 g/Qd、吡嗪酰胺片0.75 g/Bid、左氧氟沙星片0.5 g/Bid、丙硫异烟胺片0.1 g/Tid、环丝氨酸片0.25 g/Bid。全疗程至少两年,分为注射期和非注射期,注射期半年。

1.3 临床检验监测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常规做胸部CT检查和检测肝肾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血常规、血沉、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TB-DNA、痰结核杆菌培养、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在治疗初期每月复查一次肝肾功能、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等,病情相对稳定后2~3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胸部CT。肝肾功能、癌胚抗原检测使用德国罗氏公司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 C-311及进口配套试剂;痰TB-DNA检测使用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仪和国产试剂。

1.4 随访管理

患者首诊和随访复诊的情况由医生、护士记录其详细资料,内容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或微信号以及病情摘要包括检验情况、所用药物等,并建立其健康档案[5]。由高年资主管护师、医师负责日常随访管理,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与患者联系,督导患者遵从医嘱服药,提醒患者按期复诊监测,询问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依从治疗有何困难等。

1.5 健康教育

1.5.1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及观察 指导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正确留取和处理痰标本;强调支持性人际关系对患者的有利影响。和患者讲解专家小组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1.5.2 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 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加强营养[6],摄取富含钾、缮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饮食,并禁烟禁酒。

1.5.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向患者宣教MDR-TB的治疗原则,坚持做到按时按量用药。向患者宣教讲解各种抗结核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如出现药物的相关副作用不至于惊慌失错;同时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以便能及时做相应的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1.5.4 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实行隔离措施,对耐多药患者实施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并做好标识。指导患者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改变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发放一次性加盖痰杯,指导患者将痰吐在痰杯集中消毒液处理。限制探视和陪伴人员,密切接触者注意佩戴口罩。

1.6 护理措施

1.6.1 护患交融 患者来诊时特别是首诊时耐心聆听患者的心声,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方案,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引,以提高患者治疗随访的依从性。在科室建立了一个可实行长期专科主动随访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与患者联系,主动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同时又可指导患者如何科学地生活起居和家庭防护,患者得到了长期专业的呵护,使患者感到与医护人员零距离,这种贴心的主动随访服务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6.2 家庭联动 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沟通,对患者家属进行有关MDR-TB相关知识的宣教,宣教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嘱家属成员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使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按时按量服药。

1.6.3 患患交流 经常为患者讲述MDR-TB治疗成功范例,开展患者间的同伴交流,打通治疗成功患者的电话,让其与患者交流;经治疗成功患者同意加微信进行交流;建立治疗成功患者微信群,让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传递正能量,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等多方面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其恐惧心理及思想顾虑,提高患者长期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

2 结 果

在随访中发现有17(32.69%)例患者曾有中断治疗有的念头,其中因家庭经济负担过重而想停药的3例,担心长期服药会发生不良影响而想停药的2例,厌烦长期服抗结核药而想停药的3例,听信非专业医生意见认为不需长期服抗结核药而想停药的3例,其它原因想停药的6例。随访发现问题后立即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宣教,经过一系列系统的护理干预,全程健康教育及随访督导,结果所有患者都能依从长期抗结核治疗,用药半年后痰菌转阴,家属无被感染现象,达到预期目标。

3 讨论与体会

由于MDR-TB病情易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多疑心理,常担心治疗费用、疾病预后等问题,这种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长期依从抗结核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健康教育内容,定期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病情变化,督导患者配合治疗及长期依从治疗。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对MDRTB患者采用家庭联动、护患交融、患患交流等方式进行系统化、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及随访督导,给予患者适宜性的护理干预,可强化医患、护患沟通,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得MDR-TB患者得到更全面、更规范的管理,提高治疗成功率[3]。

及时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家庭联动、护患交融、患患交流等多元化方式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和行为改善,能明显提高MDR-TB患者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MDRTB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抗结核依从性心理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