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高血糖高渗状态伴重症缓慢心律失常的诊治体会

2020-02-27刘婧宇刘寅高明东孙根义天津市胸科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天津300051

老年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钾血症血钠渗透压

刘婧宇,刘寅,高明东,孙根义 天津市胸科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天津300051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高血糖危象的一种,其主要特点为血糖和血浆有效渗透压升高,主要表现为脱水和神经系统异常,伴电解质紊乱,多为高钠血症,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HHS的病死率较高。合并较多基础病的患者发生HHS时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糖尿病住院患者并发HHS,进而导致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临床少见。如何及时正确地降低血糖、纠正该病导致的脱水及严重电解质紊乱,是治疗的难点及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既往慢性心力衰竭,此次因严重缓慢心律失常、高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而入住CCU的HHS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疗意识及诊疗水平。

1 病例资料

1.1 基本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反复晕厥伴胸闷2 h”于我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2 h,无诱因出现胸闷,随后晕厥,脉搏摸不清,约数秒钟恢复意识,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口吐白沫,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背痛,无端坐呼吸,无少尿,无水肿。既往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20年;后多次因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先后共置入冠状动脉支架11枚;心力衰竭病史16年,多次因急性左心衰发作入院;2型糖尿病病史12年。高血压病史27年,最高血压180/110 mmHg。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福辛普利、呋塞米、螺内酯、地高辛、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等。近1个月,因情绪欠佳、劳累而食欲极差、乏力,将规律降糖治疗改为偶尔口服降糖药。1周前,吞咽困难,进食需水送服,每日服用中草药治疗。

1.2 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 神志模糊,颈静脉未见充盈,血压80/50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24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查血糖35.7 mmol/L,血钾7.58 mmol/L,血钠123.9 mmol/L,血氯82.9 mmol/L,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为325.02 mmol/L。血B型脑钠肽(BNP)6.8 pg/mL,肌酐121 μmol/L,肌酸激酶4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5 U/L,超敏肌钙蛋白T 0.069 ng/mL,溶栓二聚体0.52 μg/mL。血气分析:pH 7.427,PaCO233.9 mmHg,PaO2140 mmHg,HCO3-20 mmol/L,ABE-1.2 mmol/L,SBE-1.7 mmol/L。肝功能、凝血功能大致正常。尿常规:尿糖(++++),尿酮体(-)。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内径85 mm,左室射血分数20%,肺动脉压30 mmHg,左心扩大,左室壁运动广泛减低,心尖部室壁瘤,心包积液少量。

1.3 入院诊断 2型糖尿病;HHS;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心律失常: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NYHA);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肾功能不全。

1.4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降糖、补液、提升心率、抗血小板等治疗,同时暂停福辛普利、呋塞米、螺内酯、地高辛、美托洛尔缓释片和二甲双胍。予生理盐水联合胰岛素静脉泵入降血糖至15.5 mmol/L,后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继续予生理盐水纠正低血钠并嘱患者多饮水。予异丙肾上腺素3 μg/min静脉泵入,监测心电图,心脏节律由窦性停搏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Ⅱ°房室传导阻滞、Ⅰ°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上腺素减为1.5 μg/min静脉泵入渐停用。

入院8 h后,胸闷缓解。查体:神志清,血压104/67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7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可及,双下肢水肿减轻。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复查血钾5.32 mmol/L,血糖16.4 mmol/L,血钠132 mmol/L,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为300.30 mmol/L。调整原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好转,10 d后出院。

2 讨论

本例患者明确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此次因胸闷、晕厥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律而首诊心内科。血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心脏超声结果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结合查体不考虑急性心衰发作。血气分析PaCO2及PaO2正常,血溶栓二聚体正常,可除外肺栓塞。故考虑胸闷、晕厥仅由窦性停搏所致。患者否认快速心律失常及缓慢心律失常病史,否认心肌病病史,现已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炎,结合血钾高,故考虑窦性停搏由高钾血症所致。治疗上需提升心率、维持生命体征,同时积极去除病因。考虑本例患者的高钾血症来源于HHS。

HHS的诊断标准为血糖>33.3 mmol/L,pH>7.30,血浆有效渗透压>320 mmol/L,血气分析HCO3->18 mmol/L,尿糖强阳性而尿酮体阴性或微量。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2×(血钠+血钾)(mmol/L)+血糖(mmol/L),纠正血钠=测定血钠(mmol/L)+2.4×[血糖(mmol/L)-5.5(mmol/L)]/5.5 mmol/L[1,2]。计算本患者的有效血浆渗透压为325.02 mmol/L,结合血糖、尿糖、尿酮体、血气分析,可诊断为HHS。

国外报道,糖尿病住院患者近1%会并发HHS,HHS病死率高达20%左右[3]。主要诱因有血糖控制不佳、治疗中断、急性疾病(如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甘露醇类脱水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滥用(酒精、可卡因)等。HHS发生时,胰岛素有效作用减弱,而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反向调节激素升高,肝和肾脏葡萄糖生成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低,导致高血糖[1]。HHS起病缓慢,可历经数日或数周。HHS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主要与脱水的严重程度、有无合并症及年龄相关[3,4]。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循环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HHS的炎症和高凝状态可使心脑血管血栓形成,甚至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

HHS对水电解质影响复杂。血钠的下降通常是由于高血糖造成高渗透压,使细胞内的水转移至细胞外稀释所致。但这并非稳态,高血糖的渗透性利尿作用通常对水的排泄大于对电解质的排泄,可使血钠有所回升,而有效血浆渗透压则继续升高。患者的口入液量可影响渗透压及电解质的最终结果[5]。HHS多发生于老年人,而老年患者对口渴反应不明显,故持续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因而测得血钠水平可低于正常、高于正常或正常[3]。本例患者低钠血症尚与长时间食欲极差、进食不足有关。渗透性利尿作用也会使血钾降低,而胰岛素缺乏、细胞外液高渗状态的综合作用也可使血钾正常甚至升高[4]。本例患者血钾明显高于正常,除上述原因外,肾功能不全、长期口服福辛普利、螺内酯,近期口服中草药治疗,也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

针对重度高钾血症,常规治疗思路往往是紧急降低血钾,临床可选用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袢利尿剂等药物。本例患者长期口服地高辛,不宜选择葡萄糖酸钙;高渗状态,不宜选用碳酸氢钠;似乎可予利尿治疗。然而,本例患者为低钠血症合并高钾血症。低钠血症时,到达远曲小管的钠离子减少,Na+-K+交换减少,导致钾排出显著减少,发生高钾血症。故高钾血症为低钠血症所致。若先予利尿剂降低血钾,则导致钠泵活性进一步减弱,Na+向细胞内转移增多,加重低钠血症和机体丢钾。其后,随低钠血症的纠正,钠泵活性的增强,K+进入细胞,又可出现低钾血症,有可能导致更为复杂的电解质紊乱。

治疗的关键为补钠、补液、胰岛素治疗,密切监测渗透压、血钾、血钠、血糖水平[1,6]。推荐第1小时内予0.9%氯化钠1~1.5 L补液,后续补液的速度依据渗透压的下降速度调整,使渗透压下降速度为3~8 mOsmol/(kg·h)。监测血糖,血糖不再下降时,开始静脉泵入胰岛素,速度为0.05~0.1 U/(kg·h)。若血糖下降速度未达到2.8~3.9 mmol/(L·h),可考虑胰岛素剂量加倍。当血糖下降至13.9~16.7 mmol/L时,可将胰岛素泵速进一步减为0.02~0.05 U/(kg·h)[6,7]。亦可充分补液的同时予胰岛素静脉泵入[1]。本例患者既往有多次陈旧心肌梗死、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病史,故未予快速补液,采取了适量补液、补钠同时联合胰岛素静脉泵入的方法。当高糖、高渗、低钠纠正后,血钾随之下降。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病情好转出院。

总之,临床应加强对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的管理,警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对于一般情况差的老年、意识障碍者要及时查血糖及电解质。HHS低血钠患者,应用矫正的血钠公式计算血钠值和血浆有效渗透压。对于低钠血症合并高钾血症,纠正电解质紊乱须注意血钠、血钾紊乱之间的关联。

猜你喜欢

高钾血症血钠渗透压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高考生物问答复习之渗透压
高钾血症也是一种慢性病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角色扮演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高钾血症为例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化基本概念为源头活水
——2017年渗透压相关高考真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