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2020-02-27关英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人才

■关英

(青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引 言

人力资源基础,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开发人力资源并将其转为经济资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辅助,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成为各区域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新举措。当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不少的重难点,结合现代经济体制,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企业也意识到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措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经济服务。

1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概括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力资源是基于团队发展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变化,以提升团队或组织现有运营水平为前提,创造出更高的效率与价值。我国则是将人力资源定义为,某个地区区域劳动年龄与没有达到劳动年龄以及超过劳动年龄且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综合。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定义上就与区域密不可分,相应区域内人力资源是以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主体,区域经济的总体与企业具有较大的差别。区域经济发展是综合性的发展概念,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一定地区内国民生产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益与价值总和。所以,区域经济是一定地区内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而人力资源也是地区资源之一,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程度,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1]。

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人力资源的定义,两者之间都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想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利用与开发好人力资源。因为,人力资源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组成,都需要通过人力资源提升生产力水平。例如,在信息技术产业中,人力也是生产力组成的重要因素,其地位与作用尤为突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也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依赖性越来越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愈加彰显。

2 区域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

当前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呈现出了人力资源短板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人才区域需求差异大,人才流动政策导向不足,以至于各区域人才引进之间的差距越打越大,出现了人力资源两极化开发与利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各区域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特备是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小城市的人力资源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地方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认识不足,以至于人力资源无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与支持。

(1)人力资源质量低,区域需求差异大。各地区人力资源政策差异较大,虽然多数一二线城市与省会城市都制定了高学历的差异化人才引进与落户政策,但是经济薄弱的区域却缺乏人才引进政策,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与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才流动政策,以至于薄弱地区经济建设进程缓慢。但各地区的人口基数较大,地方又难以将人口优势转化为高质量人力资源,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提升人力资源质量[2]。

(2)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部门根据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人口数量,将人口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协调好数量与资源。但就目前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重视度不高,职能部门对人才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有些地方对人才价值与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抱有怀疑态度,仅是形式上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并没有发挥人力资源的经济优势,以至于人力资源无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3)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矛盾多。虽然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而老龄化趋势的出现,导致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与劳动力更加便宜的越南、缅甸等地区合作。高质量劳动力的缺失,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矛盾重重,人才利用率不高,我国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程度不高,想要解决这种现象,就必须控制劳动力数量并提升劳动力质量,实现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3]。

3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都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健全人才政策与人才激励考核制度,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夯实人力资源基础,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计划,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各地方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及快速发展。

3.1 突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树立人力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理念,才能从思想上、行为上改变地方各级政府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政府部门应该经济工作中,明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价值,充分组织单位与企业学习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相关理论,转变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认识,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再从区域内人才与人口实际情况入手,逐步完善人才引进及落户政策,基于区域产业结构与行业发展实情明确人才需求,有目的地选拔和引进人才、储备人才,并制定一系列的人才选拔与开发机制。例如,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纳入区域经济考核指标中,并作为官员的政绩考核项目之一,从而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到区域经济发展项目之中,改变地方政府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加强地方官员对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学习[4]。

3.2 建立人才聚集与吸引的利用机制

政府应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明确地方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配合企业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为企业市场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毕竟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局限于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促使人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的才干,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应参考人才所属的行业与产业,从企业到政府机构构建全面的人才约束、奖励与考核机制,例如住房补助以及制定职业培养计划等,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优化区域内人力资源配置,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经济增长。

3.3 加大教育投资

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大教育投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校地企合作落实的各个高校与高职中,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区域经济的核心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质量则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地方政府应该提升地方教育朔评,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关注,以自身为媒介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联合,促进校企互动。校企互动有利于人才的输送与培养,能更好地提升区域人力整体素质,实现人才的定点输送与培养。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教育管理,加大对区域教育投资的管控,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时,逐步优化教育的软硬件资源配置,以取得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长久战的胜利[5]。

结 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但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要构建完善、优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将人力资源进一步转变为经济资源,合理开发区域人力资源,以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区域人才
人才云
分割区域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区域发展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