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共同体视角下的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研究
——以高职院校商务专业群为例

2020-02-26

上海商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训机制体系

陈 洁

引言

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专业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校外企业在人才培养、创业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设施、设备、经验等参与到学校教学和实训中,对学生的培养进行导向性的指导,从就业导向出发,帮助高职院校掌握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和企业双方要共同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打造命运共同体。可以说,职业学校的发展和企业及社会的发展是相戚与共的,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必然的过程,双方需要互通有无,搭建信息交换和资源共建的桥梁。在专业群实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共同体的理念贯穿始终,实训内容的设计、实训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训体系的评价等都应该有企业的加入,将企业资源引入实践教学,在企业人员或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工作实践,设定实训项目和实训流程,能够增强实训内容的仿真性;在企业帮助下建立的创业实践平台,则更能帮助学校一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速学生的社会化,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在本文中,笔者从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的视角以本校的商务专业群为研究载体,针对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实施展开研究。

一、商务专业群实训体系建设的现状

1. 专业融合性不强

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协作与共享。对于专业群实训体系的建设来说,指的就是一个专业群内的相关专业要相互合作、不仅仅是专业和专业间的合作、还有专业和关联企业的合作,共享实训资源,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然而,从商务专业群的建设现状来看,各专业的实训内容还是各自为政,只有少量融通的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一致的教学计划,实训内容也多由各个专业的教学团队自行制定,企业参与得较少。这样的现状还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来改善,将专业群内容相关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打通,统一教学大纲和计划,同时整合三个专业的实训资源,设计符合专业群整体要求的实训模块和项目,指导教师也需要跨专业组合队伍,共同制定指导方案。

2. 校内校外实训分节

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是专业群实训的两个重要模式。目前商务专业群的校内实训主要包括两项:课内实践活动和校内基地仿真实训;校外实践主要就是指在校外基地顶岗实习。课内实践活动包含在单个课程教学以内,通常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小组任务设计,由学生组队完成,因为课内时间有限,任务的实操性并不强,属于纸上谈兵式的实践方式。仿真实训则主要依赖于各专业购买的实训软件,在电脑上单人或组队完成实训任务,但是软件的更新并不能完全与行业发展的速度相一致,不少在软件上训练的流程,在实践工作中已经被简化或省略了,因而学生常常反馈校内实训的技能和到了企业之后的实践操作无法零空隙对接。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师范专业毕业,理论知识丰富,但本身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系统化培训,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实训的效果。

3. 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由两部分组成,即校内实训成绩和校外实践评价。校内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教学任务,通常在小组完成指定任务后,由教师给出成绩,记入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中;集中实训项目一般是在实训平台完成,由软件根据完成情况自动计分;校外实践则是由校外顶岗实习的企业导师给出一个综合评价。三类实训独立记分,缺乏科学的权重结构比例,评价的完整度也不足。此外,这样的评价机制在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客观记录实训表现方面明确缺乏客观性,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对于实训过程的管理也缺乏约束性,有时甚至会出现代替实训的现象。

二、企业参与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构建的作用和意义

1. 丰富实训体系评价的维度

“高职院校办学应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已成为广泛共识,作为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实训体系及附着在实训体系上的实训模块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加之实训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接受的实训内容针对性越强,未来对接就业岗位时难度就会越小。企业参与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的构建,能够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多维度地针对实训内容的设计予以指导,明确评价指标和权重,有利于帮助校内指导教师将纸上的调研成果转化成真正的实地操作,使得实训项目有的放矢。

2. 提高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开展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人员加入实训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机制的构建中,有利于双方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交流,聚集培养重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企业深入调研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安排、实践操作、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为企业吸纳人才做好数据储备。另外,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企业支持,提高转化率,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发展。

三、校企合作科学构建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

根据国务院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提高质量、促进就业和服务发展的导向,提出高职的三对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2]这三个要求使得企业在人才培养上越来越有话语权,培养需求也越发个性化。专业群在进行实训体系及相应评价机制构建时要充分调研所在地域的市场情况,尽可能地从多方参与主体手中获取有效信息,充分考虑实训需求的多元化,全面制定实训内容及对应的评价机制。

1. 评价机制的形式

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的形式必须是多元化的、动态的,既要有宏观的理论支撑,又要有微观的操作流程。评价机制的各个主体必须分工明确,制定公平公正的监督管理制度。评价应当贯穿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不能以单一的项目成绩为评价标准,必须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课内实践成绩、课外实训项目成绩以及顶岗实习成绩,按各自的指标和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形成一个关注动态实训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学校的质量监督机构还应定期对评价机制进行检查,确保评价机制的形式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2. 评价主体

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的多元化,要求参与评价的主体也具备多元化、平衡化的特点,主要包括学生、本专业教师、专业群内其他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学校管理人员。

第一,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校内实训多以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每个成员的分工完成情况、实训参与态度、对于团队的贡献度等都是学生评价的衡量标准,在学生中间开展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自评有利于学生进行反思,及时发现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互评则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改进,同时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状态。

第二,本专业教师评价和外专业教师评价相结合。跨专业融合实训是专业群实训体系的一大特色,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实训任务,需要将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环节的需要合理搭配、并充分发挥作用。不同专业教师的评价,相对更全面,有助于专业间进一步融合合作。

第三,企业专家评价和学校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为使用人单位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中,由校内管理人员和企业专家组成专门机构,对校内实训的整个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并提出指导有意见和评价得分,更容易帮助专业群发现实训体系设计中的不足。尤其是企业专家多参照企业相关工作真正运行流程进行评价,有利于实训环节的改进和实训重点的调整。至于校外实习,主要由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定期前往实习基地,与企业导师现场交流,观测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评价,及时解决。

3. 评价指标

专业群的组成通常有三种方式:以关联产业为指导构建专业群;以就业岗位为参考构建岗位群;以学科基础的相近性为依据构建专业群。本校商务类专业群正是以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电子商务三个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为参考,围绕企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因此,该专业群实训体系的评价指标也是以充分体现三个专业相通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主。

指标一:专业知识和技能

商务类专业群的学生在知识储备上都要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单证制作技能、商务礼仪知识、商务谈判技能和企业管理常识等。因此,该专业群的实训课程主要围绕这几个模块展开,每个模块由有三个专业的主讲教师组成实训指导团队,利用现有的实训软件和校内实训基地,分小组展开实训,同时邀请企业导师来做相关讲座。实训软件显示的最终成绩、学生互评和指导教师的评价占整体成绩的70%,另外30%的成绩来自于校内管理人员及企业专家对校内校外实训情况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反映指标为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和工作态度,权重占比为各占10%。

指标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训项目中能够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尊重团队内的其他成员,有效开展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和实训目标是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指标之一。这样的指标设置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符合当今社会企业对于团队工作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团体的聚合力远比个人单方面的出彩重要得多,任何一个项目不是依靠个人英雄主义就能完成的,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因素,发挥团队作用。

指标三:有效沟通能力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论,出发点不一样,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在校内分组进行专业实训时,如何能在团队中实现平衡,达成目标一致,主要依赖成员的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将成为实训评价机制中的得分点。沟通不仅是只学生间的沟通,还包括与指导老师及管理人员的沟通,有效的沟通能有助于理清实训思路、推进实训进程。在校外实践中,和企业导师或上级领导的沟通,则更是助实训目标的达成。

指标四:职业工作态度

最后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工作态度,良好端正的工作态度是工作计划得以推进的前提,也是达成任务目标的重要保证,这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训中也不例外。学生对待实训任务或实习任务的态度,一方面是影响实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从某种程度上反射出其未来的工作态度,这项得分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实训成绩,从深层次来说,对于企业选取员工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动态变化过程。它不仅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学科发展、专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同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预测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从而反向指导实训体系的建设。不仅要保证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与时俱进,还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完整、公正。因此,专业群实训体系评价机制需要精心设计和认真实施,要根据行业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优化和整改,为实训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实训机制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