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山种羊场遗址出土的陶器

2020-02-26杨永财

卷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腹径底径陶罐

杨永财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黑龙江 大庆 166200)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山种羊场,属于黑龙江畜牧厅管辖范围内,在1990年至1991年期间,在大山种羊场遗址处,先后两次出土了12件陶器,并且相关部门上交到了当地的博物馆,这些陶器不仅仅是工艺品,还蕴含了中华民族深远的传统文化,我国陶器文明是十分久远的,能够流传至今,说明陶器生产工艺比较发达,下面我们就将对这些陶器的情况,进行具体探究。

1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山种羊场遗址地理位置

1.1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理位置分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隶属于大庆市。我们如果在地图上对这一地区进行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该县版图平面呈现橄榄状,具有中间宽、两端窄的特点,总占地面积达到了六千多平方公里。在县城北部与中部地区,分别有滨州铁路与庆齐公路。由此可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交通是比较便利的。该县还具有平坦的地势,并且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河流除了嫩江以外,还包括乌裕尔河以及星罗棋布的一些湖泽,该县是全省范围内水域面积最大的县份,下面我们就将对其河流分布进行具体分析[1]。

1.2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河流特点分析

大兴安岭的伊勒乎里山南麓是嫩江的发源地,嫩江从大体上来看,是自北向南流的,流淌途中泰来县的江桥镇附近地区折向东,流经大山种羊场西侧后折向东。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嫩江的流长达到了一百四十多公里。而乌裕尔河则是地区内陆河,小兴安岭东侧的丘陵山地是乌裕尔河的发源地,该河流是自东北向西南流淌的,在富裕县龙安桥附近向正南方折转,之后进入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境内,之后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与林甸县的沼泽地中消失[2]。乌裕尔河上游河道是比较狭窄的,而下游则没有规律性河道。上游在干旱季节,仅仅有十米多宽,在降水量大的季节下,乌裕尔河河道则可以达到四十到五十米左右的宽度[3]。

1.3 陶器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内的线索分析

一些固定的沙丘与垄坡状岗地,在该县的西南部与西北部分布,大的沙丘岗地可达到数千米,小的也达到了数百米,并且高出了周边地表大概五至二十米。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这些沙丘与岗地位置都比较靠近水边,但是却又不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袭,是比较适合古人居住的场所。因此,在一些沙丘的顶部以及岗地的边缘处,相关人员发现了一些石器、陶器以及哺乳动物碎骨等遗存。下面我们就将对该地区,出土的一些陶器进行具体分析[4]。

2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山种羊场遗址的陶器调查情况分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考古活动,开展时间是相对比较早的。黑龙江省博物馆相关学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展了嫩江下游左岸地区的考古活动,并且发现了几处青铜时代墓葬群,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对于我国的考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后期考古过程中,当地文物管理站,再次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活动,在大山种羊场遗址发现了大量陶器标本。

方肩几何纹陶罐:该陶器是由夹砂黄褐陶制作的陶罐,陶罐呈方肩平底直颈,并且具有尖唇外侈的形状特点,四个不完全对称的乳丁状鼓突,在陶罐的肩部分布。陶罐的腹部是呈直内收状,整体布满了几何纹饰,陶罐通高为13.2cm,口径为5.8cm,底径为8.9cm。

指甲纹陶壶:在大山种羊场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黄褐陶,手工制作的陶壶,该陶壶呈圆唇,颈略内弧的形状,指甲纹饰大多分布在陶壶颈部,陶器的其他部分大多为素面。壶腹似球状,底部为平底。陶壶通高为12.4cm,口径为4.5cm,底径与最大腹径分别为5.4cm与10cm。

垂腹杯:该陶器杯也是黄褐陶的一种,我们经过研究,可以发现杯器壁是比较厚的,并且具有质地坚硬的特点,陶器杯整体呈为筒状、敛颈、尖唇外侈、平底,并且下腹略鼓,在杯器的中部有一处残损的乳丁纽,几何形纹在杯体分布,陶器杯的底径略小于口径。从总体上来看,垂腹杯通高为12cm,口径为11.5cm,腹径为11.7cm,底径为9.2cm。

单耳陶杯:该陶器杯是黄褐陶,呈圆唇、敛口、鼓腹、素面以及平底的形状特点,一环状耳在口沿一侧边缘分布,从总体上来看,单耳陶杯的高度为10.8cm,杯口径为9cm,腹径为9.8cm,底径为5.2cm。

几何纹陶罐:该陶罐的口沿处残损,为黄褐陶,陶罐的腹部呈球形,底部为平底。陶罐的最大腹径居中下部,陶罐壁是比较厚的,几何纹饰在器身的三分之二面积上分布。从总体上来看,陶罐的残高为11.4cm,腹径为11.4cm。

几何纹陶壶:陶壶为黄褐陶,是由手工制作而成的,整体呈圆唇、鼓腹、直颈的形状,并且从整体上来看,陶壶的形状是不规律的,底部为平底。两周压点纹分别在几何纹陶壶的颈部,以及陶壶的上腹部分布,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三角形纹饰。从总体上来看,该陶壶的通高为9.8cm,口径为2.4cm,腹径为8.8cm,底径为3.2cm。

几何纹陶壶:陶壶为黄褐陶,由手工制作而成,呈平唇、直颈、鼓腹以及平底的形状。其中有对穿的两个小孔,分布在口沿下一厘米处。而陶壶的器身主要纹饰有三种,分别为竖条纹、网格纹以及水波纹。从总体上来看,陶壶的通高为10.4cm,口径为3.8cm,腹径为8cm,底径为4.2cm。

束颈侈口几何纹陶壶:该陶壶是由手工制作而成,为红褐陶,呈束颈、圆唇外侈的形状,三圈绳纹分布在颈部,网格纹分布在颈根部,三角纹饰分布在陶壶的腹部。腹中部还有五个乳丁纽均匀分布,下腹急收至底部,底部形状为小平底。从总体上来看,陶壶的通高为12cm,口径为9.4cm,腹径为12cm,底径为5.8cm。

3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因此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我国对于陶器的探究,已经制作使用陶器是比较早的,陶器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陶器的调查与研究,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我们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山种羊场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我们分别对陶器的形态以及尺寸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从而促进我国考古学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腹径底径陶罐
山西离石后石村再次发现战国墓
重庆市万州区瓦子坪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
刘 欣艺术作品欣赏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大型卷筒绳槽底径测量方法浅析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