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2-26刘晓云1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医护负性效能

刘晓云1,段 惠,刘 阳

(1浚县人民医院,河南 浚县 456250;2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情易反复,患者往往会发生焦虑、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在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预后。为此,本文对此类患者开展了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观察对其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肝肾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史者;干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者。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例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为47~65岁,平均(54.67±8.32)岁;NIHSS评分4~13分,平均(6.15±1.22)分。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8~65岁,平均(53.79±8.11)岁;NIHSS评分4~13分,平均(6.32±1.31)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包括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成立脑卒中医护一体化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专业护士、心理师组成,小组成员共同交班、共同查房,共同制定康复方案和健康教育计划,确定健康教育形式,包括个体化教育、集体教育等。个体教育是通过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实现一对一的指导;集体教育是将患者聚集起来,采取讲座、座谈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集体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及负性情绪变化情况。自我效能评分[2]:采取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患者疼痛管理、躯体功能、症状应对、总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负性情绪[3]: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其中SAS界值为50分,SDS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则证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2 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各指标均有大幅升高(P<0.01),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负性情绪对比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有大幅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的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梗死的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4]。由于该病的突发性,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往往会出现绝望、易激怒、烦躁等,使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且神经功能恢复也受到阻碍。传统的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容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其情感变化,对不良情绪适时给予疏导、安慰,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和SAS、SD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医护负性效能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