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25周有斌

关键词:督导员师范院校教学质量

周有斌

□教育、教学研究

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有斌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作为本科教学最直接的组织者、落实者的二级学院质量监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存在认识不到位、质量标准不全、监控人员配备不齐、考核结果未能得到很好运用、缺乏过程监督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提高认识、健全规章制度、改进监控模式、明确责任等方面多用力。

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现状;设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暴露出了硬件短缺、师资不足等方面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并未形成与扩大了的办学规模相匹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已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5年来,教育部及省级教学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文件。在此大背景下,高校积极开展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学者们也对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我们在知网上进行了检索,2000年后,有关教学质量监控的论文在百篇以上,然切入点多为学校层面,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进行研究的并不多,主要有徐丽玉、邓嘉明的《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1]95-98;毕颖、刘桂萍、李文秀、李漫红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2]43-44;刘文锦《浅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二级教学督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369-372。这些论文主要从宏观上分析了地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然后给出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想。它们尽管从不同侧面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但这些构想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学校与二级学院的实际,因而影响到了操作性及实际效果。本科教学的主体在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监控体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科教学质量是否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提高。本文主要结合地方师范院校与二级学院的实际提出构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想。

一、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经历了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学水平评估、审核评估,有的还经过了合格评估,两(三)轮评估过后,校级层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到了较好的建立,为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作为教学主体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认识不到位,教学质量监控文化氛围不浓,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少数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还存在一定抵触情绪。表现在:少数教职工认为只要上好课、教好书就行,未能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校院两级缺乏对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及重要性的宣传,以至于个别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存在抵触情绪,期中教学检查时不能按时提交指定材料,所提交的材料问题较多,比如说毕业论文指导、教育(专业)实习等。不少问题检查出来后不改正,依然我行我素,在师生员工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授课时只教不管,放任学生玩手机、睡觉,忘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授课同时肩负管理班级的责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堂秩序混乱,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无效劳动。

2.质量标准不全,有的科学性不够。要想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先要有每个方面、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否则监控就成了一句空话。不少地方师范院校缺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标准,毋庸讳言,地方师范院校多数教学环节是有质量标准的,但科学性不够,如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专业实习等。培养方案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监控。地方师范院校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科学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人设课与因人不设课情况,这主要体现在方向课程上,而方向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该专业的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再如课程标准(大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内容不细致,欠科学,有的多年未更新,教学内容陈旧,这说明教师不能紧跟学科发展最前沿,不能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依据不够,宏观上监控存在问题,不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专业实习虽有质量标准,但语焉不详,不好把握。

3.教学质量监控人员配备不齐,少数人敬业精神不强。经过最近几年的建设,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架构已有,但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主要表现是:(1)有的单位无教学督导员,有的虽有督导员,但督导员并没有真正起作用:有的一年内未从事一项教学督导活动,有的虽开展了一、两次活动,但并没有真正尽到责任,只是在走过场,督导员的工作范围过窄,仅限于督教,未涉及督学、督管领域。(2)督导员未能及时与二级学院的管理人员就督导情况进行深入沟通,也未及时与督导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分析优缺点并指出改进措施。(3)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绝大部分精力用在教学运行上,很少用在教学质量监控上,偶尔花一点时间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也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检查,教学监控未产生实质性效果。

4.考核结论有待进一步斟酌,且考核结果未得到很好运用。对教师的教学考核缺乏标准,尽管有同行听课、学生评教等环节,但多数是流于形式。同行听课,从我们掌握的材料来看,真正做的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文人相轻”习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部分高校领导与高校教师认为高校教师主要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科研是硬条件,教学是软条件,好坏都不会影响到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客观上造成教师不重视教学,更为主要的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系(教研室)负责人对此并不过问,更不检查督促,听之任之。学生评教是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监督环节,因为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高校无升学压力,不少学生追求的是及格即可,学生评教多为随意,甚至有的学生不直接参加评教,委托他人代评,致使评教成了一种走过场。

5.强调目标管理,缺乏过程监控。教学过程缺乏监控,教学真正成了一个“良心活”,少数教师自行其是,随意更改、删减授课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目标管理中不少“目标”并不清晰、不科学。课程学习应该是本科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课程目标尤为重要,由于少数课程标准(大纲)制定比较随意,导致目标不清晰。试卷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平时教学,不仅关系到教风,更关系到学风。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命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高质量的试卷离不开命题教师的认真与相关环节的把关。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地方师范院校仅有少数课程建立了试题库,多数为任课教师自行命题,因此系(教研室)主任对试卷的审读显得尤为重要,但有的系部(教研室)主任不能认真把关,只是例行公事的签名,致使相关试卷问题很多,不能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构建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想

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单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其他类型高校二级学院好的做法,我们对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行之有效的开展工作对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性认识,营造出一种人人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的氛围。态度决定高度,只有认识到位,才不会出现抵触情绪,才会产生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的氛围。提高认识的方法主要有:(1)要结合实际学习,使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只有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长期认真执行,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2)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在学院办公场所张贴各种教学质量监控规章制度;(3)各类教学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直接挂钩。

2.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是教学运行规范、教学质量监控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包括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各成员的岗位职责、日常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教学材料收集与归档等。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包括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大纲)、学生作业批改、试卷命题与阅卷、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有了这些规章制度与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3.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模式。随着形势的发展,要适时对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过程管理为主,辅之以目标管理。用这种模式取代过去单一的目标管理。所谓“过程管理”也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无死角。教学质量监控以过程管理为主,并不排斥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应该是围绕一个目标来进行,监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特定教学目标。如果仅强调过程管理,而忽视目标管理,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效果势必要受到很大影响。(2)用既督又导,取代过去单一的只督不导的质量监控模式。督导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督导员与督导对象是平等的,只有气氛和谐了,教师对待教学督导才不会有抵触情绪。(3)制度的执行要做到循序渐进,步子不能跨得太大。以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相对宽松,广大教师习惯了在这种氛围下工作,而且师范院校文科教师占半壁江山,文科教师人文性较强,应适当尊重他们的学科特性,让广大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工作、学习,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配齐监控队伍,明确个体责任,确保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高效运转。几轮教学质量评估以后,地方师范院校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架构已经建立,但人员并未配齐,主要是缺少教学督导员、教务员。大规模扩招以后,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二级学院学生在一千人以上,有的达到二千人以上,相应的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教学质量监控的相关事务越来越多,一两个督导员根本无法完成对教学质量全方位监控,必须增加教学督导员的数量,人数5-7人为宜,督导员应选聘那些德高望重、责任心强的老教授担任。2000学生以上的学院教学秘书工作量巨大,无力再承担教学运行以外的工作,因此必须要配备1名教务员,除了协助教学秘书搞好日常教学运行工作外,主要负责相关教学监控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组织架构建成、人员配齐后,重要的就是明确个体责任并落实到位,唯其如此,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高效运转,取得实效。

结语

高校有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主要的职能,尤其是对属于非研究型大学地方师范院校而言,该项职能显得更为重要。人才培养是多方面的,并不仅限于教学,但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高效运转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二级学院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新路子,建立一个既符合国家要求,又符合学校定位,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营造出学生、教师、学院共同发展、“质量至上”的文化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徐丽玉,邓嘉明.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J].郴州师专学报,2015(2).

[2]毕颖,刘桂萍,李文秀,李漫红.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6).

[3]刘文锦.浅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二级教学督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3).

On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 of Provincial Normal Universiti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ZHOU You-b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nhui)

The university and its secondary school have their own teaching monitoring systems, and the latter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because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s directly carried out by secondary schools. But now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inadequate awareness, incomplete standards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insufficient surveillance personnel, ineffective use of assessment results, shortness of procedure monitoring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effect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such as raising people’s awareness, perfect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improving the monitoring modes and clarifying exerciser’s responsibilities.

provincial normal university;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al

2019-09-11

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质量监控体系研究”(2017jyxm1143)。

周有斌(1965- ),男,安徽天长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20.01.25

G642.42

A

1004-4310(2020)01-0148-04

猜你喜欢

督导员师范院校教学质量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