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东北方言童谣的修辞特色研究

2020-02-25蔡梦月

关键词:叠音歌谣童谣

蔡梦月

(云南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童谣”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晋候围上阳,问于卜偃曰:‘五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童谣云……’。”此后,“童谣”一词屡见古籍。古代还有“孺子歌”“小儿谣”“童儿谣”等,但“童谣”这个名称用得最普遍。以口头形式流传的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激发了孩子的快乐天性。滇东北包括曲靖市和昭通市全部地区以及昆明市寻甸县和东川区,素有“滇黔钥匙”之称,滇东北各市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言特色以及民风民俗诸方面有相通之处。滇东北方言童谣是民间一帧帧妙趣横生的原生态生活图景,大致可分为说唱童谣、游戏童谣、谜语童谣三类。说唱童谣没有游戏动作,只是口头唱诵;游戏童谣配合游戏过程,边玩边唱;谜语童谣有谜面和谜底两部分,具有启迪孩童心理认知功能。方言童谣是口头传唱的歌谣,承载着乡音乡情和地方特色,其韵律特征和修辞方式都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笔者目前收集记录了数百首方言童谣,这些方言童谣记载着濒危的方言特色词汇,散发着滇东北泥土的芬芳,吟诵着稚拙淳朴的童真童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童谣,有着民间口头文学的口语特点,具有押韵、节奏、辞格等语言使用特点。

一、滇东北方言童谣的口语韵律凸现了口头文学的声律美

(一)和谐悦耳的语音韵律呈现了方言童谣的声律美

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云:“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声律顺畅了,声韵流转于口吻,像振动玉器发出玲玲声响,辞句悦耳动听,犹如成串的珠子圆转流丽。韵律是歌谣的翅膀,童谣是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押韵是创作童谣必不可少的方式。

滇东北童谣具有朗朗上口的地方口语韵律特征,区别于传统格律诗词。在押韵方式上,滇东北方言童谣的押韵方式以一韵到底的排韵居多,讲究平仄的偶韵较少,同时还有随韵、换韵等。

1.排韵

排韵是句句压韵、一韵到底的押韵方式。王力说:“一韵到底是最占势力的传统韵律。”“在西洋,一韵到底的诗是相当少的,可见一韵到底表现了汉民族诗歌的民族风格”。[1]193如:“昭通昭通[thoŋ44],四季如冬[toŋ44],不是北风就是南风[foŋ44],手里还提个烂灯笼[loŋ44]。”这首童谣每句末尾音节均押[oŋ]韵,在云南方言里,声母b p m f 可以与韵母onɡ相拼。云南话读bonɡ、ponɡ、monɡ、fonɡ的字,普通话读为benɡ、penɡ、menɡ、fenɡ,如:绷、碰、蒙、风。

2.随韵

随韵是两句一韵,再两句换韵,因而也称为双句韵或双行韵。如:

媄媄(1)乖乖睡[ʂuei313],

妈妈去舂碓[tuei313]。

舂得三升糠[khɑŋ44],

买件红衣裳[ɑŋʂ44]。

这首童谣是哄孩子入睡的摇篮曲[2]40,第一、二句押[uei]韵,三、四句换押[ɑŋ]韵,语调轻缓,韵律和谐,同时,舂、碓、糠等词还蕴涵着滇东北浓厚的农耕文化信息。

3.换韵

换韵:押韵也可以中间换韵。一篇诗歌或唱词中,换用不同的韵,叫“换韵”,又叫做“花辙”。换韵有时是因为情调有了变化,有时是因为说唱者心中有了改变,有时是为了写作和演唱的方便。如:“太阳雨[i53],下不起[tɕʰi53],又出太阳又下雨[i53];栽黄秧[iɑŋ44],吃白米[mi53],青蛙出来讲道理[li53]”。云南寻甸方言里没有撮口呼,所以“雨”和“起”“米”“理”押同一[i]韵,第4 句“秧”换了押韵的韵母。

滇东北方言童谣以押方言白读韵为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方言童谣的口语化特征,押韵方式自由灵活。方言童谣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即使不懂何为押韵的人,也能出口吟诵,好听且好记,可见韵律是童谣创作的生命。

(二)简洁明快的节奏增强了方言歌谣的音乐美

皮亚杰说:“节奏是通过建立以种种对称性和重复为基础的最初级的手段来保证它的自身调节作用的。”[1]193朱光潜说:“节拍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3]123在诗歌里,节奏是诗歌的核心,是诗歌的灵魂。王希杰说:“节拍是由一定数量的音节构成的韵律单位,调整节拍,是形成节奏美的一种方法。”[1]203

滇东北童谣三言、四言句多居多,五言、七言的次之。另外是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变通形式。

1.三言式童谣:每句一个节拍。如具有滇东风乡土气息的《老媒婆》:

老媒婆//,坏酒药//。

尖尖棍//,两头戳//。

另外,三言在游戏童谣中也比较多,因为要配合游戏动作,三言简洁明快,如抓石子游戏《小核桃》:“小核桃//,一把捞//,把捞起//,起一颗//,抓三颗//……”

2.四言式童谣:每句两个节拍,构成2//2 的节拍,诵读时和谐悦耳。如反映地方风物的《牛角弯弯》:“牛角//弯弯,脚踏//南山。南山//有土,栽坡//红薯”。

3.七言式童谣:每句三个节拍,构成2//2//3的节拍,例如《爹爹去背塃(2)》:

爹爹//清早//塃去背 ,

妈妈//天晚//才煮饭。

饿得//姐姐//满山跑,

饿得//兄弟//像猪叫。

4.短句、长句和整句、散句相结合,如怒怼小伙伴告状的《告嘴婆》:

告嘴婆,

洗裹脚,

洗到太阳落,

滑下洗马河,

捞也捞不着,

捞着一只小拐脚。

民间方言童谣大都是即兴而作,在口语化的影响下,句式自由切换。上例以三言句式为整句的歌谣,夹杂五言和七言,全诗通押滇方言[o]韵,体现了整齐美、变化美、参差美的原则。

(三)特色叠音平添了方言歌谣的音节美

重叠是汉语的一种语法手段,童谣里的重叠带有感情色彩,增强语义表达效果。叠音是将相同的字、相同的音节重叠,具有特殊的修辞意味,可以调节节拍,创造音乐美感。滇东北方言童谣的叠音灵活生动,颇具方音特色。

1.AA 式

“我喜欢,鸡蛋炒馒馒,炒也炒不熟,抱的风炉哭”,“馒馒”念轻声,滇东北言词汇指“饭”的意思,哄小孩子吃饭时模仿儿童说话的口吻。此类叠音还有“嘎嘎”指吃的肉;“喏喏”表示睡觉的意思等。AA 式的叠音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表达特点,亲切又有喜感。

2.AAB 式

“揍揍包,揍揍包,你出锤来我出包,输了支着弹脑包,弹脑包数脑包,头上长出大包包。”这首游戏童谣用的是一韵到底的排韵, AAB 式和押韵方式结合,语流更为流畅自如。

3.ABB 式

“苦马菜,苦茵茵……|”此类叠音在滇东北方言童谣里还有很多,如“哭兮兮、白生生、苦饥饥、黑漆漆、瘦干干等,多为形容词加叠音构成,加重语义表达程度,有“很”“非常”之意。

滇东北童谣的叠音增强了音节的音乐性,在较散的音节中能调整音节,形成错落有致的参差美。重叠词语和象声词常常搭配使用,创造出一种特殊的韵味[4]101,如游戏童谣《韭菜花》:“韭菜花呀韭菜花,韭菜的姑娘会绣花。绣出来的花像喇叭,喇叭喇叭滴滴嗒。”

二、修辞格的巧妙运用彰显了民间文学的艺术美

(一)借代、比喻与比拟体现滇东北方言童谣的联系美

比喻、比拟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物当乙物来描绘,借代是借彼代此。三种修辞格在方言童谣里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童谣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联系美。

1.借代

借代是指不用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它具有相关关系的事物名称来称呼。以特征为代体的借代是滇东北方言童谣使用较多的类型。如“哭巴狗,家家有,你家冇(3)得我家有”。“哭巴狗”指跟在大人身后,边走边哭的淘气儿童。借代在古代诗文中使用比较高雅,但方言童谣里的借代通俗具体,贴近生活。

2.比喻

比喻是文学文体里最为常用的修辞格,滇东北童谣运用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倒喻等,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借喻和暗喻。各种比喻的灵活运用,形象生动,增强了歌谣上下句、本体与喻体、内容与情感的种种联系,使滇东北童谣呈现了语言的联系美和朴实美。例如方言谜语童谣《小白鹅》:“奶奶赶着一群小白鹅,我和姐姐把它撵下河,小鹅不哭也不闹,只是飘的飘落的落。”这首谜底为“汤圆”的童谣,比喻和拟人完美套用,把白白的汤圆比喻成白鹅,奶奶做好后,我和姐姐把汤圆扒下锅,然后煮熟的飘起来,没熟的沉锅底,一副形象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

3.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是滇东北童谣里用的最多的修辞格。童谣吟唱的对象是儿童,会说话、会行动的动植物在孩子眼里犹如鲜活的童话世界。拟人常与起兴连用,增强歌谣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歌谣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产生了有趣的联系。如:“山茶花,十八朵,大姨妈,来接我,鸡背柴,狗凑火,猫煮饭,笑死我。”这首童谣宛如一个热闹的童话世界,小鸡去背柴,小狗在锅洞旁添柴烧火,猫儿在煮饭,充满童趣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

(二)对照、铺排与顶针构筑滇东北方言童谣的均衡美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方言童谣具有歌谣的均衡对称,因其口语化的特点,应用了宽式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滇东北童谣大量使用对照、铺排和顶真三种辞格,使歌谣均衡匀称、语势连贯、文势充沛,从而产生了语言均衡的美感。

1.对照

对照也叫对比,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凸现主题。如:《误农歌》:“人家泡田我不忙,人家撒秧我换粮,人家薅秧我闲逛,人家割谷我也黄,头穗没有人家脚穗长。”这首童谣用别人的勤劳和“我”的懒散形成鲜明的对比,结果是别人丰收 “我”欠收。对比使生活化的童谣幽默诙谐,搭配淳厚的乡音,在行为的对比、前后的对比中平添了喜剧效果。

2.铺排

铺排是铺陈和排比的简称,即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描写同一事物、人物和现象,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使语言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1)数字化铺排

通过数词构成的铺排,体现一种整齐美。数字化铺排的童谣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如一些数数歌,还有配合游戏动作的游戏歌,体现一种整齐的美感、节奏的匀称、声音的和谐以及便于记忆和学习,如孩子在一起玩闹时唱的游戏童谣:“一二三砍猪肝,四五六掐你呢肉,七八九拖你喂老虎。”

(2)时间性铺排

时间性铺排采用纵式结构,通过季节、月份、时辰等时间构成的铺排。纵式结构的次序相对稳定,一般不可随意变动。时间性铺陈是民间歌谣里常见的修辞方式,叙事有序,渲染气氛,结构匀称。如方言童谣《正月正》:

正月正狮子闹龙灯

二月二老龙抬起头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

四月四四个铜锤溜一字

五月五五只龙船漂花鼓

六月六家家门前晒红绿

七月七七个果子甜如蜜

八月八八牙西瓜赛月牙

九月九九朵菊花泡老酒

十月十十个老倌偷食吃

冬月冬家家围着向烘笼(4)

腊月腊吃稀饭来煮嘎嘎

(3)空间性铺排

空间性铺排采用横式结构,按方位、地点、地理位置等进行的铺排。空间铺排的歌谣语势宏大,气韵连贯。如:

云彩跑东,骑马拉弓

云彩跑西,骑马披蓑衣

云彩跑南,大雨下成团

云彩跑北,有雨下不得

东、西、南、北的地方都有所指,位置不能调换。这首反映气象的童谣,铺写了云彩的不同位置和天气预示情况。给人一种一气呵成、气势连贯的美感。铺排使童谣的结构纵横交错,语义严密,呈现了滇东北童谣的连贯美和整体美。

3.顶针

顶针又叫蝉联,是邻近的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用前一句结尾作为下一句的开头。通过连锁、顺承、递进等叙事方式,文势充沛,使孩子找到语言文字的乐趣和魅力。如:“大懒使小懒,小懒使门槛,门槛使土地,土地老头坐起喊。”铺排和顶真辞格在滇东北童谣里占了很大一部分,语气连绵,结构严密,音律流畅,使得乡土化和生活化的口语修辞达到了语言均衡的美学要求。

(三)反复、问语和谬语凸现滇东北方言童谣的侧重美

侧重是语言美的重要原则。创作要分清主次,选词用句、谋篇布局都要讲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复的强调、问语的起伏和谬语的侧面烘托,凸显方言童谣的侧重美。

1.反复

反复是为了强调语义重点,加强语气和感情,重复相同的部分。反复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叮叮糖,叮叮糖,吃了不想娘。”该童谣是连续反复,连续两个拟声词的反复使用,朗朗上口。“月亮圆圆圆我一个愿,阿妈她不再苦,阿达有笑脸;月亮圆圆圆我一个愿,阿妹她去上学,不再挥羊鞭。”这道童谣是间隔反复,循环往复“月亮圆圆圆我一个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节奏更为悦耳。

2.问语

作为修辞格的问语是“无疑而问”,“问”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问语分为反问和设问。设问在民间歌谣里形成了自问自答的问答体。

什么生在半中腰?包谷生在半中腰。

什么生得高又高?高粱生得高又高。

什么生来连盖(5)打?黄豆生来连盖打。

什么生来棒棒敲?芝麻生来棒棒敲

以设问为基本方式,先设问,后回答,一改直陈的方式,显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谬语

谬语是一种语义修辞格,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故意说写根本不存在的、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谬语辞格不同于弄虚作假,说写者不要求接受者信以为真,而是要接受者明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谬语有三类型:一、执行赌咒发誓的功能,可叫“咒誓语”;二是调侃功能,可用作“调侃语”;三是拿对方不相信的话来作借口,可以叫做“遁托语”。滇东北方言童谣里的使用最多的是倜侃语。如《扯白(6)》:“三十晚上,大白月亮,鬼子偷猪,聋子听见,瞎子望见,跛跛克撵,哑巴喊打,拖到田里打得黄灰冒。”倜侃语的特点是恢谐有趣,充分发挥了童谣的娱乐功能。

(四)错综和夸张呈现滇东北方言童谣的变化美

语言的变化美要求修辞方式的多样性,正如王希杰所言:“只有在追求均衡的同时,大胆探索语言的变化美,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1]203富于变化的错综和壮文势的排比凸显了方言童谣的变化美。

1.错综

广义的错综,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可以表现在许多修辞格中。狭义的错综,作为一种独立的修辞格,为了避免语言的呆板单调,使之活泼有变化,把本来可以用重复和整齐匀称的语句来表达语句,故意写得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如《老雁歌》:

扁担扁担闪闪,

簸箕簸箕圆圆,

犁头犁头尖尖,

筛子筛子圆圆。

老雁老雁扯长(7),

扯长扯长,

扯到白泥塘。

此例中用了句式错综,按修饰语与中心语的顺序,应用表述为“闪闪的扁担”“圆圆的簸箕”“尖尖的犁头”,次序的调整构成了相同的韵脚[an];快到结尾的第五句用了“扯长”,叠音形容词突变成动词短语,使本来重复的句式有了变化。这首歌谣流传于寻甸境内,在寻甸方言里称大雁为老雁,每年九月九之前飞来,来年三月三之前飞走。据说,老雁来的时候,村里的孩童高唱此歌,老雁就会在天空中排成相应的雁阵。

2.夸张

刘勰在《文心雕龙》称为“夸饰”。夸张是汉语修辞史出现得较早、使用较多的一种辞格。运用夸张,可以将客观对象的真实和主观感受的艺术真实结合起来,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变化美,同时渲染了客观对象,逗趣滑稽。如:“好一个罗平州,有天无热头(8),要想热头见,跑到师宗县。”该童谣属于扩大夸张,渲染了当地人民见不到太阳的主观感受,又凸显当地的气候特点。“我说扯北就扯北,三天牛儿就使(9)得,打一棍要克一丈,打一鞭要使一天。”这首童谣夸大了牛的成长速度和劳作能力。滇东北童谣运用的夸张辞格,既强化了歌谣睿智风趣的风格,又具有朴实生活的感染力。

结语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有云:“是以执术驭篇,以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驾驭写作要掌握要领,就像善于下棋的人讲究技巧。研究世代相传的童谣的创作方法和规律,以期反哺现代童谣的创作,学习和借鉴方言童谣的口语韵律和修辞特点,创作出新一代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谣作品。2019年1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岳麓宣言》,呼吁“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口头传唱的方言童谣,保留着大量濒临消失的方言词汇和地方风物。研究童谣的语言魅力和艺术价值,保护和传唱方言童谣,传承滇东北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同是是保护地域方言和语言资源的多样性。

注释:

(1)媄媄[mei44mei44]:老人对小孩的亲昵称呼。

(2)背塃:东川方言里指去矿洞背矿。

(3)冇:没有。

(4)向烘笼:在烧着煤炭或柴火的烘笼旁烤火。

(5)连盖:农村敲打黄豆的农具。

(6)扯白:也叫“讲白话”,指吹牛,说大话。

(7)“扯长”:拉长,即飞行中的大雁排成“一”和“人”字之意。

(8)热头:太阳。

(9)使:驾驭牛干活。全句的意思是:“出生三天的牛就可以地里劳作,打一棍可以跑一丈远;打一鞭可干一天活。”

猜你喜欢

叠音歌谣童谣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春天的歌谣》
我也会
杜甫诗中叠音词的词汇和语法研究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