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2020-02-25郭小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呼兰河年段课外阅读

郭小芳

(福清市实验小学,福建福清350300)

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整篇文章阅读的能力,课内阅读已经难以满足其个人发展的需要,将语文课内外阅读相融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课标要求要求高年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然而当前的现状是绝大部分高年段学生仍只读教材,课外阅读严重缺失,少数学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但也局限于教辅书之类的浅阅读。由于没有真正的课外阅读和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不高进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领高年段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点燃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助推器”,而兴趣是学生乐于阅读的领路人,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才会想去阅读。

(一)延伸拓展,激发期待

课堂是生活的延伸与拓展,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与课外名著阅读进行有机结合,就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例如:在执教五年级课文《祖父的园子》之后,笔者引读了作者萧红的经典著作《呼兰河传》原文中调皮的小萧红给祖父戴花的环节,这一段描写十分精彩有趣,学生浅尝精彩情节,笑声不断,笔者告诉学生要想体会更多的乐趣以及动人的祖孙情,还得去阅读原著,从而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从一篇文章走向一本书。

(二)阅读序言,激发期待

笔者引导学生看萧红《呼兰河传》的序言,序言里有著名作家茅盾的评价。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为什么茅盾先生会有这样的评价呢,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用序言的信息来激发阅读期待。教师将序言的信息推荐给学生,只要学生想要了解书中“背后的故事”,就可能产生与这本书的亲近感,就可能会增添几分阅读的欲望。

(三)观看微课,激发期待

引导学生观看精心制作的导读微课,富有地域风情的画面加娓娓的叙事撩拨着学生们的心弦:“同学们,你们见过火烧云吗,放过河灯吗,听过野台子戏吗,看过跳大神治病吗?如果你们觉得这些很有趣,那么看到后面和我同龄的小团圆媳妇被殴打、被驱鬼、被撕开衣服用开水烫,你们的心是否和我一样百感交集呢?”学生的心被揪起,迫不及待地想走进书中,去读一本书,认识一位作家,走进一个久远的年代。

二、指导阅读方法,启发阅读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与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与理解的能力。要能阅读日常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标在高年段阅读学段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高年段学生必须学会有思考地阅读,教师必须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内课外不断阅读、训练中形成一种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呢?

(一)精选书目,确定目标

学生时代正是学生们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性地多读些好书。同时,有调查表明,在阅读中树立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围绕目标进行阅读活动。如对高年段的阅读目标可这样定位:感悟语言美,学习表达方法与借鉴布局谋篇;体会作品中人物及作者的感情,陶冶情操;悟到认识事物的方法,学会观察与思考;获得作者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方法指导,启发思考

好书怎么读?应对学生进行一般方法的指导。

1.速读和选读。速度解决的是效率问题,通过快速默读,运用“圈、点、勾画”之法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选读考虑的是兴趣问题。在指导学生阅读《呼兰河传》时,有的学生在导读后对小团圆媳妇的命运很关注,有的对小萧红和祖父相处的生活很感兴趣,笔者就鼓励他们根据各自的喜好选取有关章节一睹为快。

2.反复品读。好书不厌百回读,茅盾曾有“三遍”读书法之说,反复阅读品味有助于读者吸收书中精华。同时,要引领学生们在阅读中展开思考,关注书中人物的命运。在指导学生们阅读《呼兰河传》时,笔者引导他们思考:书中哪位人物的经历让你最有感触,是有二伯、祖父、小团圆媳妇还是冯歪嘴子?他(她)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是谁造成的?阅读时请展开思考,在书中找到相关的文字反复品读,可随时写下你的阅读随想。

3.写阅读札记。指导课外阅读,要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记录阅读札记的良好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札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摘抄喜欢的精美语段,可阅读思考后有感而发写读后感,可画思维导图提纲挈领等,教师在教会学生方法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

作为教师,努力强化课外阅读指导,力争把学生从浅阅读引向有深度的阅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三、分享阅读感悟,促进深度交流

在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创造展示与交流阅读体验的机会,才能营造出人人爱读书的阅读氛围。课外阅读需要师生共同参与、长期坚持,通过交流发挥语文学习中的群体效应,使学生之间相互吸纳。[3]汇报交流课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是交流方法。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时采用的方法,分享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二是交流内容。让学生拿着插图向其他同学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凭借目录给其他同学讲一讲书中的故事。通过交流故事,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语言。三是交流思想.真正好的阅读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阅读后交流读书感受与书给自己的启示尤为重要。语文课标在高年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恨、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学生们在《呼兰河传》阅读分享课上,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读书感悟。这就是润泽的课堂。用经典润泽生命,让阅读滋养人生,引领学生们品读经典,从经典中汲取生活的勇气,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让阅读真正为学生们的生命成长奠基。

猜你喜欢

呼兰河年段课外阅读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梦游呼兰河(组诗)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