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视域下一所农村普通完中的变迁及其思考

2020-02-25赖明谷李建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源办学中学

赖明谷,李建莉

(1.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2.南昌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完中作为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有的被保留下来,有的被分割。农村完中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当地学生提供了相对优质的教育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斯者已远,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农村完中,多数已退出历史,少数虽存尤难。基于此,笔者拟对个案学校的变迁历程进行深入考察,并以系统理论为研究工具,分析影响学校变迁的内外部原因,以期找出一些“疗救的药方”,为广大农村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选取的个案学校是一所位于中部地区距离县城与地级市区约50公里的山区农业大镇上的普通完中,即Z中学。作为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其“代表性”与“典型性”。费孝通先生说,复杂的社会往往由许多类型组成,每个类型都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个案加以代表。在相同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类型就会具有相似性[1]。本文所选取的个案,与我国众多农村中学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相一致,因此,个案的变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农村学校的发展历程。同时,该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办学历史较长,曾被称为“大山里的璀璨明珠”,但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也难逃“衰落”的命运。其在变迁历程中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使得它兼具代表性与典型性,更加值得关注与反思。

一、Z中学的变迁描述

Z中学位于Y县Z镇,其名称来源于当地的地名,并沿用至今。该校创办于1957年,从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的初中部发展成现在拥有三千多名学生和两百多名教师的农村完中。但初创时的不易、辉煌时的可贵、坚守中的坚毅、低谷期的突围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部农村完中坚强的生命史,如今的Z中学,虽几经波折,却依然在毅然前行,不断寻求突破与发展,着实令人感动。

(一)初创时的不易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中学在数量和分布上都难以满足农民子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教育部决定采取小学“戴帽子”(即在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办法,大力发展普通中学。之后,为改变中学布局过于集中在城市的缺陷,开始逐渐发展农村中学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Y县政府决定在少数农村创办初级中学,Z镇就是其中一个。创办于1957年的Z中学就是以“戴帽子”的形式发展起来的,第二年,便开始独立办学。但当时“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热火朝天,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教育上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全国各地的学校都被分派任务,教学秩序被打乱,师生加入大炼钢铁的行列,Z中学也不例外,尽管如此,Z中学这株幼苗还是在艰难中逐步成长,坚持办学近10年,为农村孩子接受中学教育提供了方便。然而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风暴波及全国,处于偏远山村的Z中学在这场席卷全国上下的政治风潮中也难逃一劫,整个学校的教育处于瘫痪状态。直至1978年,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工作的逐步开展,Z中学的教学秩序慢慢得到恢复。

(二)辉煌时的可贵

从学校复校到改革开放后,Z中学逐步走上正轨。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师资生源得到保障,管理制度也趋于规范,学校的发展渐入佳境。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快速发展离不开管理、教师与学生。一方面,校长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的核心,对学校的发展极其重要。1978年到2000年,Z中学的两位校长都注重人的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办好农村教育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全身心投入到学校事业发展中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一批重点高校毕业的上海等地下放知青加盟到Z中学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一时间Z中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学校,被称为“大山里的明珠”。90年代,Z中学就响亮地提出“今天我以Z中为荣,明天Z中以我为荣”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求学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成为教师信奉的理念。另一方面,学校取得“好”的教学质量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的“纯”。学生的“纯”,即一心读书,走出大山;教师的“纯”在于一心育人,让学生成才,他们把教育当成事业,甘于奉献自己。正是如此,学校因其优异的办学成绩被社会高度认可,进入到一段辉煌的办学时期。

(三)坚守中的坚毅

进入21世纪,Z中学虽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但仍然处于稳步发展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即学校精神。

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始终成为教育高地,靠的是其在不断延续和发展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源于师生,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Z中学曾经就有这样一种精神,称为Z中精神。2007年,有记者在Z中学采访时,几乎所有被采访的老师都说,学校能够稳步前行,除了有较好的师资,主要还在于独特的Z中文化和Z中精神[2]。笔者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当时学校繁荣的原因时,教师们也总会提到学校的核心要素,即Z中精神。通过访谈,笔者将这种精神提炼为:和谐互爱,不计个人得失,强烈的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主人翁精神。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体现了一种执着追求的品质,当它流淌在师生的血脉中,就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样的坚守下,Z中学虽然没有以前那样辉煌,但仍然是一所不错的农村完中。

(四)低谷期的突围

2010年,全国各省高中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12年,新课改条件下的高考改革全面展开。面对这样的改革,Z中学未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随着Y县一中和二中的做大、做强,学校受到了全面冲击,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聚集,造成优质教师与学生的严重流失。“三重打击”之下,处于弱势的Z中学如同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无法抵挡,逐渐开始下滑。

自2012年开始,Z中学的发展呈衰退趋势。据该校T书记所言:“2012年,我们学校出现断层式的下滑,我们从考100多个二本,一下子跌到只考一半,60个左右,一本也只考三分之一,只有4、5个。从2012年开始,二中中考录取分数高于我们50到60分左右,现在高出我们是100分。”(2019.05.13 访谈记录)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了教学成绩的下滑。

进入21世纪,世界林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林产品生产和贸易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林产品需求的增长与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所引起的林产品供求矛盾更加突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地区和国家之间林产品贸易依旧不平衡。但是,林产品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林产品替代产品日益增多,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林产品贸易中的地位逐步增强。本文将对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数据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2007—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2017年,学校领导换届,面对学校生存的困境及发展的现状,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调研、理性思考,面对生源困难、优质教师流失、城市化的虹吸效应,学校立足农村完中的现实、重拾学校精神,以特色兴校,实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教育,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以期能够绝地重生。

二、Z中学变迁的原因分析

系统论视域下,学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自身独立的系统及特征,既包含教师结构、生源质量、学校文化等多个内部要素,又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环境等外部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学校所发生的变迁必然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进程的外部条件,内因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所发生的变化必然会受到外因影响,内外因相互交织,影响着个案学校的起伏跌宕。

从一般意义上看,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学校呈现“衰退”现象长期性、历史性的原因;城镇化浪潮则是造成学校下滑的外在力量,其所带来的优质师资与生源的严重流失是学校走向低谷的主要因素;农村地区蔓延的新“读书无用论”是短时间内使得学校发展“异化”的连带力量,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消极”态度。而学校自身存在的矛盾是引起变迁的本体原因。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学校前进的关键因素;生源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则是导致学校下滑的根本因素;学校精神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动力,学校精神的失落是加剧学校颓势的深层次原因。内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造成了Z中学“不良”发展的趋势。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与家长群的教育意识差别化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先后顺序,即大城市优先,中小城市次之,乡镇则相对滞后,换言之,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模式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和农村阶层的固化导致城乡家长群的教育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别。1958年开始的户口制度改革,将我国的人口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种形式,而农业人口的划分潜在地将农民置于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农民一般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文化层次较低,对教育的认识较少,对学校的态度也与城市居民不一样。正如Z中学校长举例所说:“比如,在城市,学校要举行个什么活动,只要学校提出来,家长会自然地评判这个活动好不好,好的话就支持,然而我们农村就不一样,哪怕再好的活动,家长不是说来支持你,而是会想尽办法的说这个不行,这就反映的是一种理念。”(2019.09.24 访谈记录)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不科学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城市和乡村在教育方面的分裂与断层,使得农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成为一种必然。

(二)城镇化快速发展下,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3.7%,基本接近全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城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向前[3]。受城镇化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流失严重,尤其是骨干教师与优质生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农民家庭与农村学校的供需矛盾越发明显,使得生源向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区流动。

优质师资和生源向城区的单向流动,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不良局面。在这种状况下,农村学校的下滑无法避免,正所谓“谁都不是趋势的对手”。

(三)新“读书无用论”下,农村居民对学校教育的观念发生变化

有研究指出,新“读书无用论”正在农村底层蔓延并造成不利的影响[4]。其实质是农民对教育的投资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而产生的教育贬值,这种倾向对农村地区的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Z镇农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对教育的态度发生变化,“像我们这里,我们镇还算是有钱的镇,专门搞橱柜的,在之前,七八年前,这个行业红红火火的,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那些家长说我也没读过书,我在外面一年赚多少,还读什么书,不读书也赚钱赚的多,所以好几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019.09.25 访谈X教师记录)家长觉得读书累,经济收益又少,认为读书无用。新“读书无用论”在一段时间里对农村学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四)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尤其是教师年龄结构的失衡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老龄化”,老教师占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少,如有学者对浙江省的农村学校教师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在565所农村学校中,69%的教师是50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而30到50岁年龄段的人只占31%[5]。说明农村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处于失衡状态,而这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笔者在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学校教师的一些状况,据该校校长所言:“去年,我们这个学校有180左右的人在上班,35到45周岁的占比13%,很少,要么35以下,要么45以上,教师是两个极点。” (2019.05.12 访谈记录)由此可知,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部分老教师的从教时间长,教学方式和风格固化,难以满足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而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大多数又是通过教师编制考试、特岗教师考试以及学校外聘进入学校内部,他们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不够稳定,基本将农村学校当作跳板,寻找机会调到城市。学校缺少最能“干事”的教师,而这一部分教师流失最严重。失衡的教师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的进程。

(五)不断下滑的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成绩,没有好的生源就办不好学校,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在访谈时了解到,学校近几年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在完中,初中阶段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基本都能得到保证,但高中阶段明显招生困难且生源质量差。据该校教师反映:“我们的高中招进来的学生基本都是中考成绩在两千名之后的,而两千名之内的我们只能招到三到五个,在我们整个县,高考本科也就不到两千,那这样一些学生我们要考几个本科可想而知。”(2019.09.26 访谈L教师记录)“每年Y一中招1900左右,我们的学生是两千名以外的,第一名是两千名以外的,我们县每年的应届本科上线人数大概是1400左右,近几年都差不多,Y县每年考上二本的人数能突破两千,其中包含补习班。” (2019.09.27 访谈W教师记录)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区为了保证当地重点中学的教学质量,优质生源会被优先录取,其他学校则根据本校的档次录取相应的生源。相对而言,Z中学招收的生源基本是比较差的。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生源质量不佳直接导致了Z中学的下滑。

(六)渐趋“失落”的学校精神

学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学校精神。所谓学校精神就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情感、认知和意志中体现出来的共同氛围、行为以及价值观,是学校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6]。学校精神表现为一种群体精神,决定着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从而形成学校向前发展的根本。Z中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就是Z中精神,正是基于共同的信念,学校才能创造辉煌并稳步前进。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学校的优秀教师和生源流失,学校的下滑表现明显,学校的精神自然就销声匿迹了,基本无人再提。此外,来自外省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教师之间由于地缘性联系所形成的亲切感被打破,凝聚力也受到影响。学校发展的瓶颈期迫切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来引领全校师生。

三、Z中学变迁带给我们的思考

Z中学的变迁不仅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样板”,也是广大农村学校的一个缩影。Z中学的变迁历程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其发展至今所呈现的“衰退”状态展现了我国农村教育现阶段的发展 “常态”,即农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困境。面对当前农村完中,甚至一般农村学校的“内外交困”,今后农村学校该如何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农村学校生存与发展应有新生态

农村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主体,承担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大使命,其生存与发展应当具备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所谓“新生态”,即学校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适应的过程,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之为“和谐”。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其所处的生态具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地理区位、社会环境中的政策制度、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观念等。

第一,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自然区位生态。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城乡人口流动,使得全国许多省份和地区出现“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的明显趋势,城市地区出现“超大中小学”,农村地区的学校却出现“空心化”现象,城市与农村的学校存在明显的反差。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农村地区学校的布局应根据各地域的实际情况,以符合农民的需求为基本原点,对于具有复杂地理条件、人口居住密集、教育基础良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应合理设置小学、初中、高中,保证当地的适龄人口就近入学,接受正规又兼具质量的教育。

第二,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障社会政治生态。农村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政治环境是指政府具体实施的相关政策对学校的有效规划与管理。一所学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扶助,也需要制度的保障。从培养人的角度而言,农村学校为当地提供着教育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并非是可随意撤并的。因此,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是农村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制度生态条件。

第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进文化环境生态。农村地域具有自身的特征并形成了该区域特有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该地区居民所秉承的教育观念。在升学主义的影响下,村民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基本以升学率来衡量,这种窄化的价值理念以及对教育的较高要求使得农村学校的发展逐渐困难。广大村民应当转变旧有的、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认识农村学校所具有的职能,而这需要当地学校的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农村学校持续发展应有内动力

农村学校的发展既需要外源性的环境支持,又应有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这种“发展力”指的是农村学校通过利用自身的一切条件,采取一些措施,提升自身结构的适应能力,以促进学校不断变化的内生组织力量。农村学校如何生成并激发其内在的动力源,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

第一,找准办学定位,明确育人职能。学校作为培养人、发展人的特殊的社会组织,承担着其他社会机构无可代替的神圣职能,其基本职能是科学规范育人。顾明远先生提出:“学校要‘育人为本’,学校本来是育人的地方,不育人还干什么?”[7]因此,农村学校的办学首先要立足农村本地实际,找准自身定位,坚持育人为本,应基于有限的教育资源,以愉快的学习生活、科学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高尚的教师人格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

第二,以生为本,制定多元化培养目标。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重点应该看它为社会提供了多少符合需要的人才。农村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校情的科学研究,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培养目标。农村学校的生源普遍比较差,一味地强调分数,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让学生陷入学习的痛苦之中,应该转换思路,发现学生的长处,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渠道和可能,使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能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让他们的身心可以在相对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三,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特色。办学理念是基于学校传统、现实以及理想的三维统一,是具有学校个性特征的一种价值观,蕴含着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追求。学校的特色则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需求,在符合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办学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贯穿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之中,指导全体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学校的内在发展力。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关键。

第四,以文化立校,成就品牌学校。农村学校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其所处的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着学校独特的办学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构建,既需要有形的、物质的外在文化建设,又需要无形的、精神的、内在文化建设。农村学校应构建以物质文化为外、制度文化居中、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同心圆。此外,农村学校受地区办学条件的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找准突破口,与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发挥校长的主导性和师生的主体性,凸显其“校本性”,增强办学自信,打造品牌学校。

第五,注重教师群体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教师是办学的根本。根据“二八定律”,即巴莱多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优秀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占多数,却是普通的。基于这一法则,农村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群体建设,既要重视师德培养,又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首先,师德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农村学校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塑造教师高尚的品质,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其次,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参与,还需要学校层面的多方面支持,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培训,使他们在不同的教育场域和课堂建构的多元参照中体会自己的主张、观念、方式与方法,做到取长补短,进而不断创生新的教育资源。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历史和风格,其要实现持续发展,一方面依靠外部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则需不断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增强自身的办学活力,从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教育需求。

猜你喜欢

生源办学中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在多解中学创新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