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改革后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0-02-25白丹丹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效率问题

白丹丹

摘 要: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发展契机。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将消防监督工作有效落实,不仅需要内部监督,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本文就结合消防改制后,消防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消防改革后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消防改革;防火监督管理工作;问题;效率

消防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消防队伍正经历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防火监督管理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针对以往消防部门执法权弱化、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消防改革后的防火监督管理工作将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能够有效提升防火监督管理工作效率,优化消防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消防改革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区域更加便捷化,使用电子产品更加频繁。因而,消防安全隐患增多,消防工作形势严峻。当前,政府针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但现有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包括消防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消防管理主体单一,群众消防意识不高等。这些问题长久堆积,导致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而消防改革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将逐渐减小,政府部门对消防工作大力支持,并提升了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划分了工作职能。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监督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1)业务水平欠缺

在消防改革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监督人员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未经过专业院校的教育。究其原因,消防监督人员参与消防业务培训的时间较少,多以自主学习和实践积累为主。同时,受到体制因素影响,大部分监督管理人员不将消防工作视为终身工作制。因此,常存在学习和培训无用的想法。等等为题都导致监督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防火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单纯依靠执法部门的监督力。防火监督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所面对的主体较复杂。如各阶层的群众,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等等。消防工作是对全民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方式。所以,防火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具备群众协调能力,也应具备一定的管理方法,否则较难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绩。但实践发现,大部分防火监督管理人员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自身缺乏综合管理能力,在于群众沟通方面容易发生矛盾。而部队对这方面的培训较为理论化,其沟通交际能力和职业素养与消防工作不匹配。由此可见,防火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人员缺乏综合管理能力。

(2)培养体制不全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涉及较多方面,包括技术、火调、监督等岗位。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之间交流轮换较为频繁。所以,实施按岗位培训的方式直接影响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各岗位所需的人才应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和能力。培训内容与自身工作内容不符,消防监督管理培训工作缺乏系统化。等等问题直接影响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而将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内部进行精细化分工,则更利于各部门培育专业化和精细化人才。同时,专业管理人员的定位应以职称评定为唯一标准,不断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激励机制低效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对监督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常面临社会性难题,如防火监督管理工作担负社会消防监管任务,因而面临较大责任风险。大部分消防部队工作人员默默工作在基层,在完成消防灭火工作后,也只有其中的几人得到表彰。由此可见,基层的防火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得到表彰的机会较少。部门中并没有将发生火灾实际情况与监督人员工作成绩进行匹配评价,这对于基层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而言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所以,激励机制一直处于低效状态,缺少对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引领。

2.防火监督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1)工作职能不明确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对任何部门进行审核、验收、火灾调查、消防产品管理等工作。可见,消防工作内容杂而乱,因而也衍生出不少实际问题。首先,消防部门常组织地毯式排查工作,需要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划分片区开展全面排查。但这种排查方式显然不符合火灾防范斗争的要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抽查制度较为频繁,而面对火灾检查和处理方式较为严格。所以,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最后,防火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责范围和程度不够明确,火灾事故的追究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激励评价等都不确定。基层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应明确工作职能,

(2)管理模式不作为

消防改革后,防消联勤和错时检查等新型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较受欢迎。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大部分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长期以来,消防监督管理部门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也存在管理模式不作为的问题。信息技术能过使消防部门的工作工作细致化和标准化。如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移动执法终端”。虽然在形式上发生转变,但工作实施常面临较大困难。包括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方式,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积极向上的消防监督工作,没有在一块

三、消防改革对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影响

1.身份转变对工作的影响

消防改革前,消防人员是军人身份,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緊密。在实际防火工作中,群众有较大的意愿主动配合消防人员,因此工作效率也能够得到保障。与此同时,消防改革前的消防人员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管理工作更加协调有序。而消防改革后,消防人员不再是军人身份,是以一种行政人员的身份完成任务。对于消防人员本身而言,身份转变对心理有一定影响。而对于群众层面,对消防人员的信任建立在社会影响上,失去军人身份的消防人员在执行防火任务时消弱了其威严性,更增添了社会性。因此,易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法律改革对工作的影响

2019年4月《消防法》修订后对消防设计、验收和抽查等工作做出了新指示。消防改革前,消防部门主管消防设施设计和检查工作,消防改制后消防部门不再承担相应工作内容,而是将工作重点放在火灾分析调查和防火监督检查等工作中。由此可见,消防改革后法律的改革对基层检查工作、住建部门约束力和消防部门执法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消防改革后,公安部门虽依然承担消防设施检查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缺乏相应检查监督的法律文件,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出规定。所以,基层公安机关对防火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深入落实。其次,住建部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在实际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易出现应对乏力的问题。住建部门缺乏专业消防审查技术,更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最后,消防改革对消防部门的 执法权产生一定影响。消防法改制后,消防部门不再受相关特别法约束,因而缺乏了相应的执法权。对于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违反消防法规的人员必须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消防部门执法力度的削弱。

三、消防改革后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1.建立群众信任度

消防改革后,消防大队在群众中建立的信任感需要通过实际工作进行巩固。只有公开监督执法权才能够充分获得群众信任。《消防执法公示公开规定》等强调了消防大队对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防火监督管理工作必须由社会环境和消防内部进行双重监督管理。只有将信息公开,并做好宣传,才能够建立足够的群众信任度,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群众基础。由此可见,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工作人员与群众之间的信任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财务等损失。

2.制定相应的法规

现阶段,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待改进的地方包括:(1)应保障消防部门执法权限。消防部门制定科学化的法规提升监督管理人员执法权限,对相关违反消防法规的人员及时处理。(2)在“放管服”方针引领下,改革后的《消防法》对相关违法后果并没有做出细化规定,对相关消防违法行为仍然以停业整顿或者罚款等处理方法为主。缺乏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约束力度降低,因此并没有对相关违法行为起到警示和整顿效果。所以,消防部门应针对防火监督管理工作出台相应的细则,提升其执法约束力。

3.加强部门间协调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首先应对相关部门工作内容进行完善,如各部门积极配合成立联动小组,明确各部门内部工作内容,加强相互监督和约束力度。其次,各部門之间完善信息上报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举行会商会议,结合相关违反《消防法》的行为予以通报,并督促相关企业或单位加强整改。会商研判会上还应加强对防火知识的宣传,最大程度降低火灾隐患。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进一步优化防火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建立联合协查机制,配合相应的程序,有效提升防火监督个管理工作效率。

4.管理体系科学化

现阶段,消防部门存在人力不足等问题,这对于防火监督管理工作而言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此,可引入消防中介组织等第三方机构。通过第三机构强化消防监督工作,加强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发挥消防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持续不断地为消防部门注入新鲜力量,同时提升第三机构对消防部门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工作水平的监督力度,从而提升防火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其次,加强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执法事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提升消防改革后防火监督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四、结语

总之,消防改革后,消防人员与消防部门都面临着巨大考验,在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层面更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防火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工作人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等不完善的情况,通过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群众信任度,提升社会环境监督力度等等措施,打造改革后防火监督管理新模式,为消防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浪.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难点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6):68-69.

[2]曾明辉,严柱.消防监督工作中科技应用重要性探讨[J].电子世界,2020(04):55-56.

[3]刘刚,林克伟.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防火监督有效性的提升对策分析[J].地球,2018(06):104.

[4]孙晶晶.新时期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措施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2):179-180.

猜你喜欢

效率问题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跟踪导练(一)2
效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