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探析
——以《主播说联播》为例

2020-02-24赵博宇

视听 2020年11期
关键词:联播新闻节目视域

□ 赵博宇

一、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影响因素

(一)媒介环境:推进媒介融合,突破传统风格

受众对新闻语言的表达不再满足于以往单一固定的风格,新闻主持语言要兼顾受众获取信息和审美的需求。《主播说联播》是《新闻联播》在新媒体领域的全新尝试,改变了受众对《新闻联播》的固有印象,以一种年轻、轻松的方式呈现,引发广泛关注。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借助新媒介优势,增强与受众的黏性,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主持人不再是一种符号化的展现,而是多元、立体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主持人要充分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内容传递给受众,一方面让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让新闻节目更好地服务受众,实现官媒的转变和价值体现。

(二)受众定位:坚持用户理念,获取受众关注

目前,网络受众群体以青年为主。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想对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就要增加个性化和通俗化的语言形式,拓宽语言的广度、力度、温度,坚持用户理念。《主播说联播》利用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平台模式替代了以往单一平台模式,传播时间也不局限于每天的固定时段,而是采用全天候和分段分条播出。这种方式符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时间特点,做到信息找人而不是人找信息,打破信息接收的繁琐化和固定化,最大程度让受众以轻松的方式接受信息。话题选择也是受众关注的焦点,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的心理,让新闻节目主持人更具个性化、亲民化、多元化。

(三)制作理念:创新呈现方式,变化语言风格

手机作为碎片化信息接收最便捷和场地限制最小的工具,竖屏使用是最佳、最便捷的体验,对于外部环境噪音大的地方,无字幕也会带来一定的困扰。《主播说联播》在呈现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给受众带来舒适的体验,无疑会增加受众对信息接收的满意度。在视频制作上,《主播说联播》从大屏跨小屏、从横屏跨竖屏、从无字幕到有字幕,增加了观看的便捷度与舒适度,让受众拥有更好的沉浸式观感体验。《主播说联播》的语言风格融入了个性化的表达样态、风趣的字幕、轻松的音乐,加上鲜明的态度和恰当得体的副语言表达等,让新闻节目变得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

二、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实践特点

(一)规范化和个性化并存

《主播说联播》里的每位主持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化主持特点。例如,康辉的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情力。怒怼西方政客时的话语表达,配合干净利落的手势和表情,让受众感同身受;海霞的语言亲切感十足,在为湖北拼单的直播带货点评中,说到货品“带毒”是歧视和偏见时,说到拉湖北一把时,语气里充满了亲切和温暖;刚强的语言特点是成熟稳重,对坚持自我隔离主动上报、未感染任何人的大学生做出评价:“有预判、有行动、有担当,好样的!”语言刚劲有力,字字千钧。

《主播说联播》的语言呈现出人格化和个性化并存的特点,同时规范化的语言表达也并未丢失。新媒体时代,非官方平台缺乏信息过滤能力,多重因素作用下新闻经常被过度解读或传达信息失真,严重影响新闻语言的规范性。受众在消息杂乱下难辨真伪,会对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产生质疑。《主播说联播》作为权威主流平台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保持应有的规范,为受众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消息。主持人在追求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时,首先应该自觉遵循语境的客观规律①。无论是创新的语言还是外来词汇,都要做到信息传播的真实、透明、准确。《主播说联播》每一个字的表达都力求精准无歧义,坚持新闻应有的规范,无论语言风格怎样变化,规范性永远都是新闻表达的根基。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要兼顾个性化与规范化,在传播核心价值观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传播效果,树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话语权。

(二)精炼化和亲民化相融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需要更加亲民自然,才能更好地与受众产生共情、扩大传播力。亲和力在播音主持节目中的运用,对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职业素养等②。《主播说联播》就是与受众聊天,不像传统的新闻节目给人以距离感。例如,2020年6月21日节目中,康辉借日环食正告反中乱港分子:“乌云不可能遮住太阳,云开雾散终有时!”康辉的语言铿锵有力,高度精炼化,没有冗杂啰嗦,简单一句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聊天”让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也会造成语言的重复和赘述,《主播说联播》口语化的处理让受众听感愉悦,保持了精简干练,做到亲民化与精炼化融会相通。

(三)主流化和多元化结合

随着“万物皆媒”的时代到来,信息传播平台和传播语态逐渐走向年轻趋势,语言紧跟时代热点和大众关注点尤为重要。《主播说联播》改变单一固定的话语方式,呈现多元化表达样态,运用网络词汇消解新闻的严肃性,无形中拉近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获得一份认同感。语言层次的多样化在《主播说联播》也得以体现,同时作为权威官媒也依然保持着主流的内容输出。《主播说联播》不仅站在家国情怀的高度,也关注到了受众需求,为人民息息相关的生活发声。例如,面对猪肉价格上涨,主播说“二师兄有点飘”;针对疫情期间西城大爷对北京这波疫情发挥的作用,康辉在点评时说:“爱生活,才是真正需要的态度!”事关民生的点点滴滴是《主播说联播》关注的重点,多元化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新闻会失去主流化,反而更能传播主流价值。《主播说联播》用贴近百姓的语言风格,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主流价值导向,受众在长期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观念。

语言多元化之下《主播说联播》没有为了吸引受众而让节目充满娱乐性,一直在坚守传播正确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优质内容,语言风格的改变让大众所接受,也是《主播说联播》获得认可的原因之一。

三、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展望和思考

(一)保持个性不变,坚持以人为本

无论媒介如何变化发展,“保持个性”和“以人为本”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个性化的语言拉近了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个性化的主持人对《主播说联播》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个性的主持人不是一个播报机器,而是有态度的立体形象。主持人将新闻真实、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是基础,也要时刻聚焦并回望人本理性,充满人文关怀,做到有深度、温度、气度。

(二)坚守正确舆论导向,传递人民声音

在“娱乐至上”理念的推崇下,大众传播泛娱乐化现象严重,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坚守职业操守,若长期遭受泛娱乐化产品的影响,就会失去正确价值观的判断。如何在不削弱权威公信力的同时,与受众达成共识,实现主持风格的多变,是每位新闻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主播说联播》是很好的尝试,也是新的开端,主持人不再是“符号象征”,用多种多样的语言风格彰显“个性化”,持续不断地传递国家和人民的声音。

四、结语

随着媒介融合的持续推进,单一的传统语言风格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大众群体的需求。从规范播报到说新闻、聊新闻、侃新闻,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逐渐多元化。《主播说联播》的适时出现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只有坚守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拓宽表达形式,才能在新媒体节目群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吴郁.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54.

②杨爽.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运用探析[J].传媒论坛,2019(09):49-50.

猜你喜欢

联播新闻节目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编辑技术与创新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一路上的欢乐联播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