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行生长可视化 德育评价新创举

2020-02-24文深圳市宝安区海城小学陈永畅

师道(教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品行内驱力德育

文深圳市宝安区海城小学 陈永畅 张 丽

当前,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化抽象说教和日常凌乱的激励评价为具体、可操作、可视化的品行生长数据,从而使得师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让德育评价更具有魅力,已经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切入口。在此,我们聚焦评价系统的品行生长评价模块进行了学生个体案例的跟踪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小李爱阅读,在刚入学的小一阶段,就已经能独立自主阅读,即使没有学习过拼音,也能无障碍阅像一些儿童文字图书;他爱表达,思维敏捷、语言表述能力强;他爱玩耍,和大多数的男孩子一样,调皮、活泼、好动,尤其是情绪方面,属于多血质性格,比较霸道和易冲动。另外据母亲介绍,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属于一直被老师批评的对象,不会和同学们友好交往,也因此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如课堂行为和日常操行易冲动违纪,甚至会跟老师对着干等。

二、效果与措施

(一)实现“要我生长”向“我要生长”的转变

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激发内驱力,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原先的评价方式更多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品行进步,这并无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因此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教师要学生生长”的阶段。因此我们在评价中融入信息技术,让每个学生的评价变成了植树的任务,学生要使得自己的生长树茁壮成长,就需要有更多的能量,也就是利用自己在校内外的各种表现赢得,更重要的是这个能量需要学生自己的“采摘”这一动作才真正的转化到生长树中,这样的任务化和趣味化过程就实现了学生内驱力的激发,从而变成了学生自己要生长,这样的转变使得学生成为生长的主人,其影响也是逐渐螺旋上升的。

同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质的有效生长点,同样是调动学生内驱力的有效方式。该生在品行生长一直不突出,但是在学力生长方面却是非常突出的,尤其因为爱好阅读和写作,因此,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和生长点,对学生展开激励教育。课外阅读推荐活动中,鼓励大胆地上台分享,并适时抓住书中故事人物对他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写作表达课上,称赞表扬他的文笔精彩有想象力,甚至善于抓住细节描写来表达丰富情感,创造机会让他成为班级榜样。

(二)实现“教师灌输对话”向“师生平等交流”的转变

契机是本学期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乘坐大巴的旅途中,机缘巧合地我与他成为邻座伙伴。刚开始他很紧张,小小圆圆的身躯蜗居端坐着,与平时那个“活泼好动、伶牙俐齿的小肥圆”的神态截然相反,他看起来是那么不舒适,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不自在。然后,我开始找一些轻松话题,慢慢地我们越聊越投机,越聊也越放松。一场愉快的没有一次“批评教育”的谈话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痕迹。

这个痕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收到了一份“小礼物”——是一袋旧书。原来是昨天和他无意中聊到的阅读话题,夸他爱读书,希望老师的宝宝也像你这样爱读书,因此他把小时候自己看过的绘本送给了我。后面我们的师生关系,仿佛成了一种“特别的朋友”。他也越来越在意我对他的评价,很珍惜因为自己品性表现进步而奖励给他的班级星。

(三)实现“散型激励性评价”向“老师间合力评价”的转变

作为班主任,我联合所有其他科目老师,对孩子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和指导。各科任老师形成“互相通气”的有效沟通网,对孩子的每一个表现,无论是进步的方面还是有待解决的地方,甚至是新出现的问题,都充分掌握。有了这样的有效沟通作为前提,更有效地实现了评价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甚至有时候还起到了层层递进的推动作用,比如语文课上他积极思考,遵守纪律,行为品行得到奖励,以此鼓励带动其他科目,至少对下一节课的学习起到了连带激励作用。

三、改进与优化

小李在品行生长方面有了提升和进步,这个生长变化,不再是老师概括性的一句话或一个点评,也不是终结性评价的一份奖状,而是通过变化的数据看出生长的轨迹,让生命留痕。同时,更是因为有了数据作为依托才给教育指出了更直观的方向。当然,该生的成长还在继续,也许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一个“倦怠期”,因此,教师应时刻保持高度的教育警觉性,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品行内驱力德育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优良品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