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2020-02-24戴海泉

语文天地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素养情感

戴海泉

开放性课堂,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应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应该是真正符合大语文教学理念的课堂、真正地为学生主体服务的课堂。教师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教,而应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得到关注,而正是这样的素养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当前,很多高中教师都要研究高考命题的方向,都在以各种高考题型为据,加强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教模式、教技巧。然而,这样的教学真的可以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吗?不尽其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从学习内容的整合、分析到感悟都要以学生的态度为依据,开放式教学理念恰恰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博学广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还在一味地教课文,教课本知识,那么学生的语文情怀是无法得以培养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开放起来,必须要真正从课本中延伸开来,在思想与视野上得到极大的开阔,如此,才能使大语文精神在课堂中得以呈现。开放式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该将这个“开放”的权力交给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自主选择内容的能力,课前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文章自主阅读,课堂上比较分析文本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学习《赤壁赋》之前,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上网搜索有关苏轼的文章,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全方位了解苏轼。学生对这样的自主阅读很感兴趣,都想在课堂中一展才华,有的学生找到了苏轼的词,有的读了他的传,还有的读到了他的一切兴趣爱好,这个天下奇才在学生的心目中立即丰满了起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去评论苏轼了。这样的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形式非常有效,当学生再次面对《赤壁赋》的时候,就有了情感基础,这对于学生素养形成具有极大的意义。博学,需要开放,现代语文的发展需要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通过文学作品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维的发展。在自主阅读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阅读机会,产生分析、整合文本的能力。

二、开放教学设计,让课堂灵动精彩

教学设计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教学依据,而课堂是灵活多变的,我们虽然有了明确的目标,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主体总是会带来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状况,而在出现了状况的时候怎么办呢?是继续自己的设计呢,还是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研讨呢?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不是为了完成一篇文章的讲解,而是将整个课堂都无条件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只需要在心中保留一个最明确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如在《六国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预设好了教学的内容,从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入手,逐段讲述,最后总结文章的结构,这样的学习难免枯燥。课堂上,有的学生会提到六国之间的关系,学生对这段历史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有的教师就会说:“我们课堂是语文课,不是历史课。”这样的做法就是错误的,学生在课堂上评判历史是非曲直,感悟文章的真正内核,有何不可?这是值得教师尊重的,在学生畅谈战国那个时代的时候,他们对于文言文的情感以及对于中华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就建立了起来,教师为何要拒绝学生这样的成长呢?课堂拒绝呆板,学生也拒绝被动接受,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的思想独立,情感鲜明,教师要尊重他们,不能在课堂上一味将学生往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心理期待上靠拢,这会阻碍学生的成长。

三、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研讨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教师可以延长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就会收获更多。开放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充分展现,而且可以在这样的开放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白语文学科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生自主研讨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论调,而把关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想倾向,使其在最重要的时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如在《我与地坛》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开放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这篇文章的情感性很强,高中学生非常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多角度感悟文本的内涵。“在自主学习中,大家来感悟,文章只是写了伟大的母爱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了母亲的爱?你还能从哪个角度解读文本?”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在课堂中展现出了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从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救赎到母爱的质朴,从“大爱”到“小爱”,从顽强的生活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逐渐提升。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信任感和成就感,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课堂上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触动都可以唤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思考。

四、开放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升品质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方法是为了目标而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就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而言,教师的教学也应该多样化。比如在小说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人物形象来表演话剧;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而在散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同类文写作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采取古代故事讲解比赛等形式。

如在《雷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话剧的世界。这篇文章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揣摩人物的性格。在揣摩人物性格的同时,学生对这篇话剧产生更深入的思考,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才能显现出来。学生在自演话剧的过程中,对于角色的把握已经非常到位了,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高中生已经有这样的能力了。在学生的演出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个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演出中去,对一些学生把握不到的细节之处给予指导。师生在互动中学习语文,课堂有效性便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新奇的心理状态下学习语文。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会收获更多有关情感和品质的知识。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舒展自己的身心迎接每一次语文学习,在愉悦中成长,在自由中提升。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为学生带来感动。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素养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