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管理需要合理分权

2020-02-24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权代表大会教职工

在学校生活中,有些学校的老师常常遇到需要向上级说的事,就去找校长。这表面看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实质上是学校治理中分权不到位造成的。分权就是通过学校制度的规定,文化的约定,把权力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和各个组织。一所学校不能把责任和权力都集中于校长一身,而应该按照学校的组织结构、人员分工,让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共同分担学校的权力。

把权力分解给学校各责任主体

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负总责的一把手,校长应该认识到,合理分权是校长履职尽责的手段,是现代学校治理的必需路径。一位校长在学校纵横驰骋,仅靠“一言堂”掌控学校,一定不是正常的学校管理和运转模式。合理的分权既能保证学校决策科学性,更能调动个人、部门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对学校负责、尽责。分权还能解放管理团队,聚焦谋划学校发展战略,从而让不同岗位的人员干自己该干之事,保障学校在高级范式中运转、可持续发展。

因此,校长要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下,该分解的权力从根本上分开。校长团队只需负责战略谋划、解决新问题、监督落实和评估成效三方面工作,把周期性的学校管理工作全部分权给中层部门。分权力求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让校长的权力缩到最小,让老师们有事不找校长找主任;二是校内各主体,责权一致且明确,让不同的责任主体都有权,都对自己的权力负责;三是把校长从繁忙的管理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

建立起立意于分权的学校制度体系

《学校章程》是学校一切制度的基础。它规定了学校各机构、岗位间的关系、职责和权力,还明确了学校的议事规则、运转范式等。立意于分权的《学校章程》以及衍生的《学术委员会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等一系列制度的施行,奠定了学校分权的“法律”基础。同时,要建立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学校议事、决策治理体系。即学校的章程、制度,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案、细则等都应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生效。如绩效考核制度、职称评审方案、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方案、教职工全员聘任方案等。对于表决未能通过的方案、建议,校长必须暂缓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正常履职,本身就是分权制度的实行,营造了学校民主管理的文化氛围。

让学术委员会管理教师的专业技术业绩,也是分权制度之一。职称评审、评先进级、绩效等级确定、校本课程审批等,是学校的周期性敏感工作,而这都涉及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业绩评价。校长要把这些专业性强、老师关注度高的工作,分权给学术委员会,让学术评审工作由学术组织来完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确定,一般由学校专业水平最高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组成。

把指挥权分给距“炮火”最近的指挥官

学校内部运转存在决策权、服务权、评价权等组织行为权力。成规模的学校做到合理分权,必须建立以级部为主体,学校中层处室为辅的行政体系,施行年度全员聘任制。中层干部通过竞聘,由教职工代表表决产生,之后学校就要由各级部、处室为主体,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聘任。学校办公室、教学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处室职员、年级教师的岗位数核准、聘任方案的公布和聘任操作。聘任工作必须采用双向选择制,即每位教职工事先填报两个志愿,再由各处室主任或代表,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集中现场选择聘任自己认可的老师、职员。

落聘教师、职员分别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考勤,安排学习、听课,或临时性工作,减发绩效奖励,直到下一个聘任周期重新参与聘任。连续三次落聘,应自行离职。

全员聘任制涉及全校教职工,关乎教师切身利益,其全面实施是校长分权的最重要维度。用人单位衡量、评估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业绩,优秀者因被争聘而荣耀,落聘者因冷落而羞愧。同时,又能让距“炮火”最近的人排兵布阵,使被聘者服从一线指挥官的指挥。

切割校内权力链,让权力间制衡

从组织结构看,学校存在六大决策主体,即学校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团员)代表大会。六大决策主体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在校长的分权中,既要保证每一主体决策权的充分实施,又要防止超越职能,滥用权力。如,学校党组织是学校的政治核心,担负着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家长委员会担负有校服、被服、饮食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项目的招标决策重任。

即使是建立起了立意于分权的体制机制,也明确了各责任主体的职责,管理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分权完全落地,制度设计上还必须有意去切断校内权力链,让权力间相互制衡。如在一所由三级部、五中心的中层机构运行的学校,级部聘任教师的过程,需要由课程中心、教师中心等四主体分权割为五块合力完成,如图1。

图1 教师聘任过程的权力切割

再如,学校某维修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由使用部门、财务部门、校务委员会、校长等主体多轮分权割为六块完成,如图2。

图2 某采购项目的权力切割

可见,这样的系列操作规程,切割了校内权力链,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使分权落到了实处。

学校的分权治理是一个庞大又繁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是例谈其中的几条主线。分权治理的实质,是提升治理范式、优化学校文化,也是高品质学校所必需的特征。同时,检验校长负责制下,校长的执政格局、为政胸怀和内心实然的办学理念。

猜你喜欢

分权代表大会教职工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我校社科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江西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权与增长
献给中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