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再思考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领略语文课政治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担负着神圣的职责。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关系民族未来、国家前途和社会兴衰。对青少年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这项工作,思想政治教师责无旁贷,而广大语文教师也应该自觉挑起这个使命担当,发挥好优秀文学作品“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功能,让语文课成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之一,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一、语文课落实“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是时代的历史使命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教授、学习和研究方面,我们的先哲一直把“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文以化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在这方面多有论述与实践。比如荀子在《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最早提出“文”要“明道”的主张,到三国时的曹丕又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到了唐代,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柳宗元也主张“文以明道”。宋代,随着理学的兴盛,“文”的“载道”功能得到极大强化。当然,他们所提倡的“道”是为封建君王服务的,但也是为当时的家国天下服务的,现在看来虽有时代局限性,但其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教化人民,弘扬美德等无疑也起了巨大积极作用。到了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郭沫若也讲过:“古人说的‘文以明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他本人在这方面建树颇丰。比如著名的《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抗战历史剧”,无一不是文学著作与“政治宣传”的生动结合,在当时对唤醒民众,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一致抗日,起到了广泛而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红岩》《保卫延安》《红旗谱》等,内容都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主旋律,成为“红色经典著作”,它们的作者都忠实而自觉地在作品里面完成了“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历史使命。现在我们在语文课上,对节选自上述著作的经典篇目的学习,除了对篇章布局、文辞的学习借鉴外,更多的是对其立意、精神内涵,即“道”的学习与传承。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代需要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坐标。在语文课上赋予教材“文以载道”新的时代使命,首先是契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教育学生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美德,责无旁贷。我认为,在这方面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载体,语文课堂是最好的阵地,语文教师理应成为最优秀的“宣讲员”。可以说,大到民族精神、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个人的文明修养,要用恰当的形式加以展现,语文课有广阔的舞台空间,语文教师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也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对民族、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角度,高度重视语文课“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历史使命。其次,面对现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出现的思想问题,也需要我们用正“道”以“文”的形式去“化”他们。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受不良思潮、影视网络等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诚信意识淡薄、享乐主义流行、个人主义突出、甚至价值观审美观扭曲。还有的在崇拜“小鲜肉”“娘炮”的同时,恶搞、怀疑甚至否定历史和英雄人物。问题不可谓不令人忧心。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效利用语文课、语文课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实现“文以化人”。再次,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载道”“化人”功能弱化。很多语文教师往往“授业”“解惑”做得多,“传道”“化人”退居其次,教知识倾尽所能,教做人普遍不足。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有责任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既教知识,更教做人。

二、语文课落实“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具有独特优势

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它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道德情感等因素。所以运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有基础。“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在我国,“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自古而然,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孔子“仁者爱人”的执着追求,孟子“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豪迈,杜甫“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必胜信念……这些文句所表达的“道”既各不相同,却又血脉相传、殊途同归,无不凝聚和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那些“民族脊梁”的责任与担当。这些“道”以“文”的形式记载、流传,他们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我们的国家魂、民族根,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烙印,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之中。这些完全可为我们在语文课上“传道”“化人”提供绝好的借鉴。可以说语文课实施“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德育教育,基础雄厚。

(二)有形式。语文课实施“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同时还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为其它学科所少有。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领略眩目的先秦散文、诸子百家;领略皎皎的汉宫秋月、赋体辞章;领略气象浑厚、璀璨夺目的盛唐诗篇;领略“大江东去”的豪放、“晓风残月”的婉约;领略“小桥流水人家”里的元曲杂剧;领略“谁解其中味”里的红楼一梦。还可以领略一千个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还可以领略用自己美丽、丰韵、娇媚换取人生体验的玛蒂尔德;还可以领略《人间喜剧》里十九世纪的法国。这些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载体丰富,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了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报国守边、劝恶从善等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完全可以说,没有任何另外一门学科有语文课这样丰富的形式,可以用来“载道”“化人”。

(三)有内涵。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没有枯燥无味的说教,均植根于优美的文字、动人的篇章中,其意蕴丰富、隽永悠长,寓理于文、生动活泼,易于理解和接受。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要注重挖掘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内涵,在教学过程中,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三秋桂子”;江南有杏花春雨,塞北有金戈铁马;自豪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伤感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川美景尽收眼底,国运盛衰流泻笔端,这不就是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吗?屈原身披香花幽草的高洁,陶渊明归隐南山的决绝;陈子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喟,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洒脱;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叹息;白居易的淳朴,杜牧的清丽;辛弃疾的豪迈雄壮,李后主的优柔婉约……种种高洁的人格,种种幽雅的情愫,种种洗练的表达,汇成一曲清冽的泉水,在学生的心中汩汩流淌,学生浸润其中,任诗意在心中荡漾,美丽在心中生根发芽。这就是语文赐予我们的道德和艺术的滋养,这就是最生动不过的思想教育。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内涵!

三、语文课落实“载道”“化人”要注意方法原则

语文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如强烈的爱国情感、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朴素宇宙观等等。语文教材本身确实不失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绝好素材。但是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结合,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实践过程要注意把握三个“度”。

(一)要讲究“适度”。适度,就是恰到好处,既不太浓也不太淡。为什么有人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 原因就是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度”,在语文课中拔得太高,失去了“语文味”,犯了超负荷的错误。为什么又有人把语文课教成单纯知识课? 也是因为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度”,在语文中降得太低,几乎为零,以至失去了语文学科本身就包含着的思想情感因素。那么如何做到适度呢?我想,水到渠成、适可而止,就是比较理想的“度”。不足,起不到效果;太过,则成为空洞说教,令学生厌倦。比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就可以了,如果再谈到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建设秀美济南,那就扯的远点了。

(三)要把握“力度”。力度,就是要把语文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而且是强有力的、富有效果的。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的话入学生的心呢?一是挖掘要深。要把握好古今优秀文化作品的“魂”,力戒肤浅。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必须认真把握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并真正“钻”进去,务必使自己深有体会,富有感情,能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教育切入点,然后再兴致盎然地走进教室,去感染学生,上好这堂课。切记浅尝辄止,食而不化,生硬灌输。二是过程宜缓。语文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宜倾盆大雨,而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于细嚼慢咽中品出蕴含于文章中的道德情感“滋味”,起到“慢工出细活”的效果。传统的语文教育和学习讲究“玩味”“涵养”“浸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三是要持久发力。语文课“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贵在落实,难在坚持。课堂内外贯穿深入浅出、恰如其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要讲究方式方法,但不管方式方法怎么好,一曝十寒是大忌。这项工作不可希求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应该久久为功,方见成效。

(三)要找准“结合度”。结合度,就是要选准语文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火力点,然后从这一点喷射出去,才能命中目标。一是找准“点”,注意“道”与“文”的完美融合。特别是要注意传统文化精髓的新时代解读,做到古为今用,避免两张皮,生拉硬拽。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要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像品龙井茶那样反复朗读、吟诵、品味其绘声绘色、传情传神的语言,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融入到作品描写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得与作者同步的情感体验。声情并茂的诵读、讲解之后,再抓住作品中能表现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提出“身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应怎样去认识和借鉴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志”的问题,并适时请学生谈理想、谈信念、谈人生,激发他们走出自我,胸怀天下,树立强我中华的远大理想。这样,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既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的启迪。二是注意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对荷塘清韵、巫山猿啼、灞桥别柳,以及对庄周的逍遥之游,对屈子的投江求索,对曹孟德的壮心不已,对于谦的留清白在人间,对秋瑾的热血洒去化碧涛等等,这些滋养生命、净化心灵、唤起良知、增壮骨气的东西,我们要情真意切的带领学生去研究,去体味,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血肉。而对于“郭巨埋儿”“卖身葬父”等愚昧腐朽的东西,要引导学生辩证批判,坚决摒弃。

语文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语文课堂有广阔的思想教育空间,教师要立足于新时代召唤和语文新课标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有机、有度、适时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领略语文课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领略中国书法之美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语文课上做游戏
领略四季星空之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