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阅读教学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方式知识点

想要对单元阅读教学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首先要对单元阅读教学的含义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所谓的单元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将教学大纲中,规定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接受的有关知识点以及各类文章,通过单元划分的方式,使得整体的教学思维脉络更加清晰化,科学化。使得日常教学活动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接收新课程知识。

一、单元阅读教学的意义概述

当学龄儿童进入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加上他们在小学时期经受过的一系列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以致当他们进入了初中的语文课程学习之后,可以运用以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基础知识加固的方式,来进一步地进行母语的学习。换句话说,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对优秀课文的学习,来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顺便再继续进行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并不如同小学的语文教学,以基础知识的模块分类来作为课程体系划分标准,而是以课文的单元分类来进行课程体系的划分标准。故而学生在进入到了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阶段之后,其惯常使用的学习方式是在阅读中学习,故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所选用的教学方式,也是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选用,也很符合青少年学生从较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学习,转向对语言构建的精神内核的感悟与理解,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阅读能力的提升,虽然是初中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时,最主要的学习任务之一,但这并不代表着语文课本的编排就可以杂乱无章,唯有将类型相近的文章组合成单元,才能够通过对同类文章的连续学习,来加深对语言构建与应用的练习。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将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传递出去的最佳载体。而单元式的课文内容积聚,往往能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主题,换句话说,从单元的站位上来学习语文课程,不仅可以对技能与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学习,还能够对当中深刻蕴含的人文思想与价值观念进行潜移默化引导。故而单元阅读教学模式的展开,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课程虽然也在初中的教学科目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回归到语文课程的课本内容本身,却是比较杂乱的。没有合理的课程划分方式,来对相关的知识点与技能提升点进行串联,也就无法使得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2]。而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往往不重实用,只重积累,这会使得语文课程的知识点传递逐渐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脱节。这样一来,语文本身所含有的丰富社会功用就大打折扣了,最后只剩下了陶冶情操,知识积累,提升人文素养等辅助功用。也正因如此,在传统的课本编排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关系不大,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关联,故而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够依据现学的课文本身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做不到课程拓展,也无法将所教授的课文与其它课文进行联系与思考。这会在某种层面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课程的日常教授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加看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引导和培育[3]。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根本上的改良,也使得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往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向进行发展。

三、案例措施分析

有关单元阅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尚在摸索之中,但已然已经初俱成效。以单元为整体来进行有关文章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在本篇所授的文章中来领会将要学习的阅读技能以及基础性的知识点,还能够通过阅读类比来进行知识点的串联与以及文章之间的比较,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就会被打破,是很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

1.感悟单元主题

在统编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都有每一单元的主题,很多教师在有明确的单元阅读教学意识之前,往往会忽略掉对单元主题的讲解,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一个单元的单元主题,都提纲挈领地对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简洁的归纳,并将整个单元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达到的水平,掌握的知识与能力,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倘若教师忽略了对单元主题的讲解,那么学生在进行有关课程的学习时,就无法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与角度去归纳课文,理解课文,也无法对整个单元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明确的意识与概念[4]。就拿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来说,其实整个单元都是状物类的文章,为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来了解该怎样去品鉴状物类的文章,该从哪些方面来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通过对这个单元的文章学习,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的领会到状物类写作的写作技巧,才知道在这类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如何突出想要叙述的中心点。当然,这些都是从语言的构建与应用的层面来进行的单元主题分析,但实际上,该单元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技巧教授的层面。该单元是“人与动物”主题的单元,通过描写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而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个单元的课程教学,教师也应当适当的引导学生敬爱生命,关心自然,爱护自然。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感悟单元主题,也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目的。

2.引导品鉴课文

由于每一个单元的课文主题都有相似之处,故而相比较杂乱无章的课程编排,在统编版的课文编排当中,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之间的比较品鉴。譬如教师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程教学时,可以首先对《猫》这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品鉴,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与品味相关类型的文章。那么到了《鸟》这篇文章时,有关教师就可以在《猫》这篇文章的讲解基础上,对比教授的理解品鉴方法,引导学生自发的对《鸟》这篇文章,从文章结构,文章层次,中心思想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的阅读。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当然,在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理解该类型文章的方式方法之后,教师仍然可以继续推进对整篇文章析出的知识点的训练,让学生模仿《猫》与《鸟》的写作方式,来对动物的外形、声音进行描写。这也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鸟》这篇课文文后的思维拓展题。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尝试性的进行状物类型文章的写作训练。学生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写作训练来得突兀,且没有可以参照并模仿的样本,显得茫然无措。这样的单元阅读教学方法,便可以将大块的阅读能力训练与写作能力训练揉碎了放置进日常的教学之中,学生在进行相关训练时,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或者无从下笔了。

3.引导其正确价值观

在进行单元阅读教学时,最终的指向都是语言的构建与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构建与应用不单单只存在于文字当中,也存在于口语交际当中。而一个人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往往都会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体现出来。而单元阅读的教学方式,便给了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正确观念引导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就一个主题而畅所欲言的机会[5]。故而对于教师而言,在每一个单元末尾,都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尝试,通过对学生在每个单元主题的口语交际中所阐述的观点,讲述的感悟,来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进行适当的指引。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其实也是单元阅读教学对语言构建与应用的另一种实践。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教学应当紧跟时代步伐,而不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节。语文课程教学应当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方式知识点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