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创新

2020-02-23廖映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中职专业

◎廖映新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影响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语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弱,加之在学校的教学安排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更加限制了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不断提升,且在毕业后都有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文化课基础较弱,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观念陈旧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尽管教师和学生都不需要面对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但是还是要受到学校、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带来的影响,因此很多教师仍旧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没有将教学目标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效融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旧遵循应试教育的方式,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此外,由于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介绍必要的知识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落实好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没有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新知识,转化为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探索,教师也没有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伙伴和引路人。此外,学校在进行教学安排的过程中,没有对课程的安排进行合理的划分,造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安排少的情况,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抓教学进度,忽视教学效果”的现象,使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趣味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四)对语文学习重视程度不足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校过分重视学生技能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就业情况,而忽视了语文教育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部分学生和家长也忽视了对语文的学习,只重视对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提升,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效果,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二、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有机结合

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其专业内容相结合,巧妙地做好知识之间的融合,使语文知识服务于学生自身专业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而使其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其学习热情,保证教学的效果。

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极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要对语文以及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做好相关知识的连通工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注意让语文的教学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服务,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倾向性,抓好教学的重点,保证学生更好的发展。

比如,在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讲授《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古代建筑的图片进行展示,并且让学生浏览课文,对古代建筑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继而选几名学生,模拟导游的身份,带领其他同学游览古代建筑,要求学生运用标准普通话,对相关的建筑进行准确、生动的解说,从而将语文课堂教学与专业能力的锻炼实现融合。这种教育方式扭转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无法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状态,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也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要保证这种教学方法有效的落实,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就教师而言,首先要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初步的了解,并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及时将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明确;就学生而言,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内容,也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要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语文的教学工作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对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学生要注重自身基础知识的积累,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形成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其日后发展奠基;第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且要适时地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外,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合理地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到自身的思考能力、探索新知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几多愁》让学生对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继而,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开始进一步的提问:“同学们对李煜有多少了解?”两个基础性的问题过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个相对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李煜,你会是怎样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分享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且可以从自身出发进行大胆的思考和想象,其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三)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也是学生日后投身到工作岗位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中职教育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并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因此,不仅要保证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要注重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完成理论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达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做好角色的划分,认真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内心活动,继而对话剧的内容进行演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文章各个角色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演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再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词反复诵读,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再选择几名同学进行朗读,并讲出自己对词的理解,最后,可以让学生反复学习,熟读成诵,让学生遵照自己的兴趣在课后对词进行默写。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四)重视学习过程,淡化卷面分数

要想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中职的语文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以分数为基准的教学观念以及考试模式。相较于教学的成果,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其找出正确答案,并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和学校进行沟通,改变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在考核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是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作为该学科的教师要想使该科目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的学习,就要做好教学工作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在做好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中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培养思维能力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培养思维能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