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语文活动,培育核心素养
——以《女娲造人》教学为例

2020-02-23欧阳缚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女娲素养语言

◎欧阳缚龙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指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提升和发展、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本文以《女娲造人》教学为例,用精练概括、设问探究、细品深思、内引外联四种语文教学活动方法,从四个方面谈如何在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女娲造人》(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读课文),我运用“板块式教学”思路,按照“讲讲故事——说说造人——谈谈女娲——聊聊神话”四个教学步骤推进,在每一个环节中都着力落实或有意识地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精练概括,培育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

《女娲造人》是根据古籍《风俗通》改编的现代神话故事,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先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故事语言通俗,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和亲切感。

教学活动:复述故事,用一句话或者参照示例(短语连缀)的方式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复述故事时,有的冗长啰嗦,有的精练摘要,有的概括叙述,有的生动描述,这正是课堂语文学习的良好生态,正是语言表达需要提升的地方,同学和老师及时点评之后,大家都明白了该怎样取舍内容,怎么组句成段,怎么清晰表达。这也为下面的用短语概括作了铺垫。

概括内容时,有的学生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女娲造人。我提示学生把这个短句从起因、经过、结果几方面进一步扩充。学生答:在荒凉的原野上行走的女娲,因感到孤独寂寞,用抟黄泥、撒泥浆、分男女的方法造出了人,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有的学生参照老师给出示例“走在原野,感到孤独”,写出了丰富多彩的答案,我将之梳理、综合成:临池照影,灵机一动——揉泥成人,满心欢喜——夜以继日,疲倦不堪——挥洒泥浆,布满人类——男女配合,世代绵延。

这样的复述和概括练习,是对课文感知、理解、体味、消化、概括、归纳的过程,是对语言的筛选、提炼、重组、创造、运用的过程,活动量和思维量大,是培养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的良好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可以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和全篇阅读过程的,这里举例说明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个侧面,并不是说仅限于“精练概括”这一种情景活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教师要积极创造语言环境,组织学生通过积累、梳理、整合、交流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和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增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设问探究,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发展

“新课标”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和内容概括之后,阅读教学应该围绕怎样的“问题”深入展开?如何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围绕一些能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交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才能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活动:结合全文,请你们围绕“说说造人”这个话题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一,从课文内容来看,女娲用了哪三种方法造人?

这是对课文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发展学生信息筛选和提取能力,其他学生能从上面一个环节的几个短语中找到答案,都能回答出女娲用了这样三种方法造人:抟黄泥造人,撒泥浆造人,分男女婚配造人。但这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而只是发展思维的起点,思维训练要不断深入,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生碰撞,接着就有了下一个问题。

学生问题二,女娲为什么是用这三种方法而不是其它方法造人呢?

有学生回答这三种方法是作者根据古文《风俗通》想象改编的。这样的回答不能说错误,但显然没有思维深度,这属于简单的、浅层次的或者说缺少思维含量的回答。我们的教学往往就要在这样一问一答、有问有答、看似圆满的地方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朝有广度、有深度的方向发展。那古文的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学生沉默思考。这个问题稍微有点难度,经过思考、探讨和交流,有学生能回答出有思维水平答案了,这就是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有效活动和有效思维。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就需要老师点拨或讲解了,师生融合、教学互动就体现在这些必需之时和关键之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女娲造人的神话,并非空穴来风的杜撰,作者在想象这三种造人方法的时候,实际上是有历史依据和文化背景的。首先,是女娲造人而不是“男神”造人,这是早期血缘时代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反映,因为原始社会中,生产工具不发达,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要对付凶猛的野兽,要多生育人口,女性占主要地位;其次,抟黄泥造人,因为我们是黄皮肤人种,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反映;第三,至于分男女婚配造人,一方面可以说是受《易经》阴阳学说的影响,传说女娲的哥哥伏羲悟出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就是一阴一阳,发明了“八卦”,也就是《易》,另一方面这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产生的婚姻制度的反映,这些思想和制度都构成了我国历史和文化的源头,所以说“神话是历史的影子,是文化的根源”。

令人欣喜的是,学生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女娲是造人而不是造其它物种呢?

这是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互相交流受到启发之后思维得到发展的表现。有学生回答,传说女娲还造了很多物种,正月初一造出鸡,初二造出狗,初三造出猪,初四造出羊,初五造出牛,初六造出马,到初七造出人(据《太平御览》记载)。这个问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不够,这还是平面思维。我顺势引导,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在我国古代人看来,“天、地、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传统思想的体现。

鼓励学生提问,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师生探讨交流,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学生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教师就要加以鼓励,及时甄别、选取与文本和课堂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帮助学生沿着思维发展层级和路径不断推进。

思考事物时,抓住片断式的联系,这是一元思维,这种线性思维比较单调,只会沿着既定的思路去思考。抓取一个面去思考,这是二元思维,这种平面思维也只是在一个侧面去思考各种关系,不能打破空间的限制,不能跳到其它侧面去思考另外可能存在的关系。能从各个侧面去思考各种联系,这需要多元思维,这种立体思维可以整合各种不同方面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发展,要引领学生顺向思考、逆向追溯,横向联系、纵向探究,从思维的特点、思维的层次等方面加以重视和落实,使学生的思维形式、思维品质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三、细品深思,引导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

审美,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文学审美主要通过对教材选文的文本语言形象的感受、领悟、想象、体验、共鸣、净化、欣赏、评价、表现等多种鉴赏活动来实现。

教学活动:找出文中写人类诞生时充满喜悦感的句子,读一读。(例如: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女娲看着他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这是语言之美。寻找美句是为了发现美,细细地品味,用心地朗读,是为了获得审美体验,同时也是表现美的方法。语文阅读教学,结束对文本的内容概括、思路梳理、主题归纳之后,品味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揣摩,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最具“语文味”的表现。对“语”动情,对“言”生思,揣摩、辨析、感悟、欣赏,嚼出语言的真味从文本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这个教学片段包括情感体验和品味语言两个话题,在诵读中品味,在语境中品味,在比较中品味,学生通过品读和深思,获得的审美体验是丰富的,品味语言也算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

接下来的教学片段:

师:从课文来看,女娲是一位怎样的神?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一天当中能变化七十次,说明她“神通广大”,不甘寂寞。

生:她爱美,例如到池子边照影子。

生:当她捏造的人诞生之后,她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说明她温柔慈爱。

生:她能想出简单的办法造很多的人,说明女娲有创造力,有智慧。

生:她不知疲倦地造人,说明她勤劳。

生:女娲是“女神”。

师:说得好!女娲机灵、聪明、勤劳、慈爱、有创造力,我们归纳为两类,一是有神的伟力,二是有人的性情。这哪里是一个什么神?分明是人类共同的、美丽的、慈祥的、勤劳的、智慧的、有创造力的、伟大的母亲!

师:作者袁珂把《风俗通》里上古的简单的神话,改编成具体神奇的现代神话,他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表达了对女娲的赞颂,对人类始祖的敬爱之情!

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对生命诞生的喜悦和赞美!

生:作者借此歌颂母亲,表达对女性的尊重。

这是人性之美。学生在感受这些人性之美时,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为女娲的人性美所折服,为她的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所感染。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以上教学环节紧扣文本,整体把握,学生通过细品深思,充分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原始自然美,感受女娲的形象美、人性美,深刻领会作品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思想美、人情美。同时,课堂上生生对话、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出一种情境和审美场,也是一种审美和创造。

四、内引外联,帮助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

“新课标”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教学《故宫博物院》不同,对《故宫博物院》而言,我们要学的是《故宫博物院》,而不是“故宫博物院”。而对于袁珂先生写的《女娲造人》这篇文章,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神话《女娲造人》,还有注入了中国先民文化之根的“女娲造人”神话。

教学活动:人类到底从哪里起源?

生: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生:上帝造人。

师:《希腊神话》中有欧洲人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圣经》中也有记录关于人类起源的内容。不同的民族对人类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解释,“女娲造人”的故事,体现了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人类到底从何而来,历来传说和争论很多,如进化说、生命说、能量说、基因说、细胞说、神话说、外星说、海洋说、动物说……人类其实很渺小,渺小到连自己从哪里来都不清楚,也许,人类最终的任务就是找到自己的“根”,并且“认识自己”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我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阶段,提出的这两个话题,不是脱离文本的自由拓展,而是基于本文的关于“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的话题延伸。

语文课不能上成生物课,对这些问题课堂上不做深入探究,但由此引发的科学探索欲望,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

课内引入和课外延伸,是语文教学中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联通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也是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有益诱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中实现的,是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过程中完成的,不是教师向学生‘宣传’能够达成的,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而是借助体味文字与文本阅读和领悟的结果,是学习过程中润物无声的结果。”

丰富多样、精粹实在的语文教学活动,无疑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非截然分开、彼此独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紧密相联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统筹兼顾,有机融合,将其基本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猜你喜欢

女娲素养语言
女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语言是刀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女娲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