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高效阅读教学的“点、线、面”

2020-02-23夏进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群文初中语文教材

◎夏进美

近年来,关于教育改革的新倡议越来越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关于教育方面的新概念、新内容、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被教师们积极开发和实施。在课程改革方面已经实施十多年的“以人为本”以及“独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是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的理念。而维护积极创新,在综合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等新理念,是在适应时代的发展中新意识形态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适应现代学生的“语文生活”,并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不断更新和改进,其核心主旨就是必须以教材作为根本指导,并确保学生学懂弄通教材想要传递的知识和思想。

一、基于教材落点,引导“精品细读”

要做到以教材作为根本指导,就应当让其发挥教学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必须确保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理解,并向学生传递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思考和感受。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1.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点

部编版教材的内容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必须积极加以利用这一方面优势,确保能够在引导学生坚持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塑造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由于文章中涉及到了“母亲”这一意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受限于生活阅历比较浅,无法全面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此时,教师可以以自身的见解以及感触出发,对“生命的意义”方面的思考进行介绍,带入文章作者在创作时所遇到的病痛和人生磨难,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和感觉的碰撞,并以思考的结果来影响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

2.挖掘阅读方法与技能培养训练点

对于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探索以及发展也是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阅读一篇文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邓稼先》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先向学生总的介绍文中提到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背景,再以近一百年来产生的民族、文化、国家思潮,以及五十余年的友情等作为学生思考的切入点,接着包含满满的感情,详细介绍了一个卓越的爱国科学家,并且分析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悠久而伟大的文化孕育了邓稼先这位卓越人才。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基本思想,如何在阅读上添加情感并且深入进行理解。

二、紧扣语用主线,推进“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不是分开的,它们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元素。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完成对语言素材的原始积累,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吸收消化他人写作时的优秀语言和表达手段,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对于语言的感知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对语言素材的积累十分重要,这个过程可以形成学生自身语言表达的“材料库”,同时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有效理解,阅读量越高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整合语言素材的能力也越强。因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掌握,而阅读是一种语言同化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写作是一种情感表达和释放的过程,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读”和“写”做到相互补充,才能共同构成学生的语言技能。

1.以读促思,推进语言表达

在实践中进行语言学习,阅读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的主要渠道。当前,部编教材中作为必学课的课文数量有所下降,但教学内容却更加丰富、有效,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以及名著导读的内容。保留了之前教材中比较经典且富有美感的文章,同时增加了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尤其是将古诗词的收录量提升到了占教材选篇的一半以上,并且增加了先秦、两汉、明清的诗词篇目。教材的革新,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视野,并且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学生能够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完整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丰富情感。因此,部编版教材能够有效进行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并且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和学习作者如何将秋景凝练成为悲凉的笔触,并通过描写凄凉惨淡的情境,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阅读作品中出现的带有强烈画面感的“枯藤、老树、黄昏、乌鸦”理解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进一步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以及体会作为一名游子的感情。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这首古诗的机会,让学生对相关感情进行模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实践,以家乡情境为题要求学生进行创作。

2.以写促读,深化阅读理解

对文章的仿写也是一种深入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升经验积累并且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以及对文章审美情感表达进行结构性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体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语文的效率。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紫藤萝瀑布》进行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话是本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可以说这句话是学生阅读文章后最直观的感受和总结。通过这一句话能够引发学生对于生命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思考,促进学生调动其知识和想象力对文章所表达思想进行深入探索,最终全方位理解作者的观点。

部编版教材的出版对于新时代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积极引入丰富的课外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三、拓展阅读之面,引导“群文阅读”

阅读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经常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导致了语文教学整体不够全面和具体。以阅读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新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量引入课文及课外文本阅读,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并且群文教学这一教学手段也值得开展分析和阐述。

1.链接同作者作品,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大部分文章皆是著名作家的散文、议论文或记叙文。因为名家的笔力较强,有时学生们读完一篇后会觉得这篇文章的描写生动而活泼,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受。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并且提升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按照类型向学生推荐该作者的其它作品,使学生全方位了解作者的创作方式和写作习惯,最终提升学生对文章主要思想的把握和了解。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进行授课时,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动引入一些老舍先生的其它作品——《骆驼祥子》《茶馆》等,并通过分析有关段落,使学生明确老舍先生的作品特点。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是这样描写“祥子”这个人物:“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不要旧车见过新的。”老舍先生笔下所描写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包含了对于此类人物描写的生动细节和心理活动,以及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这些人物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对于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赏。老舍先生的文章措辞优美、用词准确,大多数文章简明扼要,对读者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同时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准确,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经过有效的分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快速提升他们对老舍先生文章的理解。

2.链接同主题作品,拓写作思路

阅读是一个将信息输入进大脑中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采用引入大量阅读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在学习某一篇文章时,着重介绍一些类似于课文类型的文章,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详细、系统、综合、多维的角度去理解课本中所收录文章,并且以更加完整的方式阅读和理解文本。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望岳》这首诗进行教学时,其核心思想是描写一个敢于攀登和克服困难的诗人形象,这个形象有着很高的抱负和志向。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引入与这首诗精神内核和刻画方式比较相近的苏轼的《江城子》、陆游的《书愤》以及李白的《行路难》。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阅面并且提升其对于文学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过去教师所采用教学阅读的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科目的任课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进而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群文阅读这一手段,努力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学习,通过大量的阅读收获书本中传递出的人生哲理,并培养对文学之美的感受能力。

猜你喜欢

群文初中语文教材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