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汉长安人口浅探
——参照元始二年洛阳和成都的人口分析推算

2020-02-23姚敏杰高长安

史志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汉书户籍长安

姚敏杰 高长安

(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西安 710007)

关于西汉长安的总人口,《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县十二:长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1]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上[M].中华书局,1962.(P1543)对此,学术界历来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汉书》所记属实,《西汉长安人口地理探析——以元始二年长安人口为例》[2]黄永美,徐卫民.西汉长安人口地理探析——以元始二年长安人口为例.西北大学学报,2012,(第42卷第3期).和《西汉长安居民的生存空间》[3]王子今.西汉长安居民的生存空间.人文杂志,2007,(2).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即当时长安的人口20多万。另有专家学者则认为汉长安人口达到40万或50万。之所以一直存在争议,不断有人继续探讨这个问题,说明始终存在一些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我们通过研究认为,汉长安(行政区)的人口超过了50万。

一、《汉书》所记长安户籍总数可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长安户籍,指的是长安行政区的户籍,而非有些人认为的长安城内的户籍。

“户八万八百”的组成大致是这样的:一是长安城内主要以“里”为基础的户籍。《三辅黄图》卷二“长安城中闾里”记:“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在野曰庐,在邑曰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2](P1121)以一“里”25户计,长安城内的户籍超过4000户。二是长安城外六乡的户籍。《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分长安城旁六乡。”[3](P1121)这说明在长安城周围还设有六乡。《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乡,万二千五百户也。”[2](P1121)据此计算得知,在长安城之外的六乡,大约有75000户。城内“里”和城外“乡”的户籍相加,则长安的户籍为79000户。这一数字与《汉书》所记长安户籍总数“八万八百”非常接近,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汉书》所记长安户籍的真实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长安户籍的真实性,我们看看当时其他几个大城市的户籍。《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河南郡)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1](P1555)“蜀郡,秦置。属益州。……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县十五:成都,户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1]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上[M].中华书局,1962.(P1598)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同一时期,洛阳有52839户,成都有76256户。相比较而言,作为汉朝国都的长安有“户八万八百”是可信的,也从另一侧面说明,《汉书》所记长安户籍是指其行政区的户籍。

我们再分析一下古代户籍制度的初衷。据史料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古代的户籍,主要作为征税、派役、征兵的依据。既然是这样,我们相信古代的人口数据不存在虚高的情况,其真实数字应该高于统计数据。

二、长安行政区的人口超过50万。既然我们已经从不同侧面证明长安行政区有“户八万八百”的真实性,那么长安到底有多少人口呢?

既然户籍数可靠,说明史家记史的态度是严肃的,所记史实也是真实的,那么,所载长安户籍人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人也是真实的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试分析如下。

如果我们看一下长安的户均人口,在和其他城市户均人口对比,就不免费解。通过简单计算得知,长安占京兆尹总户数的比例为41%,而长安占京兆尹总人口数的比例为36%,呈下降趋势。京兆尹户均3.49人,长安户均3.05人,同样呈下降趋势。《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左冯翊,……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县二十四:……长陵,高帝置。户五万五十七,口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1](P1545)通过计算得知,左冯翊户均3.9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右扶风,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县二十一:茂陵,武帝置。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1](P1546)。通过计算得知,右扶风户均3.87人。

籍此可见,长安及周围地区的户均人口数都不高,而长安最低。长安户均3.05人,这意味着,以两代人计算,一户家庭平均只有一个孩子,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这是官方户籍人口统计口径问题(不含长期在外生活的亲属),而非当时长安家庭平均生育的真实状况。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我们比较一下当时与京兆尹和长安比较相似的河南郡和洛阳。《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河南郡)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河南郡的户均人口达到6.30人。

再看看汝南郡的情况: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汝南郡,高帝置,莽曰汝汾。分为赏都尉。属豫州。户四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万六千一百四十八。”[1](P1561)

通过计算,汝南郡户均5.62人。

牂柯郡: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同亭。有柱蒲关。属益州。户二万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万三千三百六十。”[1](P1602)

通过计算,牂柯郡户均6.33人。

益州郡: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莽曰就新。属益州。户八万一千九百四十六,口五十八万四百六十三。县二十四:滇池,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1]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上[M].中华书局,1962.(P1601)

通过计算,益州郡户均7.08人。

这一组数据说明,河南郡户均6.30人是真实的。“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那么以户均6.30人计算,同一时期的洛阳人口应当在33万以上。

那么当时的成都呢?《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蜀郡,泰置。属益州。……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县十五:成都,户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通过计算,蜀郡户均4.64人。假定成都的户均人口与蜀郡相同,则同一时期成都的人口当在35万以上。

在当时的条件下,京城的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会比其他地区高;生育政策完全是放开的,那么,京城长安家庭的生育水平不会比其他地区低。若以这种思路推理,仅计算长安在籍家庭原人口,参照洛阳的户均人口,长安当在50.9万人。参照成都的户均人口,长安当在37.49万人。如果加上非长安籍的其他诸如宫内人口、百官、军队、商人及官营手工业奴婢等,长安的人口总数自然还会大幅增加。关于这一点,《西汉长安人口地理探析——以元始二年长安人口为例》一文化作了详细分析:长安宫城内21000人;列侯、关内侯等及家属3900人,僮婢6~9万;百官及家属15000人,僮婢9万;官邸2000人;军队中居住长安城的有6000人;博士及弟子1300人;有市籍的商人奴婢6000~10000人;官奴婢2000人;共238200~272200口。

三、长安户籍人口与长安实有人口之间的关系。在前面预测长安总人口时,我们特意提到“非长安籍”,这是下面专门讨论的重点。长安户均3.05人,该当如何理解?

前面在分析不同地区的户均人口时已经发现一个规律,从长安往外,户均人口在增加。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说明长安户均生育率低、寿命短,家庭原有人口少,而是因为长安许多家庭直系血亲的户籍不在家里(户籍簿)。由于身处京畿,他们原有家庭成员成为上层社会服务者的机会就很多。他们在宫中当差,充当列侯、关内侯家的僮婢,充当百官家的僮婢,充当官奴婢,在长安从军等等,这样就在户籍人口统计中未被统计进来。比如,一家6口,两位老人、一对中年夫妇、两个16岁左右的孩子,若中年男子在官府当差,其儿子从军或者在外充当苦力,其女儿被选入宫中或者充当官家奴婢,那么这家的户籍人口就是3人。我们认为,这应该就是长安户均3.05人的主要原因。距离京城越近,赴京城“就业”越方便,距离京城越远,赴京城“就业”越不方便,这也是为什么从长安往外户均人口逐渐增加的原因。

因此,计算长安人口时,以80800户计:参照户均人口较多的洛阳(户均6.30人),长安拥有长安籍贯的人口当在50.9万人;参照户均人口较少的成都(户均4.64人),长安拥有长安籍贯的人口也在37.49万人;再加上居住长安、活动在长安的非长安籍贯的人口,当时长安的人口当在50万人以上。

猜你喜欢

汉书户籍长安
基于比较视角的《史记》《汉书》语言现象管窥
我们长安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水VS火
悬梁刺股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西游新记 2
征婚信息
水与火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