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氏通痹和身方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肾虚血瘀证50例

2020-02-23吴俊彪方弘伟黄晓东钱毓萍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钱氏血钙成形术

吴俊彪 方弘伟 黄晓东 高 骏 钱毓萍

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 金华321017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CF)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也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TCF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改善椎体的活动能力,疗效确切。但是单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不能改善骨质疏松性TCF 患者的骨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仍呈进行性发展,术后骨折愈合相对缓慢,且术后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钱氏通痹和身方是笔者用于肾虚血瘀证骨质疏松性TCF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临床经验方,前期的观察发现其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TCF 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1 例转院,最后完成49 例。对照组49 例中男27 例,女22 例;年龄62~70 岁,平均65.44±8.71 岁;骨质疏松病程2~5 年,平均3.59±0.51 年;受伤至治疗时间5~22 天,平均9.41±1.38 天;骨折节段:T92 例,T103 例,T114 例,T126例,L115 例,L210 例,L37 例,L42 例。观察组50 例中男29例,女21 例;年龄61~70 岁,平均65.72±8.93 岁;骨质疏松病程2~5.5 年,平均3.72±0.65 年;受伤至治疗时间6~21 天,平均9.65±1.45 天;骨折节段:T93 例,T103 例,T115 例,T124 例,L116 例,L213 例,L35 例,L41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骨质疏松诊断符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3 稿)》[1]标准。肾虚血瘀证诊断符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制定的《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2]标准,主症:腰脊刺痛,腰膝酸软;次症:下肢痿弱,步履艰难,耳鸣;舌脉:舌质淡紫,脉细涩等。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CT、MRI 检查确诊为TCF;年龄60~70岁;无椎体手术史;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书。

1.4 排除标准:继发或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伴心、肺、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或精神障碍;合并骨代谢性疾病;近1 个月内接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脊髓和神经根严重受压。

1.5 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5.1 基础治疗: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操作:手术前给患者行体位耐受测试,对俯卧耐受性差的患者在吸氧状态下行体位训练和心电监护,患者一次性体位能耐受30min以上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取俯卧位于可透视手术床,2%利多卡因常规浸润行麻醉,在患者的胸前、骨盆处垫软枕,双屏DSA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穿刺选择经椎弓根途径,采取专用推注管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待DSA透视确认骨水泥沿着骨小梁间隙呈毛刺状浸润至弥散良好,停止注入骨水泥封管,待骨水泥硬化,将穿刺针拔出。

1.5.2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炎等并发症处理以及康复训练。

1.5.3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2 天予钱氏通痹和身方治疗,基本方药物组成:党参、生地黄、川芎、柴胡、秦艽、防风、制狗脊、生葛根、桂枝各12g,炙黄芪18g,当归、桑寄生各20g,酒白芍、茯苓、川牛膝、杜仲、巴戟天各15g,独活10g,甘草9g。疼痛剧烈者加川乌3g,制延胡索15g,全蝎4g;便溏、食少纳呆、气短懒言者加炒白术、苍术、姜厚朴各12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腰背酸痛、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心悸、失眠多梦者生地改熟地12g,加酸枣仁、茯神各12g,何首乌、阿胶各10g,枸杞子15g。每日1 剂,常规水煎煮2 次,共取汁约4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连续3周。

1.6 临床疗效评价:显效:疼痛消失,X 线检测骨折基本愈合,骨密度(BMD)增加;有效:疼痛明显缓解,X 线检测骨折大部分已愈合,未见BMD下降;无效:疼痛、骨折、BMD均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49 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AS(分)7.30±0.97 2.31±0.39*7.22±0.99 1.56±0.22*△ODI 38.10±5.26 21.09±3.94*38.03±5.44 19.13±3.05*△

2.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49 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25.17±3.91 12.10±1.95*25.06±4.31 4.46±0.62*△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mm)12.08±1.77 14.13±2.30*12.01±1.93 20.72±3.98*△

2.3 两组治疗前后BMD和血钙浓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MD和血钙浓度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MD和血钙浓度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49 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腰椎正位(L2-4)(g/cm2)0.676±0.071 0.718±0.081*0.680±0.072 0.759±0.083*△右跟骨(g/cm2)0.621±0.068 0.650±0.072*0.618±0.067 0.672±0.075*△血钙浓度(mmol/L)2.41±0.31 1.92±0.27*2.38±0.33 1.80±0.25*△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性TCF 的病位在骨,与肝、肾密切相关。临床骨折愈合迟缓,常因肾虚无以生髓养骨,肝血亏虚筋失濡养;加之骨折患者的骨断筋离、脉络受损,恶血留滞于内,使气血运行失畅,骨骼失于濡养更甚,日久导致筋骨萎软、关节不利等症[3]。《太平圣惠方》对骨折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疗法。

钱氏通痹和身方中桑寄生、杜仲、川牛膝、巴戟天、制狗脊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膝,且川牛膝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党参、黄芪、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养血活血和血,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白芍与甘草相合,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柴胡、葛根升举阳气,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独活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甘草兼调和诸药。纵观全方,以补肝肾、益气血为主,辅以祛风湿之邪,邪正兼顾。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 角降低更明显,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增加更显著;表明钱氏通痹和身方治疗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背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正位(L2-4)和右跟骨的BMD 水平升高更明显,血钙水平降低更明显;说明钱氏通痹和身方治疗可能更利于促进骨钙的吸收及降低骨骼钙的释放,从而降低血钙水平,提高BM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钱氏通痹和身方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钱氏通痹和身方治疗肾虚血瘀证骨质疏松性TCF老年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腰背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提高BMD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钱氏血钙成形术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论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中的导向问题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钱氏家族迁徙考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