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的实践研究

2020-02-22张先庚刘林峰李鑫张文孙坤王红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岗位胜任力

张先庚 刘林峰 李鑫 张文 孙坤 王红艳

摘  要:目的 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岗位胜任力、老年护理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为研究对象,分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试验组按照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并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老年护理综合能力考核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护生岗位胜任力(141.95±4.449)得分高于对照组(128.15±4.161),除领导能力维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老年护理综合能力总分(76.15±3.82)、案例分析成绩(38.13±2.483)及技能操作成绩(38.03±2.646)得分均高于对照组(72.53±3.404,36.75±2.667,35.78±2.8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老年护理综合能力,对促进养老护理事业发展,缓解社会压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高职护生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b)-0178-04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elderly nursing talents with post competency as the core on the post competency and elderly nursing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wo clas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ained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mode of elderly nursing talents with post competency as the cor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ain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ore competence scale of registered nurs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ssessment of elderly nursing. The scores of post competence (141.95±4.449)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28.15±4.161), except for the dimension of leadershi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76.15±3.82), case analysis (38.13±2.483) and skill operation (38.03± 2.646)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72.53 ± 3.404, 36.75 ±2.667,35.78±2.81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raining model of elderly nursing talents with post competency as the cor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ost competency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lderly nursing,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care and relieving social pressure,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ost competency;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Elderly care; Talent training

當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不断扩大的患病老人规模对专业照护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如何提高老年护理质量成为护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老年护理教育滞后使人才培养难以满足需求[1-2]。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能够促使员工胜任其工作岗位并在该岗位上产生优异工作绩效的一种特征,主要包括知识、态度、技能、能力等多方面的总和[3-4]。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学生是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研究紧密围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岗位胜任力为视角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强化胜任力培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为我国培养出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型、实用型、复合型特色老年护理人才,从根本上促进养老护理事业发展,缓解社会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班级为抽样单元,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某职业学院护理专科2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生源地以及医学基础课程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试验组按照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培养方法如下。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岗位胜任力特征确定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即“学得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和“注重人文,拓展素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型、实用型、复合型”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院信息化教学平台,重在“产教融合”、探索“德能同育、学训交替、医教相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改革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加大实验实训课时,包括课堂实践、实验室实践和课后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并不断扎实、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始终将人文精神、情感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使护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文素质的提升。

(3)全面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围绕护生岗位胜任力要求,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情境模拟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

(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能力型老年护理人才的核心。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突出技能培养,制定与理论课程体系相互融通的“职业素养实践、基础技术技能实践、专业核心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岗位职业技能实践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以老年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为主线,使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实习贯穿全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达1:1。并创新性地将养老机构作为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让护生走进医院、社区、养老院等场所,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护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意识。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同时大力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6)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

通过“三听、四督、四评”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的性质特点,构建科学、合理、先进的考核方式,并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将教学督导专家现场教学评价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相结合,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院、专家、同行、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1.3  研究工具

1.3.1 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量表

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進行评价,量表由刘明等[5]编制,包含58个条目,批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和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和咨询共7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得分范围0~232分,得分越高提示核心能力越强。

1.3.2 老年护理综合能力考核

由案例分析和护理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总分100分,各占50%。案例与考核标准由项目组成员共同制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岗位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试验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领导能力维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老年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总分及案例分析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提升老年护理人才岗位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日益呈现的高龄化、失能化趋势,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尚处探索阶段,不仅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而且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加之从业人员大多未接受系统的老年护理教育以及老年护理工作的局限性,导致老年护理队伍的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护理岗位胜任力标准是护理教育及管理的指向标[6],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培养高职老年护理人才,是大力发展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普及老年护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养老护理事业发展,缓解社会压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2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

老年护理是向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护理、康复与健康教育的综合性服务,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该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胜任力[7]。研究指出,早期的认知实践有利于护生职业情感与专业胜任力的建立与培养[8]。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高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护生进行培养,表1显示,试验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究其原因,一方面,试验组护生可以直接接触养老院等实际工作环境,通过亲自观察,能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索,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循环教学中,逐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另一方面,护生直接到养老院进行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老年护理能力。

3.3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护生老年护理专业技能的综合发展

老年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当前我国老年护理实践课程主要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大于实践课程,其中主要以“教师示范—护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且缺乏真实环境的实践感知,使得其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与综合运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临床的需求。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生以老年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为主线,实施“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临床见习实习贯穿全程,在养老机构的真实环境中,通过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促进护生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能力发展。表2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案例分析、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明,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护生老年护理专业技能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杭健,陈京立.老年护理专业化人才培养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1):869-872.

[2] 杨莘.中国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1017-1021.

[3] 李青,付凌敏,方雷雨,等.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8,32(24):3866-3869.

[4] 徐剑鸥,罗彩凤,吕妃,等.阶梯式临床见习对护理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47(7):1001-1003.

[5] 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3):204-206.

[6] 杜敏霞,周璇,高晨晨,等.美国阶梯型老年护理胜任力标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2):153-156.

[7] 桑继业,单伟超,单伟颖,等.医养结合政策下老年护理方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38-41.

[8] 张瑞琴,李胜萍.高职护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6):104-106.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老年护理岗位胜任力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