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2020-02-22张颖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危机管理突发事件高校

张颖

摘  要:近些年高校突发事件常有发生,针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与管理也受到了校方、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需要基于危机管理理论出发,坚持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与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而高校作为人才输出重地,突发事件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成才质量,所以针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目前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具体对策展开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突发事件  危机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9(b)-0144-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mergencies often occu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effective disposal and management of emergencies have also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school and the whole society.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start from th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adhere to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of prevention and the working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guidance.As the output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occurrence of emergenci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crisis management for emergencies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mainly combine with the author's work practice, and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deficiencies an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urrent emergency crisi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mergencies;Crisi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高校管理作為社会管理的关键构成,校园内部的和谐稳定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国家社会全局的稳定。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以及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大环境下,高校内部治安问题、政治问题彼此影响,也就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不断上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不良影响[1]。因此,如何对高校的突发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做好危机管理工作,维持高校和谐稳定,已成为高校管理者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1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危机意识较为薄弱

高校师生的危机意识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效果,然而当前有许多高校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依旧停留在事后补救层面,却忽视了对师生危机意识的培养,所以现阶段高校师生表现出的危机意识较为薄弱。部分高校并未做好学生管理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辅导员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熟悉度不够,对于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及成因未做深入研究,所以在预案、机制、制度等方面建立不足。

1.2 危机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高校甚少会构建专门针对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机构,往往在突发事件出现后才会临时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待危机解除之后也会随之解散,缺少对突发事件预警、处理的反思。同时,高校方面也未制定全面的突发事件危机预防方案,相应的预防机制较为欠缺;突发事件危机应对机制制定不足,难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去控制事件蔓延;缺少对突发事件危机管理评价总结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过后忽视了相关恢复及善后工作[2]。

1.3 危机应对方案有待完善

许多高校并未构建信息收集管理制度,从而造成重大事件风险评估缺失,无法起到对信息的预警研判作用。部分高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虽有制定,但是甚少进行演习顺联,整体方案的完善性、可行性比较欠缺,往往还停留在口头与书面指导层面,这种缺少实战经验的应对方案往往会让学生在面对真正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难以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此外,高校在制定突发事件危机应对方案时,更多考虑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却对危机过后的心理疏导有所忽视,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  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完善对策

2.1 广泛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师生共同参与积极性

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关键构成部分,其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后续的危机管理需要得到社会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持。要做好高校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强师生共同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并且要广泛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校内外高度协同的共同参与机制,而这一点既是对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基本认知,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一方面,需要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引领更多师生参与到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中来,发挥出师生作为校园主人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师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提升其责任感,让广大师生认识到做好危机管理工作能够维护好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最终受益的还是师生自己。所以,以此去强化师生对危机管理工作的目标认同,助力对突发事件管理制度与相关预案的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充分协调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对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形成合力,建立起更广泛、多层次的危机管理参与机制。同时,需要与公安、消防、交通、城管、医疗等部门形成联动,寻求新闻媒体、各届校友等支持,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认真听取他们对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提出的建议,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相关工作的开展效率。

2.2 完善信息系统,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工作

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中,还需要重视预报、预警工作,该项工作能够避免和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保证高校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其中,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有效预警的基础,下文便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方面,需要构建多元信息来源系统。高校需要对相关规章制度予以健全,比如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的建立等,从中去分析出学生群体中的隐性危机信息;高校辅导员要多与学生谈心,在交流中获取相关信息,分析判断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发挥学生骨干、社团的作用以及基于校园网络论坛,广泛收集相关信息,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结合社会热点与校园新闻事件的走向,去预判可能出现的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需要对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与评估。通过多元信息来源系统收集到的信息,还要做好科学管理与合理评估,才能够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首先,需要参考历史事件去评估信息。横向比对不同时期高校内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以及危机管理程序,吸取其中的教训,科学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借鉴过去有效的处理方法,保证心中有数;其次,结合信息分析事件发展走势。结合信息找出最易滋生危机的薄弱之处,预测学生个体或群体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采取应对措施。

2.3 全面常态地开展教育方法,提高危机意识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解决危机最好且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因此要树立预防为主的危机管理理念,通过提高师生危机意识与强化师生危机处理能力去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与工作重点去加强意识教育。对师生展开消防、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安全知识的宣传,同时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工作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与毕业生离校实习安全教育当中,还要利用全国消防日、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去展开警示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师生危机意识以及培养法制思维,从而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3]。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演习训练实践去提高师生危机应对能力。在进行安全专题培训讲座的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各种演习,让师生在实践当中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及紧急避险技能。此外,高校方面还需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对安防设施予以完善,形成人防、物防合二为一,构建点、线、面全方位覆盖与内外联动的防控网络体系。在专业管理团队的安全保障下,各种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等类型的突发事件都能得到积极响应,并且在数字化系统、天眼系统、24h巡逻系统的技术加持下,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能第一时间得到管控。

2.4 构建责权分明的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危机管理体系

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当中需要坚持多方协同的工作原则,构建责权分明的统筹协调机制。具体来讲,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的健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完善应急管理组织。坚持统一领导、多方协同的原则去完善高校的应急管理组织,成立由学校、学院两级领导的应急工作小组,各个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同时由校方后勤部门、医院等单位构成。其中,领导小组需要结合突发事件类型去下达工作任务,明确各方工作责任,做好应对处理工作[4];其二,构建信息共享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在于信息工作,意味着要想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则需要对信息进行全面、及时、精准的收集。基于此,高校方面需要完善师生心理健康数据库以及预防预警档案库,对一切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动态信息进行监控与研判,并且要实施校内外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通报与反馈突发事件的背景与进展,及时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其三,规范突发事件处理程序。不仅要按照突发事件类型、重要程度,也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与学校制度,对事件的处理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化制定,明确处理中的关键时间点、环节、任务等。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善于用法制思维去处理好突发事件中的情、理、法的关系,既要维护“理”的公道,也要有“情”的共鸣,更要明确“法”的权威。

2.5 合理快速的应急处理,完善危机应对方案

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往往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破坏性特征,所以在应对处理方面也有相当难度,往往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与有限信息资源条件下作出决策,而决策的科学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的后续走向。所以,为了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合理快速的应急处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危机应对方案:其一,保“准”,构建信息研判制度。构建针对危机预防预警的信息采集与研判制度,同时与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资料去实现对问题的準确分析,及时遏制潜在危机的发生;其二,保“全”,做好风险预警评估,对高校安全稳定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对危机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行全方位预测,提前设定措施予以防范。其三,尽“早”,采取应急处理程序。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与特点以及科学评估相关信息资料,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行动防范以及应急处理程序,做到早研究、早决策、早处理;其四,安抚,做好善后恢复。善后恢复是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要建立善后安抚机制,对师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创伤进行疏导与安抚,消除突发事件对当事人的负面影响,而且还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适时给予当事人帮助,对其思想状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动态评估,必要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5-7]。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国内的校园教育环境建设,所以必须要引起重视。与此同时,面对目前高校在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要深究其原因且做好管理工作,通过做好教育防范、采取合理应急方案以及构建健全危机管理体系等做法,去不断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能力,进而创设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超.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模式浅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9):24-25.

[2] 崔尧.高校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6):56,74.

[3] 林伟.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15-16.

[4] 李豪杰.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4R模式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9):156-157,168.

[5] 李金旭.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9(13)245,247

[6] 涂芳,卢曙中,佘同辉,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8(4):138-139.

[7] 唐永锋.新时期职业院校平安校园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9(1):175,177.

猜你喜欢

危机管理突发事件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