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3C 创新实验中高师室内乐教学的实践模式探索

2020-02-21吴旭东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室内乐排练声部

□ 吴旭东

随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综合性音乐专业院校中开设室内乐课程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许多有条件的综合性音乐院校纷纷将室内乐课程、 大型管弦乐队合奏课等相关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中, 这些课程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 创作、审美、 人际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文化、 实践、 创造为理念的3C 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将室内乐合奏、 合唱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课程开发与探索, 在音乐素质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进行有益的尝试。 从2012 年开始进行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将器乐专业课程设置由单一的器乐演奏课增加为室内乐基础知识与赏析、 室内乐合奏、 艺术实践、 室内乐美育心理等多项课程; 并且通过古典室内乐这种音乐形式在学生中进行课程普及和美育教学尝试。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 提升了室内乐对培养学生在素质教育和美育功能上的作用, 同时也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能够尽可能地进行合奏、 合唱等室内乐课程的学习。 3C 的创新实验所拓展的室内乐多门学科的学习和大量排练室内乐作品的艺术实践, 使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与表演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室内乐这种形式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 为今后的音乐教育和表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室内乐教学的研究思路与实施步骤如下。

1.高师音乐表演以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十分注重专业课的设置, 专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 集中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 虽然专业教学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但专业教学毕竟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 很少涉及对学生的音乐美学方面的教育内容,特别是室内乐音乐所富含的人文精神的培育, 因此在3C 创新实验过程中, 我们在音乐表演和教育课程中注重开发了与室内乐相关的学生素质结构性课程, 充分体现古典音乐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功能, 充分挖掘室内乐音乐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情操, 尽可能多方面、 多角度地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欣赏和音乐实践活动。 首先在室内乐普及课程上我们选择了具有西方古典主义和具有人文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而这些作品的选择必须符合我们学生的专业水平, 因为考虑到我们的学生进校前一般都是普通高中的学生, 可能从未接触过室内乐, 因此在一年级我们开设启蒙类室内乐课程, 如《室内乐音乐讲座》《古典音乐名作与演奏赏析》 等课程。 对于器乐专业的学生, 我们开设了室内乐选修课程, 如民乐室内乐合奏课程, 包括古筝室内乐合奏、 扬琴室内乐合奏、 女子合奏乐坊等多个室内乐小组课, 西洋乐合奏课程也包括钢琴三重奏小组课、弦乐四重奏小组课、 中型的室内乐课程。 针对声乐专业的学生, 我们开设了室内乐男生合唱团、 女生合唱团, 以及曾夺得青歌赛金奖的天籁合唱团等一系列室内乐课程小组。 这样的课程设置, 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技能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室内乐学习方面的不同要求。 在室内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例如在综合性和师范类的音乐院校, 学生在进校前没有经过专业的乐队训练课程, 对于交响乐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如果没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和乐队排练经验, 是难以驾驭这类作品的。因此, 我们在选择室内乐作品方面也倾向于符合学生演奏能力并且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我们选编了50 多首旋律优美动听、 节奏较为典型的室内乐作品作为学习教材,如勃拉姆斯的《匈牙利五号圆舞曲》、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选段、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等作品,每学期练习10 到15 首的作品, 学生在四个学期完成室内乐作品的学习。 在乐器配置上我们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资源也无法比较, 学习器乐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有些专业甚至没有学生学习, 例如在2015级的西洋乐专业学生中低音声部的倍大提琴、 管乐中的双簧管和大管等乐器基本空缺。 因此我们在室内乐排练过程中, 加大了小提琴声部的比重, 同时将钢琴作为重要的伴奏声部和低音声部, 以弥补室内乐的声部平衡。 具体的配置为小提琴一声部8 人, 小提琴二声部8 人,中提琴4 人, 大提琴6 人, 长笛2人, 单簧管2 人, 小号1 人, 长号1 人, 圆号2 人, 套鼓1 人, 钢琴1人。 我们不能与专业的音乐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资源与水平相比,只能结合自身的特点整合有限的资源,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现阶段尽可能地学习室内乐的音乐知识, 提高他们的综合演奏水平。

2.按照文化、 实践、 创造为理念的3C 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室内乐课程内容与实施上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个文化教学模块为室内乐基础知识与赏析, 主要以讲解室内乐的基本知识、 风格特征以及名作现场演奏的方式为学生打开室内乐的这扇窗, 专注于学生的室内乐专业知识、 音乐美学、 专业技能教育。 第二个实践模块是我们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和特点开展一至三年级的室内乐实践课程。 对声乐和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制定一系列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包括安排一定数量的室内乐合奏、 合唱与重奏课程, 每周四、 五安排2 至4课时进行30 人的室内乐排练, 演奏曲目上安排一些难度适中的经典作品, 也有一些现代作品进行排演。 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了解和熟悉室内乐, 同时在排练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演奏默契程度与合作关系, 从而使声部之间产生和谐美好的音响效果。 通过三年长时间的共同演奏、 学习以及大量的排练交流, 学生逐渐掌握室内乐基本的演奏技巧, 形成较好的合奏默契能力, 我们的天籁合唱团已经成为国内高校知名的室内合唱团之一, 民族乐团获得湖南省民族乐合奏金奖。 我们在2013 年还成立了湖南省第一支青年交响乐团。第三个模块是我们的社会艺术实践创新活动。 从2012—2018 年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室内乐音乐会20 余场,包括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歌剧《爱莲说》 的演出, 以及高雅音乐进校园等一系列艺术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湖南师大音乐学院与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共建艺术实践基地, 加强与高端剧院之间合作交流, 架起了艺术教育和舞台演绎之间的桥梁, 揭开高校与文艺院团在人才培养、 室内乐演出、古典音乐艺术普及等领域全面对接、 深度合作的崭新局面。 我们希望通过古典室内乐团在高端剧院的演出机会, 最大限度地开展古典室内音乐课程的推广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实践演出能力, 挖掘室内乐对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美育素质的培养潜质, 发挥古典室内乐对大学生心理的美化作用。

随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培养学生文化、 实践、 创新的素质化教育成为提高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们将室内乐教学作为美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课程开发与探索, 是在3C 本科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 室内乐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提高学生文化、 实践、 创新素质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室内乐排练声部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两个大忙人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