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挑战和对策

2020-02-21万秀丽刘晶莹

社科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甘肃甘肃省文化遗产

万秀丽 刘晶莹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致力于全方位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其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带”的重要一环,对于助力文化强省建设、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华文化风采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其招商引资、凝心聚力的潜能,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为甘肃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寻找强有力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一、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特色鲜明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文化遗存诸多实体当中具有独特功能、现代资财价值、能够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甚至进行扬弃升华的部分。”[1]“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拥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在全国具有独特的地位。”[2](P1)总的来说,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源头性、多样性、包容性等特征。

第一,源头性。甘肃省历史文化起源时间早,“是中国旧石器的最早发现地,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青铜器发现地。”[2](P4)境内流传的有关伏羲、女娲、神农、黄帝、西王母等古代神话传说,是在考古学意义上探究华夏文明起源的鲜活素材。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在旱作农作物标本、彩陶、彩绘符号、宫殿式建筑、“混凝土”地画、绘画等方面开中国之先河,部分文物直接印证了伏羲文化,坐落于天水秦安的伏羲庙则是后人纪念中国人文始祖的重要载体。此外,陇西李氏文化为普天之下李姓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情感纽带,平凉市的崆峒山被称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庆阳市华池县的南梁政府是西北最早的红色政权……

第二,多样性。从主体看,“氐、羌、戎、月氏、乌孙、吐谷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这里密切接触,甘肃及周边地区成为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场所。”[3](P7)其中,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所特有。民族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内容看,甘肃省包含各类专题文化,如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简牍文化、敦煌文化、石窟文化、五凉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也包含大量的文化遗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初,全省馆藏可移动文物为195.84万件,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8万余处,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1项。”[4]

第三,包容性。对待各类优秀文明成果,甘肃省迎接之、吸收之,画出最大同心圆。多个民族、多种文明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例如,敦煌造型艺术是各类文明交融的结晶,它“总结了中国自先史以来的艺术创造意识,也吸收了印度艺术的精金美玉,类化之,发恢之,成为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5](P40-41)再如,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花儿是多民族共创、共享的产物,至今仍在临夏、定西、岷县、康乐等地传唱。

二、“一带一路”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带来新机遇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甘肃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根据和现实材料,“一带一路”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拓新思路

“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中国首例跨国联合申遗的典范。”[6]“目前,在‘一带一路’国家《公约》名录项目中,有20项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家联合申报的,占全球总共30项联合申报项目的三分之二。”[7]联合申报成功案例为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拓了新思路:“抱团”取经、共同保护,即在文化资源保护方面要秉承“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方式,促进各国相关专家间切磋交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共商共建。以石窟保护为例,“2014年8月21至22日,‘文物的生物退化与防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生物因素对文化遗产保存的影响——文物保护生物学’‘微生物对壁画等重要文物的侵蚀机制’‘多维生物防护体系的建立’等议题展开。”[8]这说明甘肃省的石窟保护日益走向国际化和精细化的道路,而这亦是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未来方向所在。

(二)“一带一路”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的继承提供新方式

“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其主干线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600多公里,约占其全程总长度的五分之一。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3](P453)甘肃文化本身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结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天然存在共通点。现代的“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了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资源的交流融合,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文化往来实践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的继承提供了新方式:以我为本、博采众长,即用世界眼光对待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在保留本地区文化基因的前提下,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元素,彰显甘肃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例如,本土3D动漫《敦煌传奇》,把敦煌石窟艺术与现代技术、穿越元素相融合,对于向世界人民展示敦煌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大价值;俄罗斯画家用西方油画来诠释东方敦煌壁画艺术,为创新甘肃文化提供了新渠道,推动了甘肃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三)“一带一路”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搭建新平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9]尽管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不尽相同,但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共同繁荣的发展愿景是一致的。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旨在向世界传递甘肃声音、讲述甘肃故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陆续设立以及“欢乐春节”活动的持续推进,为沿线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给甘肃省提供了展示自身历史文化魅力的广阔平台。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嘉峪关国际音乐节、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直接为甘肃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一带一路”为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然而,在此背景下,甘肃省仍然面临历史文化资源与开发矛盾突出、历史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专业人才缺乏等挑战。

(一)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一路”建设和“历史再现”工程的深入展开,甘肃省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尚未解决其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两张皮”。遗产保护和开发分属不同主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导致一些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束之高阁或开发过度两种极端,而“一些地方‘轻保护、重开发’,很可能会采取失当的行政措施来‘规约’‘文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同样是一种严重威胁。”[10](P251)第二,历史文化遗产在城镇化建设中遭到破坏。一些地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仅仅强调对知名遗产的单体保护,而忽视对其依存环境的整体保护,对不知名的古迹更是无人问津,即使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历史街区,也常常因遭受商业气、市侩气侵袭而失去原汁原味。例如,宕昌县的新式砖瓦房逐渐取代藏族民居塌板房,使氐羌民族的敬神信仰面临场地消失的危机。第三,破坏性开发使文化遗产受到伤害。旅游经济使一些可以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但也使一些遗产过度世俗化、丧失本色。例如,在仪式表演中,一些地方特有的风俗仪式被商家视为卖点,日复一日地为游客表演,其仪式的庄严性逐渐被娱乐性取代,先人寄寓其中的精神情感不断遭到消解、异化。

(二)历史文化产品缺乏创意

“甘肃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多还处在‘资源型’状态,向‘创意型’转变还有待时日。”[11](P67)省内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乐舞剧、工艺品、文化旅游方面,进入国际市场的历史文化产品数量、影响力、创意均有待提高。第一,《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乐舞剧在国外的影响力有待巩固。“目前对外文化交流仍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对在国外的文化交流项目,往往忽视其中隐含的商业价值,一旦演出完就结束了,没有后续的信访和商业运作,文化交流可持续性发展不足,由于缺乏项目交流的长效机制,无法对甘肃文化产生持久有效的影响力和推广力。”[11](P125)第二,传统工艺品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基因有待挖掘。兰州刻葫芦、天水雕漆、正宁香包等工艺品远销世界各地,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甘肃人精湛的传统技艺,但这只与部分人的审美需求、猎奇心理相契合,并不能关涉到思想和行为层面。第三,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有待提升。文化旅游是感受甘肃历史文化魅力最为直接的方式,但是目前各地区多是出于功利性目的进行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粗制滥造且大同小异,尚未将本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其中。“河西地区的布艺、骨雕骆驼,带有敦煌壁画图案的书签、丝巾,天水地区的仿真陶罐……”[11](P31),这些文化旅游产品遍布省内多个景点,以致游客难以辨清身在何处,难以产生更高层次的情感共振。

(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缺乏专业人才

“当人的创造力与文化资源有效融合创新时,即客体文化资源被赋予了主体资源的再创造之后,文化资源才能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经营资本。”[12]人才在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甘肃省由于经济欠发达、工资待遇较低、未来发展方向比较模糊等原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关人才流失严重,遑论吸引人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甘肃省引来多个重大文化投资项目,但是项目在推动过程中却面临缺乏人力支撑的窘境。在保护文化资源方面,基层文博单位尤其是县级文博单位由于发展空间较小、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严重缺乏高素质的文博专业人才;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他们日渐衰老,而农村的年轻人受现代都市文化驱动大都选择去城市奔前程,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出现断档危机。在开发文化资源方面,甘肃省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相关人才引进、培养渠道尚不完善,现有格局中只有某一方面的人才,缺乏爱文化、有创意、懂管理、会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对策探析

甘肃省丰富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之护之传之。针对以上挑战,甘肃省应从全域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培养专业人才,努力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基,促进保护与开发共同发展

“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13]正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一样,文化多样性对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度关联。我们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应设置相应机构统筹管理历史文化资源,从法规、制度、条例、办法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国外,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和文化企业等的交流对接,促进文化产品“落地生根”,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内,要增强区域合作,例如,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的成立,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文物局协商联合的成果,对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强文物保护和工艺合作、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甘肃境内,要以河西走廊为主线,充分发挥敦煌的“领头羊”作用,打破各地行政分割和垄断,加强省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以及各地方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厘清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联系,相互支持、协同推进、错位竞争。地方政府应提升对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发展的使命感,计划控制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大对文化旅游及文化产品的监督力度,督促文化市场主体在听取相关学者和当地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2.在城镇化建设中融入本地历史文化元素。“城市与人一样,自诞生之日便有了生命,越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其生命力就越深厚与完整。”[14]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各地应在甄别、梳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赓续文化根脉,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自觉承担起保护共同文化记忆的重任。贯彻“整体保护、活态保护”的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内涵与时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把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供心灵栖居的精神家园。调动广大公民参与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忱,在维系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生命力的同时,提高公民自身对甘肃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唤醒文化自觉意识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中,要注重凸显本地特色,有计划地为当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增添厚重的文化动能,从而有效避免“千城一面”“千镇一面”“千村一面”的怪象。

3.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放在第一位。“我们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如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15]因此,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尽可能维护其本真状态,慎重开发,为子村后代留下更多可能性。对遭到自然或人为破坏的资源,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展开修复,而对于现阶段还尚未完全开发且没有技术保障它不受损害的资源,我们更加应该将它保护起来,留待后人开发。现今对待历史文化资源应充分考虑其不可再生性,在不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结合VR技术、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开发。例如,“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富集地敦煌,建立了莫高窟数字游客中心,将短期文化旅游规模扩张和长期文化遗址保护结合,既增加了莫高窟日接待游客量,又减少了游客在洞窟的滞留时间,实现了洞窟的长远保护。”[16]

(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提高文化产品原创力

“理想的文化产品应当具有一种力量,引导人们从一次次的文化产品体验和文化作品鉴赏中获得越来越深厚的文化素养。”[17]文化产品的终极意义在于:既使受众得到精神文化需求层面的满足,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受众接受和认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触及其灵魂,促使其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并完成价值观再造。在创造历史文化产品的过程中,甘肃省要想尽可能避免“文化贴现”、“文化折扣”现象,向世界展示立体全面的甘肃文化,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化产品生产全过程,遵循“立足本土,兼听内外,古今融合”的发展模式。

1.立足本土,指各地要深挖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由专家学者带头通过学术研究凝练出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把历史文化基因融合在现代文化产品之中,全方位拓展文化产业链,合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具体说来,要继续以敦煌文化发展为引擎和标杆,首先带动其周边地区(如阿克塞、瓜洲、肃北等)形成一体化文化资源开发格局,其次辐射带动河西走廊上天水、张掖、武威等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最后影响甘肃整个区域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喜人局面。各地要扎根本地历史文化,推动各地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馆等中既有展品互动交流,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有甘肃特色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建筑风格、动漫游戏等多样成果,用历史文化蕴含的处事智慧解答现阶段遇到的发展难题,面向世界分享先哲智慧、讲述甘肃故事,使甘肃文化的永久魅力在世界范围得到彰显。

2.兼听内外,指在文化产品创造中不能盲目“一刀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从文化受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切入进行文化生产。甘肃省在文化产品制作中应追求真善美,着重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寻找各地文化中的相通点,找出为国内外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因素,融合到文化产品的创新过程。从供给侧发力提高文化产品质效,打造兼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化精品,刺激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并实现购买行为。此外,当今社会多个行业都正在向可塑市场转变,人们普遍乐意购买自己参与制作的商品。基于此,在香包、刻葫芦、剪纸等工艺品的制作中,可以引导消费者直接参与制作过程,或者在产品上增加消费者要求的个性元素;在对外宣传过程中,可以邀请不同国家的人担任主角参与针对该国的形象宣传片拍摄,以期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展示甘肃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光。

3.古今融合,指通过现代技术把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在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为文化产品加入现代元素,创新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中,要注意文化信息的表达和现代科技的运用,促进历史文物与现代科技相交融,为游客打造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视觉盛宴,如《极乐敦煌》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敦煌壁画辉煌便是有益尝试。在形象定位方面要立足“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品牌建设,在网络上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营销,开发自驾游、低空旅游、一部手机游甘肃等多种体验型旅游方式,化被动型门票式消费为主动型选择性消费。在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中,要发扬“工匠精神”,注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打造出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展现中国精神的经典文化产品,如甘肃省博物馆的蓝莲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就是把国宝级文物莲花玻璃托盏的文化元素运用于一系列日常用品当中,综合考虑了审美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文化人才素质

“人才是第一资源”。[18]发展需要创新驱动,而创新归根结底需要人才来驱动。要实现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亟需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方位提升文化人才素质,政府和企业必须首先完善人才评价和晋升机制,细化评价标准,建立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具体到人才队伍建设,应从提升现有人才质量、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和引进高端人才三方面着手。

1.提高现有人才质量。打破政府、智库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利用本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建设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人才培育基地,组织现有人才通过挂职锻炼、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注重加强基层单位的人才培训,与“精准扶贫”、“文化惠民”等政策的落实相结合,因地制宜,组织专家不定期到地方进行专门指导,采取对口帮扶、讲座授课等方式提高地方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此外,政府可设置专项奖金或补贴,充分利用基层社区民众这块天然土壤,为有志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提供物质资助,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储备人才。

2.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为文化发展培养人才是甘肃高等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在师资力量方面,要创新学徒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文化遗产传承者参与教学活动和研究,在与学生双向选择和互动的过程中培养接班人。在专业设置方面,增设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艺术管理等相关专业,促进新老专业互动,发展交叉学科,在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含量,提升未来文化工作人员的理论和文化素养。在实践方面,高校要与政府、企业合力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有需要的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为甘肃文化对外传播培养专业人才;通过以本省历史文化资源为教材案例和实践场所,调动学生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养出热爱甘肃历史文化、熟知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精通文化创意和管理运营的实用型人才。

3.引进高端人才。首先,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机构、智库、高等院校的沟通交流,互派使者学习先进经验,促进人才良性互动。其次,加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明确人才引进要求,有针对性地招揽人才,由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创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氛围,吸引有志之士。最后,对于文化旅游、文化宣传、文化产品创新、市场运营等领域的急需人才,要从职务职称、住房医疗、工资待遇、家属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鼓励高层次人才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各地方政府与企业可以设立文化类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为有想法、有能力的高端人才自主创业提供可靠保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是涵养“丝路精神”的重要源泉,对其进行深度开发是“丝绸之路文化带”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是帮助中国人树立更高程度的文化自信、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是帮助国外友人了解中国和甘肃传统文化、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但是,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专业人才驰而不息,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戮力前行。

猜你喜欢

甘肃甘肃省文化遗产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