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疗效

2020-02-19张宇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排石尿路冲击波

张宇

天津市第二医院碎石科 (天津 300141)

上尿路结石中,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比较常见,其中肾结石排出,停留在输尿管部位,是输尿管结石发生的主要原因[1]。研究显示,上尿路结石在男性中比较多见,多发于20~50岁人群,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尿血、持续或阵发性腰腹疼痛、尿痛、尿频、恶心呕吐等[2]。目前,在尿石症患者治疗中,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结石进行定位,直接震碎结石。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287例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男196例,女91例;年龄21~67岁,平均(46.8±3.6)岁;病程1~4年,平均 (1.9±0.3)年;结石直径5~36mm,平均(13.8±2.7)mm,其中254例肾结石,33例输尿管结石;272例因肾绞痛急诊入院确诊,11例为院外碎石或药物治疗后发现,4例为常规体检发现;249例经常规超声诊断确诊,38例经X线检查确诊。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仪(ALokaSSD-620)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采用超声诊断仪(SIUICTS-240A)引导定位,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体外碎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WD-ESWL-91);碎石前,患者均行B超检查,以对结石进行定位,并对结石大小、形态、位置等进行观察,包含结石与皮肤的距离、与脏器的邻近关系等,拍片保存并记录;术中,根据患者结石位置,选择手术体位,如俯卧位或仰卧位,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常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中下段结石患者以俯卧位为主;碎石过程中,调整冲击电压,结合结石强回声光团散开情况,具体确定冲击次数,通常不超过3600次,一般680~3200次;如患者结石嵌顿时间长且结石较大,可于首次碎石后间隔30d再次进行检查与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给予患者大量饮水,也可服用排石、消炎等药物,促使结石排出;术后1周内,要求患者排尿时将尿液收集在一容器内,方便对随尿液排出的结石碎片进行观察。

1.3 临床评价

(1)治疗1周后,根据碎石及结石排出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完全排出,术后B超检查显示结石移位、缩小、变形,尿液中可见结石碎片,最后结石完全消失;部分排出,术后B超检查可见结石移位、缩小、变形,尿液中可见部分碎片,但未最终消失;无变化,术后B超检查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形态无变化,尿液中未见结石碎片。(2)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87例患者经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最快当天即可排出,最慢术后7d排出。一次碎石后,287例患者中,244例完全排出,占85.02%,43例部分排出,占14.98%,4例无变化,占1.39%。,4例无变化患者后转开放手术治疗。经开放手术证实,2例因结石长期嵌顿粘连导致炎性肉芽增生,出现瘢痕组织、息肉样变,虽然结石被粉碎,但由于阻碍未完全排出;2例因输尿管狭窄、扭曲无法排出。

276例结石击碎,占96.17%;273例碎石成功且完全排出,占95.12%。其中254例肾结石患者中,248例结石击碎,246例碎石完全排出;3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28结石击碎,27例完全排出。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多数患者有血尿情况,8例出现发热症状,5例出现肾绞痛,术后经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均消失。

3 讨论

尿路结石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通常在肾、输尿管、膀胱等部位发生,其中输尿管结石的发生与肾结石有直接关系,多因肾结石排出滞留在输尿管引起[3]。肾及输尿管结石以草酸钙结石为主,与人们的饮食成分相关[4];因草酸过多存积,过量摄入糖分、脂肪及蛋白质,导致嘌呤代谢异常,最终引起上尿路结石的发生[5];患者可表现为小便困难、尿中夹砂石、尿道窘迫疼痛、排尿突然中断、尿中带血及腰腹绞痛,同时伴有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神疲乏力、手足心热等症状[6]。如上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因感染、泌尿系梗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而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7]。

目前,临床针对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主要的方法,该方法属于非侵入性治疗方法,治疗安全性较高,且具有无痛苦、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无须麻醉、费用低、安全快捷及疗效显著等优势,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理想方法[8]。有研究显示,在一般性肾结石定位中,B超定位比较容易,但在输尿管结石定位中,B超定位相对比较困难,需要选择多种切面及合适体位,调整探头扫描角度及方位,正确使用加压手法,尽可能避开骨骼、肠气等因素的干扰,使超声声束以最短途径达到输尿管,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准确性。

为促使术后患者尽可能排净结石,需合理控制术后运动及休息,如结石量多且较大,患者碎石后3d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减缓碎石排出速度,防止石巷形成;如结石碎屑少且体积较小,则术后需加大运动量,促进结石快速排出;此外,患者术后可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尿液的冲洗使结石尽快排出,通常每天饮水量可控制在8000ml左右。对于排石较困难的患者,可采用药物协助排石的方法,目前排石药物种类比较多,不同药物的排石效果也存在差异,而诸多研究显示,中西药结合排石的效果较好,因此可作为药物排石的首选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击碎率及碎石成功且完全排出率均较高,表明该方法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提示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排石尿路冲击波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教你一套排石操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练习排石操助排石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医生集团冲击波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超声双探头联合定位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
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