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时机对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的影响

2020-02-19彭经建程毛锋江健王金鹏刘俊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微创脑出血急性

彭经建,程毛锋,江健,王金鹏,刘俊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神经外科 (江西九江 332000)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疾病,该病可致使患者肢体瘫痪,且复发率较高[1]。近年来,微创清除术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2]。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时机对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施行微创清除术治疗,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试验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50~80岁,平均(69.51±1.55)岁;基底节区出血21例,丘脑出血10例,脑叶出血11例,小脑出血15例,脑室出血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0~80岁,平均(69.55±1.55)岁;基底节区出血20例,丘脑出血11例,脑叶出血13例,小脑出血13例,脑室出血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于发病后8~12h(不含8h)施行微创清除术,试验组于发病后4~8h(含8h)施行微创清除术。具体手术操作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头皮,采用头颅CT方法定位患者病灶部位,对患者行常规头皮消毒、局部麻醉、颅骨钻孔,用脑室外引流专用装置穿刺抽吸、外引流,借助立体定向及神经导航定位脑室外引流专用装置穿刺抽吸、外引流情况,必要时向血肿腔内注入2~4万U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时间在术前1h,总分为3~15分,分值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重)、术后再出血率(评估时间在术后1个月)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时间在术后1个月,总分为1~5分,1分表示死亡,2分表示植物状态,3分表示重度残疾,4分表示轻中度残疾,5分表示恢复良好[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1h的GCS评分及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比较

术前1h,试验组GCS评分为(11.63±0.55)分,对照组为(11.56±0.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7,P=0.487);术后1个月,试验组GOS评分为(4.18±0.56)分,高于对照组的(3.55±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P=0.000)。

2.2 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

试验组术后再出血率为1.67% (1/60),与对照组的3.33% (2/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发病急,易复发,且患者发病后存在多种后遗症,可导致其肢体瘫痪而失去运动功能[4]。手术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清除术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关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术的手术时机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对照组于发病后8~12h(不含8h)施行微创清除术,试验组于发病后4~8h(含8h)施行微创清除术,结果显示,术前1h,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据相关研究报道,急性脑出血血肿形成的时间在20~30min内,3~8h内可以形成脑水肿,从而对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造成继发性损伤[5],因此,必须在患者发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尽早清除患者脑内的血肿,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明确符合微创清除术的适应证后,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微创脑出血急性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