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探

2020-02-19朱庆莉顾恒李静许传秀宋驰魏超

云南化工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化学思政

朱庆莉,顾恒,李静,许传秀,宋驰,魏超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关键字:课程思政;工程化学;教学改革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 《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工程化学》作为非化工工科专业大一新生的一门通识必修课,课程授课对象较广,知识点较多,且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展将具有非常积极作用。本文拟充分提炼、挖掘 《工程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学习融入思想层面,建立 《工程化学》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科学创新精神,更具备正确积极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互统一,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2]。

1 总体实施思路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计和优化工程化学课程的各个环节,把能体现 “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德育元素的 “触点”和 “融点”全面落实到 《工程化学》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知识教育同价值引领相结合,构建与思政理论类课程 “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全课程育人格局。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发挥 《工程化学》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有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 主要举措

2.1 教师方面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因此,教师应主动学习、不断锤炼和提高自己,同时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自己,身正为范,努力使自己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充满正能量的强大内心;并且尝试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教材科技前沿知识和思政元素,并将它们融入到常规教学中。例如,在课前备课环节,不仅需要关注教材中化学知识,还需挖掘该化学知识所体现的思政元素,及相关知识点的科技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更好地实现双赢局面;在课堂面对面传授环节,教师做到内心和谐、师生和谐,要尊重规律、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向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并通过恰如其分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耕植于学生心中;在课后复习检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通讯手段,如建立QQ群、微信群,真情、真心、真诚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指导,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还可定时地其他教师进行集中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并获得建议;积极参加一些教科研的研修班、国内外会议与专题讲座等,不断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使自己能够胜任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及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2.2 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合起来,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化学家的故事,启发学生的人生观。起榜样引导效能。

“历史烛照时代,榜样传承精神。”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更是鲜活的价值观。在化学的发展史中,存在着无数的榜样。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等不尽相同,但不同的经历中往往都隐藏着 “善于思考”“坚持” “专注”等一些相似的关键词。如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奖之一——古迪纳夫(Goodenough)先生,一位97岁的科学家。他从阅读障碍的患者到 “学霸”,从退伍老兵到伟大的发明家,生活总带他阴差阳错的进入,各种各样的逆境,可在每次逆境中,他总是坚持的站起来。30岁,读博;58岁,钴酸锂;75岁,磷酸铁锂;95岁,全固态电池;97岁,诺贝尔奖。这位97岁的老人,用近百年的时间,为世界诉说着,一段段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荣耀加身的传奇故事。教师可以根据相关专业知识的需要,将由不同科学家的故事制作成的短动画视频穿插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增加他们的见识,更好地了解化学家们探索真理的艰辛,引发学生的思考。

2)凝心聚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文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有着无数伟大的历史人物和古代奇迹。教师在讲解第一章物质结构中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可以联系到我国最早发明的火药作用原理。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人类的发展历程。在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制造产品,如高铁,蛟龙号潜水艇,北斗导航,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培养安全心态。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防范必于未然。无论是2014.8.2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粉尘爆炸,2015.8.12天津港大爆炸,还是2019.3.21响水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9.10.10无锡桥塌事故,都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安全已成为工业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化工行业。因此,在 《工程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通过动画,实例等讲解安全知识,安全操作,以及出现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如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火灾发生后灭火的方法,及灭火器的类型,不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

4)形成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第四章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讲解当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节约,及环境的保护。目前,化石燃料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能源,然而,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其环境污染等问题困扰着人类。因此,我们不仅要开发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还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电能为例,可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余热能等绿色发电、提高产电效率、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等方法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第一章在金属键和金属晶体教学过程中,可介绍目前各种新功能材料的应用,如,泡沫金属等。通过对教材内容学习,可增加常规知识的储备;通过对新功能材料的拓展学习,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十九大报告中讲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新材料的应用。我们需要运用唯物辩证地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从常规到创新的突破。

2.3 教学模式方面

2.3.1 “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

学生先预习课本中相关内容,并通过校园学习通查看课前资料等,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将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内容反馈给教师,由教师课堂解答。课后学生完成相应作业,检测学习效果。

2.3.2 “演讲+教材应用”模式

针对某一章节内容 (如第二章节热力学中反应热),请学生通过一些文献及网上资源,提前准备关于火灾引起原因、消防等方面的内容,按照 “同学讲解—教师点评—教材教学”的流程进行相关知识讲解。该教学模式可以拓展课外知识,使教师与学生都学到更多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问题,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自信。

2.4 评价体系方面

调整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多维角度评价学生。将个人素养、德育等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储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 (如上课踊跃发言,积极演讲等),不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综合学生的个人素养,德育及学习效果等,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渠道的评价,并对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道德修养[4]。

3 总结

目前,已将 《工程化学》课程中部分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德育元素相结合,挖掘提炼了课程中蕴含的部分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来,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思政元素融入 《工程化学》课程中的方案,使其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变化,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为实现实行中华民族复兴添砖加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