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熔炼纯化有机光电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分析

2020-02-19罗云陈龙王九飙秦邦保

云南化工 2020年9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试管溶剂

罗云,陈龙,王九飙,秦邦保

(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1 区域熔炼纯化相关概念

1.1 运行原理

在区域熔炼试验开展前期,应将样品放置于具有高熔点的溶剂中,使其与溶剂获得充分溶解,将冷凝样品放置在低温环境中,开展区域熔炼试验。溶剂法的工艺实施期间,溶剂被认定为纯物质,样品中的物质认定为杂质。依据杂质在溶剂内发生凝固与熔融过程产生的溶解程度差异,开展分离纯化试验,分析材料纯度。

1.2 注意事项

1)溶剂应采取移除措施,防止溶剂与纯化样品发生相关化学反应,保持纯化样品纯度。2)纯化样品应在溶剂中获得充分溶解,防止在区域熔炼期间形成饱和状态,干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3)应选择熔点在零以上的溶剂,以此降低试验设备的应用要求,可选择冰箱内完成区域熔炼试验[1]。

2 溶剂法区域熔炼纯化有机混合物

2.1 试验准备

试验准备以药品试剂为主:芴酮,规格99%;2-溴芴酮,规格99%;色谱甲醇,规格为甲醇(HPLC);对二甲苯,规格为AR;二氯甲烷,规格为AR;石油醚,规格为AR;无水乙醇,规格为AR;超纯水;去离子水。

2.2 有机混合物的纯化试验

有机混合物的原材料为芴酮 (FL)、2-溴芴酮(BF)。试验流程为:

1)试验中,两种原材料配比为m(芴酮):m(2-溴芴酮) =1∶9。表示0.1g样品在二甲苯溶剂中溶解,溶剂容量为50mL,熔点为13.2℃,且与两种原材料不存在任何化学关系,保障两种原材料充分溶解,溶解周期至少为2h。2)在区域熔炼试管体积的1/5处,添加上清溶液,继而将试管放置于冰箱中,予以冷却。3)在试管溶液获得完全凝固时,在试管中添加对二甲苯溶剂,体积为溶剂瓶的4/5,继而将其放置于冰箱中予以冷却。基于两者原材料放置在对二甲苯溶剂中时,并不具有较高的溶解效率,故而借用上清溶液。上清溶液与对二甲苯溶剂体积比为1∶4,以此减少样品在区熔期间状态过于饱和,防止晶体析出现象,保障试验发展良好性。4)在试管中液体处于完全凝固状态时,将试管放置在纯化仪器中,开展区域熔炼相关纯化试验流程,容量次数设定为5,且前两次调节设备的区熔温度设定为65℃,区熔速度设定为8mm/h,后三次调节设备的区熔温度设定为45℃,区熔速度设定为5mm/h。5)获得5次区熔样品,将试验完成时的试管采取平均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8段,并给予对应标号,为后续试验分析奠定基础条件。6)借助冻干机设备,将8段样品中含有的对二甲苯溶剂予以剔除。7)8段样品中,分别提取少量样品,将其溶于无水乙醇溶液中,继而开展爬板检测。8)区域熔炼试验完成时,针对每段样品在色谱甲醇中的溶液状态,将甲醇配制成10μg/mL的溶液,再开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2.3 试验分析

1)点板检测。溶剂法工艺实施的区域熔炼,对样品采取有效划分,逐一开展点板检测流程,以试管低端为起点,逐级线上开展分段流程,给予1~8的编号。结果显示:区域熔炼中两种原材料芴酮与2-溴芴酮的混合物,发生了分离现象,在第3、第4两段样品中只显示出2-溴芴酮,在其余6段样品中同时显示两种原材料。2)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流程,为试验配置的设备有LC-20AD泵、自动取样设备、样品注射回路设备、紫外线自检仪器,配合试验设备开展样品纯度的检测流程。流动相的元素配置有:85%占比的色谱级甲醇、15%占比的纯水,流速维持在1.0mL/min。借助恒温器设备,控制色谱柱整体温度,保持其温度为45℃,检测条件设定为254mm波长,取样容量设定为20μ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落实前期,将区域内八段样品的溶液浓度,逐一稀释至每毫升10μL。结果显示:区域熔炼完成时,3~7编号的5段样品,芴酮元素占比逐级累加,甚至发生了分离现象。由此发现:在芴酮与2-溴芴酮两种原材料的纯化试验中,区域熔炼试验具有一定适用性,且溶剂法对区熔工艺实现了优化,为有机光电材料开展纯度检测与纯化流程提供了新的方向[2]。

3 高分子材料溶剂法的区域熔炼

3.1 聚乙二醇熔炼纯化

3.1.1 试验准备

试验准备,药品与试剂具体表现为:聚乙二醇(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规格为98%;聚乙二醇 (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0000,规格为98%;四氢呋喃,规格为GPC;无水乙醇,规格为AR;超纯水;去离子水。

试验仪器:纯化设备,试验小组与其他小组共同制作而成的微型区域熔炼仪器,低温环境设定为冰箱;冷冻干燥设备,型号为FD-1A-50,用于干燥处理样品含有的水分子;凝胶渗透色谱(GPC),借助规格为LC-20A的色谱设备,用于检测样品,测定高分子材料在样品中的含量。样品检测的配置为:每4mg样品配置5mL四氢呋喃溶剂,保障样品溶解于溶液中。

3.1.2 试验流程

1)将聚乙二醇 (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设定为a,将聚乙二醇 (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0000设定为b,则质量比设定为a∶b=0.85∶0.15,表示将2g样品放置于离子水中,液体容量为50mL,保障样品处于完全溶解状态,溶解期间等待2h。2)在区域熔炼试管中添加上清溶液,基于聚乙二醇化学物质在离子水液体中,拥有良好的溶解性,故而可排除饱和状态的发生,固体析出现象不会发生。故此,向试管中加入上清溶液时,无须采取措施去除离子水。在上清溶液添加完成时,将区域熔炼试管放置于冰箱中,采取冷凝处理,冷凝时间设定为3h。3)试管中如若液体完成凝固,开展区域熔炼纯化流程,将试管放置于纯化设备中,设定区熔温度数值为50℃,区熔速度设定为7mm/h。4)5次区域熔炼工序获得的样品,采取均分为8段,予以1~8编号,加以区分。5)借助冻干机设备,处理8段样品中的去离子水。6)区熔试验完成时,每段样品提取4mg,分别融合在5mL的四氢呋喃溶液中,逐一开展凝胶渗透色谱检测。

3.1.3 分析试验结果

针对熔炼样品开展凝胶渗透色谱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熔炼完成时,1~7段样品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的含量发生递减,故而产生分离现象。由此可知:溶剂法工艺适用于高分子材料开展分离纯化流程。

3.2 对比试验

3.2.1 试验准备

试验原材料与仪器,参照聚乙二醇熔炼纯化试验 (常规方法)相关内容。

3.2.2 试验步骤

1)质量比配置与聚乙二醇熔炼纯化试验一致,即a∶b=0.85∶0.15,借助磁力搅拌方式,保障0.4g样品处于均匀状态。将处于均匀状态的样品装入试管中,给予压实处理。2)将压实处理完成的样品,放置于纯化设备中,开展区熔试验流程,将区熔温度条件设定为8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其熔点最小值为61℃,设定区熔速度为7mm/h。3)完成5次区熔试验后,将区熔获得的样品均分为8段,设定1~8编号,加以区分,编号方式为由下至上逐一标记。

3.2.3 分析试验结果

在聚乙二醇熔炼纯化试验 (常规方法)中,开展凝胶渗透色谱检测流程,结果显示:1~7段的样品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含量处于稳定状态,故而未发生分离现象。由此可见:聚乙二醇熔炼纯化试验难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聚乙二醇元素分离。针对在聚乙二醇熔炼纯化试验 (常规方法)获取的8段样品,开展凝胶渗透色谱检测流程,获得样品的结构参数,具体表现为:

1)样品1。Mn=3183,Mw=4213,Mw/Mn=1.323。2)样品2。Mn=3210,Mw=4130,Mw/Mn=1.287。3)样品3。Mn=3223,Mw=4128,Mw/Mn=1.281。4)样品4。Mn=3218,Mw=4113,Mw/Mn=1.278。5) 样 品5。Mn=3213,Mw=4094,Mw/Mn=1.274。6)样品6。Mn=3223,Mw=4124,Mw/Mn=1.279。7)样品7。Mn=3191,Mw=4012,Mw/Mn=1.257。8) 样 品8。Mn=3217,Mw=4104,Mw/Mn=1.276。

由数据可知,常规法试验尚未发生分离事件。而对比试验中采取了溶剂法予以开展区域熔炼,相比常规方法的试验流程,聚乙二醇在试验中减少固液传递问题。为此,常规试验流程难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有效分离,而溶剂法熔炼试验中,良好解决了黏度大而引起的相关问题,减少断层现象发生,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为此,溶剂法的区域熔炼工艺,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相关应用[3]。

4 结论

综上所述,溶液法实现了优化区域熔炼相关工艺流程,使其适应于较为复杂的分离纯化实现,顺应有机光电小分子与高分子两种材料的纯度检测需求。通过芴酮与2-溴芴酮两种有机物的纯化试验,聚乙二醇两种分子量的分离纯化试验分析,验证了溶剂法在纯度检测与分离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试管溶剂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干洗是什么
浅谈大型榨油厂地下溶剂库选型
试管难题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