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赤灵芝有机栽培技术

2020-02-18周卫雄李钦艳曾振基陈逸湘钟莹莹梁文庆

食用菌 2020年1期
关键词:孢子粉木屑梅州

李 忠 周卫雄 李钦艳 曾振基 陈逸湘 钟莹莹 梁文庆

(1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梅州514071;2梅州市华康生物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4071)

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多孔菌科灵芝属药食两用真菌,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是传统的名贵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1-2]。目前在鲁西南、闽西、浙西南、粤东北等多地灵芝都作为主要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室内赤灵芝代料栽培技术在梅州推广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特别是当前提倡精准扶贫形势下,灵芝作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对贫困地区脱贫有着重要作用。但灵芝栽培模式多样,亟待建立完善可推广栽培模式。笔者总结梅州室内灵芝有机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室内袋栽灵芝的优质、高产和有机栽培提供参考。

1 栽培环境要求

生产场地卫生清洁、场地周边500 m以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等污染源的存在,远离医院、学校、居民区,离公路主干线500 m或以上;大气空气质量好、符合GB/T18407.1—2001的要求,水源无污染、符合GB 5749—2006的要求。与常规农田比邻的栽培区设置30 m的缓冲带,栽培场地和周围禁止使用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农药。

2 生产季节选择

赤灵芝属好气性高温型菌类,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适宜温度条件基本一致,最适灵芝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65%~90%。根据梅州气候特点,栽培赤灵芝以秋季9月-次年2月制种,同时生产栽培袋,春季2-3月发菌,3-5月开袋出芝,4-6月上架弹粉,6-7月收粉收芝。如此安排灵芝孢子粉和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具体的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具体安排。

3 栽培原料的选择

主料是天然基质杂木屑,壳斗科、杜英科、金镂梅科、桦木科等木质较坚硬、边材多、心材少的阔叶树种木屑均可利用。经粉碎、过筛,木屑细度在0.5 cm以下,新鲜、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油污,含水量14%~60%,pH8.0左右,总氮含量不低于0.3%。不使用长期堆积发酵的木屑,也不使用松、杉、樟、桉等芳香味树种的木屑。

辅料麸皮经有机认证,符合NY/T 119—1989的要求;白砂糖符合GB 317—2008的要求;石膏符合GB/T 5483—2008的要求。

4 菌种制备

赤灵芝菌种尽可能采用经认证的优良菌种,可追溯菌种来源,梅州地区推荐使用泰山赤灵芝菌种。母种一般通过组织分离纯化来制备,在无菌的条件下,选取形态正常、新鲜无病、成熟无虫、刚开始开片的优质赤灵芝,于菌盖内部切取一小块米粒大小的组织块,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置温度25~28℃下避光培养7~10 d可长满斜面;当白色菌丝布满斜面时,即得母种。然后再扩大培养成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菌龄不超过50 d。梅州地区每年3-4月分离纯化当茬灵芝,经母种-原种-栽培种3级制种,保证菌种质量和数量;秋季9月-次年2月扩大制种制菌包。母种配方为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均使用麦粒98%,石膏2%的培养基[3]。

5 室内有机栽培技术

5.1 备料配料

室内赤灵芝有机栽培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杂木屑、有机麸皮、石膏等,均选用有机认证或天然材料的基质。推荐使用配方为:天然基质杂木屑78%,有机麸皮21%,石膏1%,经充分混合、加水拌匀,料水比为1∶1.5为宜,pH自然。

5.2 培养料装袋灭菌

手工装袋或机械装袋均可,将拌匀的培养料装入规格17 cm×33 cm×0.005 cm的聚乙烯塑料袋中,料高20 cm、湿料重900 g,栽培袋基质上紧下松,贴料面扎紧袋口,并及时上锅灭菌。通常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后维持10~12 h,当达到灭菌时间后,停火、停气,降温到50~60℃,出锅置冷却室降温。

5.3 接种发菌

按接种室的无菌操作要求[4],当灭菌后的料袋温度≤30℃、气温≤25℃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打开袋口接入菌种,菌种尽量铺满料面,然后扎紧袋口。将接种后袋移入已灭菌消毒好的培菌室,双排卧倒墙式摆放在地面上,袋口朝外(图2),每排摆放6~8层高,排距0.5 m。每隔10 d翻堆检查一次。保持培菌室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60%~70%,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无需光照。一般经35 d左右,菌丝可长满袋。

5.4 出芝管理

出芝阶段是灵芝栽培管理的关键阶段,也是病虫害多发阶段,不同出芝阶段一定要协调好通风、温度、湿度和光照间的关系,尽量满足不同时期灵芝生长所需条件。

5.4.1 开口

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芝。待菌丝浓白、菌袋紧实并达到生理成熟后,用消毒好的小刀在袋口侧上沿开一个“十”字形状、宽2 cm的小口,开口位置要一致,以防后期芝与芝粘连。或者用消毒好的剪刀直接在扎绳处剪去含扎绳的袋头。

5.4.2 原基期

开口约一周后,开口处形成白色隆起的原基并伸长成菌柄;原基形成阶段要保持温度20~28℃、相对湿度70%~75%的环境,在散射光的刺激下,原基逐渐隆起伸长增大成白色拇指大小疙瘩,开始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

5.4.3 开片期

随着隆起的增大增长,菌盖逐渐形成,待菌盖直径约3~5 cm时,可保持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时疏芝、去小留大,按一袋留一芝的要求进行出芝管理(图3)。此阶段可适当加强光照强度和延长通风时间,提高温度和湿度,否则易长出鹿角状的畸形灵芝。

图2 室内墙式双排卧摆灵芝菌包

图3 “一袋留一芝”出芝

5.4.4 成熟期

菌盖经过约30 d的生长发育,芝片边缘白色生长圈逐渐消失,边缘变红、增厚,芝片增重,菌盖不再扩展、开始木质化,并伴有极少量孢子粉弹射现象则表明芝片已成熟,应尽快上架弹粉。

5.5 上架弹粉

当子实体进入成熟阶段时,用湿布将菌袋抹干净晾干上弹粉架,菌袋交错多层放齐,菌盖不相互接触,出芝菌袋总体积不超过弹粉架内容积的1/3为宜(图3),用17 g拷贝白纸或棉布、绸布将架子(200~400 cm×100 cm×190 cm)密封,此时进入收集孢子粉阶段。可用透明薄膜做一个观察孔,观察架内弹粉情况。放置弹粉架的弹射室要求干净、阴凉、有散射光,适当通风,保持温度22~30℃,相对湿度75%~85%。

5.6 采收与干制

经过35~40 d的上架弹粉,即可收集孢子粉和子实体。采收时,揭开白纸,用毛刷将菌盖上和弹粉架内的孢子粉轻轻扫下收集,再用枝剪从芝柄基部剪下子实体。采收的灵芝产品可晒干或烘干,通常将采收到的子实体是腹面向上摊开,连续晒3 d以上至芝片含水量低于13%,芝片降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的室内密闭保存待售;孢子粉则置于有挡风板的箱内晒至含水量低于6%,再用100目筛子过筛,孢子粉降至室温后密闭保存待售。

图3 赤灵芝子实体上架弹粉

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绿色木霉、青霉、链孢霉等,主要虫害有灵芝造桥虫、灵芝谷蛾等。

病虫害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有机、无公害灵芝的目的。

6.1 农业防治

一是选择抗逆性强,品质好、高产的灵芝品种,保证种源不带病毒、杂菌和害螨等有害生物;二是培养料彻底灭菌,掌握好灭菌时间,确保培养料温度达到100℃时连续保温10 h以上;三是要保持芝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受杂菌污染的菌棒,定期对芝场消毒除虫等。

6.2 物理防治

利用防虫网、遮阳网等功能网隔离培菌室和出芝场所,阻止害虫侵入;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等装置对接种器具和栽培场所进行消毒。

猜你喜欢

孢子粉木屑梅州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孢子油业已诞生孢子粉何去何从
灵芝孢子粉保鲜工艺的真空封装设计*
澳门梅州妇女会和澳门梅州青年会成立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储藏环境对破壁灵芝孢子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对破壁处理灵芝孢子粉功能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木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