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购买力提升促进商贸流通业稳定发展的实证分析
——基于消费需求的门槛特征

2020-02-18江西服装学院南昌330201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购买力流通业商贸

罗 芳(江西服装学院 南昌 330201)

引言

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发展有赖于社会消费的持续增长,其中居民购买力又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2018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28228元,较2000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3.49倍与11.53倍。我国居民购买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在购买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消费不足仍成为了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那么,购买力的持续提升能否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稳定发展?消费在两者关系的变化中起到何种作用?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新时代下商贸流通业增长转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文献综述

购买力大小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消费需求的变化又会影响居民购买力的提升。因此,在商贸流通业优化转型时期,提升居民购买力水平对行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购买力、消费需求与商贸流通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彭鑫等(2015)在研究中指出,居民购买力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购买力的不同是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王旭明等(2013)认为,消费需求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时期,居民购买力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购买力的下降导致了居民在商品服务方面支出的减少,从而制约了服务业发展;马立平、陈玉新(2014)在研究中指出,居民购买力受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显著,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对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影响最大,尤其是在高消费价格指数下,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热情下降明显,其购买力对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明显受限;马伯钧(2015)认为消费需求的扩大是促进国内贸易发展的关键,而居民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购买力提升对消费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消费需求变化会对购买力的经济效益产生约束作用;刘伟、蔡志洲(2016)认为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但消费不足的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居民购买力经济效应的增长;谢磊(2018)认为购买力大小是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城乡差异的影响下,居民购买力的形成决定了其消费需求总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产业调整与经济发展,但在消费不足时期,居民购买力的经济效益明显降低。

表1 各变量的均值描述统计结果

从以往研究来看,购买力变化是影响商贸流通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消费需求情况下,居民购买力的经济作用会受到影响,其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研究仅注重从理论层面分析购买力、消费与商贸流通业三者关系,而基于定量视角的研究仍有待丰富。因此,本文拟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基础上,采用2005-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居民购买力、消费需求与商贸流通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在不同消费需求约束下,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影响作用的门槛特征及城乡差异。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家庭购买力与消费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时期变化的影响外,还需对截面差异进行控制,对此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出购买力与商贸流通业的关系变化。但是一般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只能反映出变量间的线性变化趋势,其对不同消费需求条件下购买力与商贸流通业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客观反映。对此,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很好解决了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问题,其通过设置门槛变量能够客观的反映变量间存在的门槛特征。因此本文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不同消费需求下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一般的模型表达形式如下:

在式(1)中,Y代表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consume为门槛变量消费需求;r1-rn代表不同消费需求的门槛临界值,用于对不同消费需求进行水平划分;x为购买力;M为拟选取的控制变量;α与β为各变量的待估参数;c与ε为常数与残差。

(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商贸流通业作为被解释变量。商贸流通业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供给部门,在刘彬斌(2016)的研究中采用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其进行衡量。但是,由于服务业的部门种类数量较多,其经济总量往往高于商贸流通部门,这就可能会导致结果有效性出现偏差。对此,司增绰(2011)等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其发展水平,其认为这一指标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零售、批发等主要商贸流通部门的经济增长情况。因此本文拟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衡量,记为Y。

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采用购买力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购买力即居民用于商品与服务消费的能力,根据目前学术界对购买力的划分其主要分为已实现的购买力、结余购买力、正在形成的购买力与全部购买力。在上述四种购买力类型中,全部购买力能够客观反映出居民在一段时期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其在反映购买力水平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城乡居民在购买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客观反映出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本文参照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指标设定,分别采用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衡量其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其分别记为xcity与xrural。

3.门槛变量。本文选取消费需求作为门槛变量。消费需求是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消费需求条件下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文采用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对消费需求进行衡量,这一指标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我国居民的消费情况,在方福前(2009)的研究中也对这一指标的解释力给予了肯定,城乡消费需求分别记为consumecity与consumerural。

4.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产业水平、投资水平、劳动投入作为控制变量,分别采用第三产业占GDP总量、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衡量,并分别记为cy、tz、labor。所有数据均采用2005-2017年我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除了产业水平采用原始数据外,其他变量均采用对数值,以消除模型的异方差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表1为各变量的均值描述统计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5-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均值不断增长,城乡居民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对比城乡居民购买力与消费需求对数值的大小情况可知,城镇居民购买力与消费需求较农村居民明显偏高,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这意味着城乡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大小可能存在差异,后文将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表2 单位根检验

表3 门槛效应检验摘要

实证分析过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LLC方法对各变量的单位根进行了检验,以判断各变量是否满足平稳性要求,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原序列下,商贸流通业、劳动投入与城镇消费的单位根问题较为严重,不存在显著的平稳性,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均不存在单位根,各变量符合平稳性要求。

(二)门槛效应分析

根据公式(1)进行门槛效应回归,表3中的模型1与模型2分别为城镇农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影响作用的显著性估计结果。由表3可知,在模型1与模型2中城乡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特征,即在消费需求的约束下,城乡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两阶段变化。根据门槛值可知,当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对数值大于9.2978时即意味着消费需求处于高水平,小于9.2978时则消费需求处于低水平。同理,当农村消费需求对数值大于8.128时处于高水平消费需求,小于8.128时处于低水平消费需求。根据门槛显著性检验结果,表4列出了各变量系数值的回归估计结果。

从表4中可以看到,模型1与模型2的拟合优度相对较优,F检验结果也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说明两模型的设定合理,且变量的选取有效。模型1中,城镇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购买力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单门槛特征,其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即在低需求情况下购买力的促进作用相对较低,而高需求情况下购买力的促进作用相对较高;模型2中,农村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与城镇地区相似。不过,在不同消费需求条件下,城镇居民购买力的影响作用均高于农村居民,在低消费需求情况下,城镇居民购买力的对数值每提升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商贸流通业增长0.551个百分点,而农村仅为0.119个百分点,城镇较农村地区高出0.432个百分点;而在高消费需求情况下,城镇居民购买力的影响作用高出农村居民0.428个百分点。不过农村居民购买力的经济增长弹性相对较高,相对于低消费需求情况下,高消费需求条件下的农村居民购买力系数值高出了0.007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仅为0.003个百分点。并且,在模型1与模型2中,农村与城镇居民购买力在分别作为控制变量时,农村居民购买力的系数值也明显小于城镇。从这一结果可知,城镇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升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存在二元性的经济结构体制,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城镇地区在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加完善,同时零售、批发等主要商贸流通部门也大多集聚在城镇地区,因此城镇地区的产业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地区,城镇居民对商贸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也相对较大,这就决定了城镇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表现出更加突出的经济增长效应。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仍存在较高的贫困发生率,农村居民对土地生产的依赖性较强,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区域内部主要的经济部门,同时农村地区缺乏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良好市场条件,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购买力表现出相对较低的经济效应。不过,在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下,城镇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状态,而农村居民购买力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较大的增强潜力。

表4 门槛效应回归估计结果

结论与建议

本文构建了门槛效应模型,采用2005-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消费需求条件下居民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及门槛特征,通过对比城乡居民购买力影响作用的区域差异,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购买力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在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城镇居民购买力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购买力的经济增长弹性相对较高。因此,扩大消费、刺激内需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在商贸流通业优化转型的现阶段,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水平、激发全社会的消费热情,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注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购买力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首先,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个税方案改革与优化,落实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政策,同时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逐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削减个体税务负担,从而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进而为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形成保障。其次,要鼓励城乡居民创业发展,对此政府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引导适龄劳动力提高技能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其就业机会、降低社会失业率,进而为社会消费的增长提供内部动力;第二,注重商贸流通业的内部结构调整,鼓励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研发,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重点挖掘农村剩余消费潜力。首先,要推动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鼓励行业创新,加大对新型产品的研发力度。对此要采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技术,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从而满足居民对高质量产品的服务需求,实现居民消费与行业供给的均衡发展。其次,要根据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加快农村商贸、物流行业网点的普及,培育适应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兴增长点,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社会消费过程,进而充分发挥农村消费对商贸流通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购买力流通业商贸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品房购买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