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难点与现代化管理手段

2020-02-17黄耀欢

医疗装备 2020年15期
关键词:管理手段医疗器械器械

黄耀欢

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设备科 (广东佛山 528200)

近年来,受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医疗水平日趋成熟,涌现出大批先进的医疗器械,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为了保证医疗器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障临床的诊疗服务质量,相关医务人员必须做好对医疗器械的养护管理工作,通过全面分析医疗器械的维修难点,立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以提高器械养护管理的效率,降低故障率,进一步实现精准诊断的目标[1]。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对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进行分析。

1 医院现代化管理概述

医院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为基础,向院内各科室提供患者治疗等信息,提高诊疗效率的同时,通过收集医院管理相关信息,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流程,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现代化管理不仅涉及管理流程信息化的变革,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实现医疗信息数据共享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诊疗便利[2]。由此可见,医院建设信息系统不能仅停留在购买计算机软硬件的阶段,需以医院运营、信息利用及管理规划为切入点,实现信息系统的全面优化。

2 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难点

2.1 对维修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医院普遍存在对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环节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如某地区,三甲医院缺乏医疗器械维修的高端人才,基层医院缺乏医疗器械维修人才[3];同时,大多数维修人员年龄超过40岁,且未经过专业化培训、自身维修技术水平相对有限,难以保证医疗器械维修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医院对器械维修工作缺乏重视,导致维修技术人员的薪资普遍相对较低,使对高端人才的储备陷入尴尬,从长远来看,影响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医院医疗服务的口碑。

纵观我国大多数医院的成本投入,虽然器械采购占相当比例,但器械的维修成本投入占比相对较少,不利于保证医疗器械处于可持续运行的常态[4];同时,受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相对滞后的影响,多数医院无法提供良好的维修环境及维修条件,可能会影响医疗器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辅助临床诊疗;此外,医院器械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滞后与院方管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投入资金不够,而导致针对维修专业技术岗位的技术培训工作开展难度大等存在密切联系。

2.2 自主维修专业技术能力薄弱

近年来,受科学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的影响,医疗器械类型逐渐增多,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器械投入临床,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但随着医疗器械的技术含量越高、类型越多,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就更为严格,除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了解前沿的科技技术外,还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医院目前的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自主维修技术普遍相对薄弱。以大型精细化医疗器械为例,其维修的难度较高,如果维修人员自主维修的话,很可能因为自主维修技术水平不足而延误维修,影响临床工作,这也是多数医院目前选择厂家或第三方维修此类设备的主要原因[5]。

2.3 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医院现有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医疗器械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使故障器械难以在短时间内重新投入使用,影响临床正常诊疗工作;缺少合理的培训管理,面对临床日趋多样的医疗器械类型,只有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才能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诊疗安全,才能将由医务人员使用医疗器械人为错误性操作导致的故障降至最低。此外,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后,医务人员往往上报总务部门进行后期修理,若维修人员因未接受足够的持续性岗位培训而专业技术能力不高,则无法全面了解先进器械的性能,进而影响维修效果。因此,医院应完善针对器械管理、培训等制度,使技术维修人员按照医疗器械维修规范流程做好日常维修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

3 医院医疗器械的现代化管理手段

3.1 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在医疗器械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医院需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及时转变原有的医疗器械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则,开展单件医疗器械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在管理期间合理分析采购成本及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费用,提高医疗器械的综合性效益。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日常养护、质量控制、维修及采购等多个环节。相关医务人员必需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满足规范管理操作流程的要求。

3.2 积极组建高素质维修团队

为保证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医院必须组建专业化且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肩负起维修医疗器械的工作职责。专业化医疗器械管理团队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包括医院医护人员、供应室职工及专业维修人员,三方人员应尽量以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为依托,加强沟通交流,形成统一的医疗器械养护方案,协同开展维修作业,彻底解决医疗器械的运转故障问题,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此外,三方人员需构建信息化沟通机制,利用微信、QQ 等手段实时分享各种信息,必要时进行视频沟通,进一步提高相关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及质量。

3.3 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相继引进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等先进的信息系统,为医院有序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医院在病理管理、药品管理、划价缴费、预约门诊及医院挂号等环节均无法脱离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持,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同时,各医院逐渐开发了与自身业务相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主张根据耗材量、科室及医疗器械属性等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工具的辅助作用,实现统一管理及监控医疗器械的目标,满足维修、养护及采购等环节一体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质量。

3.4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医疗器械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医院以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构建精细化管理机制,将管理模式的主体对象尽量覆盖至全部医疗器械,真正做到医疗器械的全程化管理;通过贯彻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大力推行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制度,提升医疗器械管理的质量。在部分造价昂贵的医疗器械管理过程中,通过安装定位系统等方法,实现信息系统实时查询医疗器械位置及运行状态的目标;此外,着手开发医疗器械相关App,通过将其应用于医疗器械管理中,明确相关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管理流程执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医疗器械管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较多,如相关工作人员对维修工作缺乏重视、维修技术滞后、自主维修技术相对薄弱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基于此,我们需及时更新现代化管理理念,积极组建高素质维修团队,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并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宪斌.精细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5):5157-5158.

[2] 赵军君,宋晓玲,蓝野.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探析[J].管理观察,2019(30):191-192.

[3] 周其杰,赖传万,袁启坤.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J].医疗装备,2018,31(12):61-62.

[4] 陈松.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措施的现代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4):149-150.

[5] 周忠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1):80-82.

猜你喜欢

管理手段医疗器械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手段分析
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务水平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