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丝织品会说话

2020-02-16长河落日

学与玩 2020年2期
关键词:织锦五星刺绣

长河落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丝绸更是享誉世界;就连沟通东西方的贸易通道,都以“丝绸”命名(丝绸之路)。从蚕茧到丝织品,“经纬线”中到底存在着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折服于它的魅力呢?最近,首都博物馆举办了“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文化展”,向我们讲述了丝织品的故事。

世界观:由神秘到自然

人类从最开始的自然崇拜到现在的科学理性,这个过程被记录在文学作品中,也被记录在包括丝织品在内的生活用品中。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让很多丝织品重见天日,T形帛画就是其中之一。整幅画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分为天国、人间和地下三部分。天国部分画着各类仙禽异兽、日月星辰及神话中的仙人;人间部分是辛追老夫人出行的场景;地下部分则是大禹的父亲鲧(gūn)脚踩两只鳌鱼,托举大地。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西汉时期我国人民浪漫的世界观。

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变化,世界的神秘色彩渐渐淡化了,人们转而关注自然。从唐代开始,丝织品上的内容渐渐以自然界的实物为主。到了明清时期,丝织品上的花草图案不胜枚举;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可谓是花团锦簇,蜂舞蝶阵。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勾编网纹叠花贴绣素缎。这块素缎上,勾编花瓣和枝叶叠缝组合成梅花的花形,花蕊为古钱状,花的轮廓由金线构成,里面用棕红色的丝线勾满,并留出镂空网点,网点中填满金粉。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这种刺绣工艺是1885年左右由外国传入我国的,但这块素缎却证实了我国在明中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工艺。

文化史:东西方交流

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沟通。其实,两地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比如这件刺绣袍,它出土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青海省都兰县,但其刺绣风格带着明显的楚文化特征。研究表明,这件刺绣袍是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可见在那时,内地的丝绸就已经到达今天的青海地区了。

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加深,两种文化互相影响。比如,这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楼堞(dié)对兽纹锦,就体现了这一点。这幅丝织品上面的楼堞,也就是城墙,在希腊、罗马出土的文物中比较常见。在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楼堞构图是新疆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蜡染棉布。带有西方风格的楼堞纹样进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云气纹相结合,被称为“涡云式云气纹”。

心愿单:家国情怀

关注过《国家宝藏》第二季的小读者,对这件织锦护臂一定不陌生。这件出土于汉代的护臂,上面除了云气、禽鸟,还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根据《史记一天宫书》的记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可以推测,这件护臂中的“五星出东方”只是一次吉祥天象。但是这件两千年前的丝织品,却与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先生实现了一次时空对话,让人惊叹于这种巧合。

在展览的压轴部分还有一块织锦,上面写着“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的文字。这块织锦上的图案同样是云纹及珍禽异兽,但是,它上面的有翼动物形象来源于西亚。这块织锦已经残缺,但根据同类纹样织锦所存的文字,专家推测,织锦上的完整文字应为: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

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件织锦作品都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者出土于尼雅遗址,属于精绝国古迹,后者出土于樓兰。如今,精绝国与楼兰国都已经成为历史,但这两块织锦却保留了下来,诉说着历史上,当地人民对国家的祝愿,对和平的渴望。

猜你喜欢

织锦五星刺绣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五星连珠
Python绘制标准国旗
传承
爱你五星红旗我
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