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城市老旧小区停车问题研究

2020-02-15陈玮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停车位车位车库

陈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从20 世纪90 年代我国进入了商品房快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前后建成的居住小区,已经开始重视小区的整体规划,对于居住区的交通停车规划进行了考虑,一些小区进行了地下地上停车系统的规划,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快速的增加,这些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日趋严重,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1 老旧小区停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配建车位不能满足需求车位的要求

停车空间与停车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是目前大多数小区遭遇的尴尬。郑州市2000 年左右建设的小区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停车位不够的问题。如清华园、美景天城、亚星盛世等小区规划了地下停车与地上停车,停车位严重不足等。特别是一些城市失地农民的安置社区,如五洲小区、金庄社区等在规划之初,很少考虑地下停车,停车问题更是需要迫切解决。

1.2 停车影响小区交通安全

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占据了小区有限的空间,一些小区物业不顾部分业主的反对,在宅间道路上、组团内绿地上设置停车位,加上业主停车不规范,大量私家车随意停放,留下了一些交通事故隐患。在一些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小区,日益增多的汽车和较快的车速给小区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区内的老年人和孩子;小区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对于小区的消防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汽车与行人争道,汽车挂伤居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1.3 停车造成小区景观恶化

已建小区的车位越来越紧张。当道路停车仍然不能解决停车问题,汽车就使小区的院子失去了原来的功能,退化成了标准的停车场。在缺乏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在物业的默许甚至是帮助之下,许多小区出现了停车占用绿地和居民活动场地的现象,导致树木、草坪,活动设施破坏严重。车辆占用路边的绿化带停放,使草地受到碾压,影响其正常生长。有的居住区,将原来的绿地铺上水泥砖改为停车场,使居住区绿化面积大量减少。这些绿地和活动场地原本应属于居民共享的空间,尤其一些老人和儿童常常在这些地方休息、娱乐,当这些地方被小汽车侵占以后,引起居住区环境恶化,导致邻里交往场所的缺失。在调查中发现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被侵占严重,居民对此意见较大。

1.4 停车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虽然居住小区的停车位日益紧张,但是地下车库停车空间资源浪费的情况依然严重。由于规划设计或者是停车管理方式的原因,在大多数小区调查时发现,与地上车满为患的景象形成对比的是,地下车库的停车率却不够高,许多车库停了一半都不到。

在一些地面停车位宽松的小区,也有一些车主图方便,就近停车,车辆随意停放,一些正常设置的停车位空空荡荡,无车停放,另外一些居家较近的地方却拥挤不堪。造成停车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停车位数量不能满足基本停车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配建停车设施挪作他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住宅楼底部独立停车库业主为了个人利益,出租给个人作为商业用房或其他用房使用。

2 停车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2.1 小区车位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

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停车设施的建设。一些小区规划滞后汽车发展。由于现代土地资源稀缺,居住区用地大都比较紧张,规划布局紧凑,路网结构和住宅的布局方式以及绿地的设置都将影响居住小区停车场地位置和停车方式的选择。2000 年左右建设的小区,大部分还是建设了地下停车场,但停车面积不大,小区更关注住宅建筑的建设,追求最大的住宅户数的满足,不愿牺牲较多的土地用于地面停车场建设,且地下车库的投入成本较高,开发商在建设时动力不足。当时的新建小区停车户均比以0.5 以下较多,甚至更少,使小区停车位不能满足现代快速发展的停车需求。

2.2 小区停车规划设计缺乏人性化考虑

调查时许多车主反映他们更喜欢地面停车,喜欢就近停车。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认为停车后经过一条精心设计的绿树成荫舒适的步行道回到家,途中与熟悉的邻居打声招呼,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一些研究认为,停车处距离家门100~120m,人们在步行回家途中参与社区交往,有利于提高社区活力。同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宅间停车就近停车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住在楼上,车停楼下,开窗可视爱车,令人放心,甚至,自己的孩子还可能到自家车边看一看,摸一摸,围车游戏,也是一种快乐。但是现在一些小区为了景观绿化的需要,或出于交通安全的考虑,对地面停车位未进行充分的考虑,往往车位数很少。导致部分车主无视小区停车规定,只图方便不把车停车设计规划的停车位上,而是随意停放在离家较近的宅间路等处,占用公共绿地,影响居民出行,对于居民活动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一些居住区用地规模较大,但是只有一个地下集中车库,服务半径过大,造成即使地下停车场有停车位,一些居民仍然不愿使用,而采取宅间就近停车的方式;有些停车库面积较大,缺乏停车环境的细致考虑,环境恶劣,灯光昏暗,空气不畅通,车库进出匝道坡度较大,通车通道不明确,停车位设计不合理,尺度严重缩水,有时甚至无法正常停车。

最后,一些居住小区对于访者车辆的停放考虑不周,来访车辆没有或缺少专用的停车设施,使得这些车辆只能临时停放在路边,这些都会影响到小区的停车。

2.3 小区停车管理不善造成的停车问题

由于老旧小区停车紧张,导致地面车位的争夺,小区内车位、车库相关权利的归属不明确,包括车位、车库所有权归属制度以及车位、车库的转让制度、车位、车库租赁制度等不明确。以及居住区路面、绿地停车权利的归属问题不明确。如现在居住小区的停车位一般地下车库向用户出售使用权,停车还需要较高的管理费用,路面停车收取一定的费用,用户对此存在疑惑,不知哪些停车位是出租哪些停车位是出售,收费是否合理,及收费用途的明确。由此造成有车位车主与无车位车主以及管理者物业之间的争执,导致小区停车混乱。另外小区停车管理控制不当是小区停车混乱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小区物业对于停车仅仅是起到收取管理费的作用,对住宅小区车辆的停放、通行、保管等问题未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汽车进入小区以后就自行停放,无人问津。停车管理控制不当导致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小区景观,干扰居民正常生活。

另外小区车位出售租赁的价位直接影响着有车住户的选择。据调查,郑州市各小区地面停车管理费用一般为每车位60~100元,一般居民都能接受。地下停车位为何不能物尽其用,车位太贵或者停车费太贵,是小区业主乱停车的根本原因。地下停车收费普遍较高,一般是地面停车的2~3 倍,业主当然首选地上停车。另外在调查的小区当中,一些小区采取地下停车采取只售不租的方式,停车位售价偏高,动辄十几二十万,远远超过一辆普通轿车的价格,住户是买得起车买不起车库。一些小区地下车库售、租两种方式,但是业主的消费理念没有改变,不愿意接受价格相对较高的地下车库,致使地下车库出现空置现象。其实在调查中大部分车主反映如果地下停车位售价租金合理,还是比较愿意选择地下停车库进行停车。

3 居住区停车问题更新对策

3.1 居住区内道路停车的更新

因地制宜,进行适当的路面道路停车更新改造,是增加住区停车位的较好途径。在较宽的居住区主干道路进行停车改造设计时,要组织好“人车分流”,人行、车行、停车空间,对道路平面进行设计,留出人行道的位置与车行在空间上作适当分隔,比如做绿化分隔,种植行道树,地面铺装科宜采用不同材料,通过色彩与铺地材质的不同引导人们对停车与通行空间进行明显区分。适当的竖向设计,最好是车行、人行不在一个层面,略有高差;车行道路上要设置减速装置,使进入社区的车辆车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细致的设计使开车人和步行人都会有安全、满足的感觉。

3.2 利用居住区内居民活动的消极空间,布置集中停车场

地面集中停车场的增建。居住区内部分消极活动空间,在利用其改建为适当规模地面停车场,要平衡好人与车的用地关系,考虑好停车场地的规模、留足人的户外活动用地。车辆出入停车场流线安全性,还要平衡好停车与绿化的关系。停车位一般可采用植草砖,但应注重砖壁要薄,以留有足够的植草空间,还可在车位间种植林荫树等形式,以增加住区绿量,改善生态。同时应注意停车场位周围的景观环境设置,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为人们创造可观、可停、可参与其中的复合功能停车环境。

3.3 合理开发地下停车及改善地下停车环境

在小区土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一定的地下车库的增建,可以选择结合住宅区中心绿地和活动广场进行增设,组织好车库入库口的位置,利用自然地形、植物种植等园景手法隔离车行入库与人行进入活动场地的路线,也可以进行半地下车库的改建,可以做到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减轻改造的造价,在实际建设中我们应该考虑多采用这种方式停车。

改善老旧小区已有地下停车环境,一定要满足人们对于安全舒适的停车环境的需求,尽量做到自然采光与通风。如无法完成也要组织好机械通风,同时组织好地下车库的照明问题,达到一定的照度,避免出现昏暗的情景,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全。

3.4 向空中发展,建设地面立体停车库

停车向空间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能节省因停车而占用的居住区外部空间,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如在地下空间无法利用,建立立体停车库也是不错的选择。地上立体车库选址选址宜统筹规划,结合小区的整体外部空间环境,在小区的交通流线附近便于达到的地方,同时居民活动行为消极空间内为好,立体车库在建设中应对其形体、色彩中应进行适当控制,与小区整体风貌进行协调,避免对周边住宅建筑造成日照影响,尽量实现绿地、活动场地、服务设施的共享。

3.5 与周围公共设施停车空间联合,实施分时停车

与城市的整体停车环境积极进行整合。在停车困难的小区,在居住区车位已完全使用的情况下,物管公司应该积极和街道、城管、交通部门协调,通过在辖区内道路和周边道路上合理施划停车位,以及与小区附近有能力协调停车位的公共设施空间进行协调,进行分时夜间停车等措施,可以部分解决住区夜间集中停车的难题。

3.6 完善停车管理,加强智慧停车系统建设

完善小区停车管理制度,与业主大会协商制定好停车管理制度,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小区停车规定,做到收费透明,做好停车环境的维护与管理。

加强居住区停车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对于车位停放进行合理引导,实时监控区内汽车的停放情况,对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侵占消防通道等行为管理到位,加强外来车辆的管理,让地面停车整齐有序,一方面可以停更多的车,另一方面可以让小区保持整洁的环境。

4 结语

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单纯的对于停车位的无止境的追求,在小区的停车问题中,我们需要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停车心理,不断完善停车管理,结合具体的设计方法,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法,以发展的眼光满足人们对于停车与居住环境的均衡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停车位车位车库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蹲守停车位
我自己找到一个
车位上的数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一个车位,只停一辆?
妙趣车库门
从车库中来,到车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