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维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验案3则

2020-02-15王文杰梁晋普

江苏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女贞子心气五味子

王文杰 梁晋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郭维琴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郭师从事中医心血管临床工作50余载,通过研读经典及临床经验总结,提出心系疾病的共同病机基础为气虚血瘀,治疗重视益气活血,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理念,临床疗效显著,兹择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冠心病

刘某,女,65岁。2019年2月19日初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胸闷、胸痛半年余。半年前因情志不畅出现胸闷、胸痛,于当地医院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间断服用欣康片、倍他乐克等治疗,胸闷、胸痛仍反复发作。既往史:高血压病5年余,高脂血症5年余。查体:血压129/80 mmHg,双肺听诊正常,心率68次/min,律齐,腹部无压痛。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房肥大,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电图:窦性心律,II、III、avF ST-T改变,呈qR型。刻下:胸闷、胸痛,偶有心悸,后背怕凉,乏力气短,头晕,五心烦热,纳可眠差,二便正常。舌暗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腻,脉弦细。诊断:胸痹。辨证:气阴亏虚,瘀血内阻。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处方:

党参15 g,黄芪20 g,丹参20 g,红花10 g,鬼箭羽12 g,薤白10 g,枳壳10 g,川芎10 g,片姜黄10 g,郁金10 g,五味子10 g,麦冬10 g,女贞子12 g,知母10 g,山萸肉12 g,补骨脂12 g,巴戟天10 g,灵磁石30 g(先煎),远志6 g,酸枣仁15 g,夜交藤20 g。14剂,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3月5日):五心烦热减轻,偶夜间汗出,无后背怕凉,心烦失眠。减麦冬、女贞子、补骨脂、巴戟天,加合欢皮20 g、珍珠粉0.6 g(冲服)、枸杞子12 g、地骨皮10 g。14剂。

三诊(3月19日):胸闷、胸痛未发作,偶有食后腹胀。减五味子、灵磁石、知母,加半夏曲10 g、鸡内金10 g、砂仁6 g(后下)、炒莱菔子12 g。继服28剂,以巩固疗效。

按:郭师认为胸痹发病之本为心气虚。心主身之血脉,心气充足是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前提,一旦心气先虚于内,则无力推动血行,必致瘀血内生,正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气虚血瘀,心脉失于荣养及通畅,故见胸闷、胸痛等症状。郭师治以益气活血为法,自拟益气通脉方加减化裁治疗。方中党参、黄芪配伍为君,一则大补肺脾之气,肺脾气足,则宗气生化有源,宗气得旺,胸中大气不虚,从而达到间接补益心气的效果;二则“以补开塞”,通过益气,从而气旺血行,瘀去脉通。丹参、红花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对,鬼箭羽祛瘀除滞通络,与丹参、红花相伍,可使活血化瘀之力增强;薤白、枳壳、川芎、郁金理气及活血并用,一则增强活血化瘀之力,二则以通为补,防止补气太过而滞气;片姜黄、郁金是郭师常用于缓解胸痛的药对;五心烦热,故加五味子、麦冬、女贞子、知母、山萸肉以滋阴清热;气虚日久,阳气日渐耗损,加补骨脂、巴戟天以助阳气。患者眠差,加灵磁石、远志、酸枣仁、夜交藤安神助眠。诸药合用,补中寓通,通中寓补,心脉通畅,胸痛若失。

2 房颤

杨某,女,69岁。2019年1月22日初诊。

患者主诉间断性心悸5年。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诊断为房颤,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治疗后,仍心悸反复发作。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余,高脂血症3年。查体:血压140/60 mmHg,双肺听诊正常,心率68次/min,律齐,腹部无压痛。24 h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房颤、房早;冠脉CT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LAD肌桥。刻下:心悸,剑突下阵发性疼痛,乏力气短,烘热汗出,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腻微黄,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阴亏虚,瘀血内阻。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安神定悸。处方:

党参15 g,黄芪20 g,丹参20 g,红花10 g,鬼箭羽12 g,麦冬10 g,五味子12 g,女贞子12 g,山萸肉12 g,地骨皮10 g,知母10 g,灵磁石30 g(先煎),远志6 g,酸枣仁15 g,珍珠粉0.6 g(冲服),炒白术12 g,茯苓15 g,炒莱菔子12 g,砂仁6 g(后下)。7剂,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1月29日):心悸减轻,偶有剑突下疼痛。减地骨皮、知母、珍珠粉、莱菔子、砂仁,加郁金10 g、片姜黄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赤芍15 g、白芍15 g、合欢皮20 g。14剂。

三诊(2月20日):心悸发作次数较前减少,偶有少量白黏痰,大便溏。减川楝子、五味子、灵磁石、麦冬、女贞子、山萸肉、合欢皮,加苍术15 g、荜澄茄10 g、广木香6 g、乌贼骨10 g、煅瓦楞子12 g、珍珠母30 g(先煎)。继服28剂巩固疗效。

按:郭师认为心悸以心气虚为本,瘀阻心脉为标。心气虚,无以化赤为血,加之瘀血内阻,暗耗阴血,日久则见营血亏虚,营血不足则神失所养,神不守舍,发为心悸。治以益气活血、养阴安神为法,郭师常用自拟益气活血方合生脉散加减。本方以党参、黄芪补益心气,从而达到营卫调和、脏气充实、元气充沛、心气得以充养的效果;丹参、红花、鬼箭羽活血化瘀通络;养阴和营、荣养心神是治疗心悸的重要环节,郭师常以麦冬、五味子养心阴、敛心气,酌加女贞子、山萸肉、地骨皮、知母以增强养阴之力;远志、酸枣仁、灵磁石、珍珠粉安神定志以止悸;炒白术、茯苓、炒莱菔子、砂仁入脾经,防止诸补药碍及脾胃。三诊患者心悸明显改善,但出现便溏、苔厚腻等脾虚之证,郭师减少滋腻滞脾的养阴药,加入苍术、荜澄茄、广木香等温中健脾理气以善后。

3 心衰

张某,女,26岁。2019年1月23日初诊。

患者主诉咳喘不能平卧1月余。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喘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予口服比索洛尔、呋塞米等药物。否认既往慢性病史。查体:血压131/82 mmHg,双肺听诊正常,心率74次/min,律齐,腹部无压痛,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4-V6 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室壁运动幅度减弱,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3.6 mm,射血分数(EF) 40.4%。刻下:偶有咳喘,夜间可平卧,黄稠痰量不多,气短,自汗,食欲好,二便正常。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水。辨证:气虚血瘀,水湿内停。治则:益气活血,泻肺利水。处方:

党参20 g,生黄芪20 g,丹参20 g,红花10 g,泽兰15 g,桑白皮12 g,葶苈子15 g(包),苏梗10 g,苏子10 g,杏仁10 g,猪苓15 g,茯苓15 g,车前子20 g(包),浙贝母10 g,鱼腥草20 g,连翘15 g。14剂,水煎,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2月7日):咳喘发作次数较前减少,痰色白、清稀。减浙贝母、鱼腥草、连翘,加炒白术12 g、炒薏苡仁15 g。28剂。

三诊(3月5日):咳喘仅劳累后发作,自汗出。复查超声心动:EF 55.4%。减薏苡仁、杏仁,加麦冬10 g、五味子10 g、浮小麦30 g。继服28剂以巩固疗效。

按:郭师认为该患者以先天禀赋不足、心气亏虚为发病的始动环节;气虚日久,气为血帅功能失司而成瘀;“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内阻,则三焦气化不能,日久为痰、为饮;气虚血瘀,水湿泛滥,凌心射肺,故见喘憋、水肿。水不独行,气旺则水行,瘀化则脉通,脉通则水利,气、血、水三者往往相互影响,故郭师治疗心水常以益气活血、泻肺利水为法,以自拟益气泻肺汤为主方加减。党参、黄芪配伍一则益气助阳,二则在心水治疗中,郭师用生黄芪取其益气利水消肿之义;活血基本药对为丹参、红花,加泽兰活血兼利水;桑白皮、葶苈子泻肺平喘。配苏梗、苏子、杏仁增强降泻肺气之功;猪苓、茯苓、车前子利水消肿平喘;患者咯黄痰,予浙贝母、鱼腥草、连翘清热化痰;心衰大量利尿易致津液损伤,郭师常以麦冬、五味子养阴增液。药后该患者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症状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女贞子心气五味子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女贞子临床新用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女贞子临床新用
女贞子环烯醚萜总苷纯化工艺的优化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必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