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风初起怀伟人

2020-02-15文/任

加油站服务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塑像长沙诗词

文/任 孟

9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44周年的日子。作为中石油天然气销售湖南分公司的一员,我和领导、同事一行数人,一起到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参观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革命斗争历史,凭吊毛泽东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事迹,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奉献事迹。

入秋时间还不长,秋意还不算深,但空气中已经多了些清爽宜人的气息。我们走进位于长沙市八一路538号的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时,晴空万里。馆内建筑庄严肃穆,又精致入微。这里有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和杨开慧故居、毛泽东塑像、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大楼等。

“长岛人歌动地诗——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包括“建党先声,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浴血奋斗,峥嵘岁月铸丰碑”“接管建政,全面建设开新局”“改革开放,高歌猛进奔小康”“逐梦前行,阔步奋进新时代”“群星璀璨,名人荟萃展风采”六个展厅。展厅采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的形式,生动记述了党在长沙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

瞻仰着一个个革命先辈的斗争事迹,更感觉到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前进的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关键时刻不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有六位亲人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目标先后光荣牺牲;还有那些牺牲在通往胜利之路上的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复兴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值得我们尊敬、怀念。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革命斗争如大浪淘沙,淘汰着那些意志不坚、半途而废者。只有那些顺应潮流、意志坚定、为了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和始终不渝坚持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才会被历史所铭记。

广场上,毛泽东铝镁合金塑像高高矗立,头戴军帽、身穿军大衣、向群众挥手,表达了人民“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纯朴意愿。塑像于1969年落成,总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诞辰日。塑像是黑龙江省人民敬赠的,代表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的崇高敬意和永久怀念。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发表讲演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因为毛泽东心系人民、关爱人民、为了人民,得到了全国人民衷心的、永恒的爱戴。

在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中,镌刻着毛泽东诗词、对联和书法作品92首。

碑廊的起点,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献辞。献辞中写道:“文章非余事,巨手三山倾。” 在这里,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书法的精神力量和现实意义,做了高度概括和总结。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欣赏着碑廊上的诗词,我想到了贾谊故居中镌刻的毛泽东《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在雄浑豪放的风格之外,多了一些对人才的珍惜,对历史人物的感叹。

碑廊的设计者匠心独运,为了不破坏原有几株古樟树,在重建时将古樟树镶嵌进了廊顶之中,远远望去,枝繁叶茂的枝干伸出廊顶,冲天而上;走在碑廊里,还有粗大的树干为伴。廊中有树,树生廊中,欣赏吟咏诗词书法之外平添了几分别样气息。

走出展馆,远远地看到十几个蓝衣黑裙的女学生,应该是早期学生的装束。她们来到馆前合影,靠近仔细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学生,而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在这特殊的场所,她们穿着特定时代的衣着,恍然感觉她们就是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时代的代表,仿佛跨越了时空,来沐浴新时代的暖暖阳光——“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展馆旁,一方水塘碧波荡漾,时而有鱼穿梭其中,几株垂柳枝叶婆娑,万类秋天竞自由。这和谐幸福美好的一幕幕,应该是毛泽东和他那一代人所欣慰和期盼的吧。

怀念过去更要珍惜现在,回顾历史更要开创未来。秋风已起,岁月流逝。今天我们更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为建设富强中国、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中石油的员工,我们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发奋努力、有所作为,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值得记忆的足迹。

猜你喜欢

塑像长沙诗词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长沙之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眼中的长沙
礁堡·塑像
诗词之页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辛卯考联靓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