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建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利用分析

2020-02-15王栋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人员

王栋

(大同市建设管理中心,山西大同 037000)

房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提高机械设备使用量、优化施工流程、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实现这些目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房建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促进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势在必行。

1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层人员的责任感,实现对施工各个环节工作的细化管理,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收集和整理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为工程后期查阅提供依据。其次,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房建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多个工种和单位进行施工,而不同单位之间也会因施工进度、施工标准等问题的不统一产生各种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管理部门相关人员需要与各个部门做好沟通和协调。最后,房建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量大且复杂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施工管理高层人员需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对施工建设中涉及的水、电、土建等工程系统制定出严格的管理标准,同时做好监督,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有效降低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和冲突等,提高房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 精细化管理原则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在房建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出其实际价值,提高整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首先是细节管理的基本原则。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依据是对房建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管理。细节管理的原则要求房建施工管理人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能够走进施工现场,对施工中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部分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将相关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

其次,坚持规范管理的原则。施工管理人员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把握好施工进度和质量,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为工作稳定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要坚持对施工现场的动态化管理,坚持服务的基本原则,由于施工现场中会有各种交叉作业,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协调,保障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应坚持系统有效的原则。房建工程有复杂性,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安装工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将其划分为通风、排水、电力以及防火等方面,同时要安排相关人员对各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切实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提高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3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3.1 房建施工前的精细化管理

3.1.1 编制组织计划

工程项目开展前做好科学的组织计划是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基础,同时对施工进度和走向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加强重视编著组织计划,同时也要保证所编制的组织计划的可行性[3]。房建施工管理前,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使整体工程管理的结构更加明确和详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根据业主的要求结合工程需要等编制组织计划,将日施工内容、周施工内容等融入计划编制当中。

3.1.2 设计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是房建工程进行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管理人员需要在设计规划方案时,对施工细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即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优化。在编制施工方案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将编制好的方案及时上传于公司的技术部进行审核,其给出修改意见或审核通过之后再进行实施。

3.1.3 加强对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是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材料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水平。在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材料入场前应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每一种材料的规格、质量等都完全符合施工要求,从根本上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在材料进场前对其做好监测工作,检查材料的出厂证明、厂家资质、合格证明等,并做好抽样监测,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材料进场后应将其放置于特定地方,同时做好防腐防潮工作,防止因环境等因素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

3.1.4 做好监督检查

施工前的监督检查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这也是增强精细化管理效果的基础工作。监督检查工作包含多方面内容,首先是对作业人员的检查,要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通过考核,保证每位员工能力都符合施工要求,坚持持证上岗;其次是对机械设备质量和性能的检查,建筑工程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的支持,为了确保各种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精确性,管理人员应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测;最后按照施工标准,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通过责任到人制、激励制度等,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做好施工现场环境的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符合国家标准,为施工活动的稳定开展提供保障。

3.2 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3.2.1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房建施工管理也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促进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高精细化管理的高效性。施工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地更新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动态检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中的各类信息,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

3.2.2 保障施工质量

房建工程施工的最终收益会受到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将责任细化之后,应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方案的落实。同时施工管理应分阶段、分项开展,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符合建设的要求。另外,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行为控制,利用规范的施工技术、流程、质量评审标准等约束施工行为,以此避免因变更等问题对质量管理造成的影响。管理人员可利用现场巡查的方式掌握施工质量和进度,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监督管理,对现场突发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2.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首先做好整理工作,即对现场中的施工材料、机械等归置问题进行详细的计划,考虑材料以及机械的相关性能和环境要求等,保证物品存放的安全性和严谨性;其次做好整顿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各项物品进行周密的整顿,同时将物品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方式等做好记录,为后续使用提供帮助;要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培训等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施工作业中规范操作;对进场人员做好检查,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最后要做好清洁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3.3 施工结束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房建工程施工结束后的精细化管理,就是需要对各类物资资源、资金管理等进行清理与核算,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弥补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失。首先,管理部门需要对各种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核算,统计出施工成本;其次,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并将其交付到监理单位进行审查验收;最后,应对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不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根据成本核算与结算实现对结算误差的控制。

4 总结

房建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利用,不仅能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提供保障,同时也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实际管理中应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依据工程进度进行调整,保证制度和标准与实际相符。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