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原则与强化措施

2020-02-15苏丽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3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苏丽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0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密切相关,因此项目工程负责人有必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加强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使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其次,加强管理可以促进各项资源的优化。在开展建工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管理工作,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各项环节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优化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1]。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2.1 质量第一

这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其不仅会对企业的预期效益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业主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良好的质量将会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口碑,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2]。

2.2 以人为本

首先,监理人员需要提高责任心,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牢记于心,并将安全施工以及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落实到实处。其次,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汇总需要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从而在节省施工单位成本支出的同时,提升建筑质量。最后,在施工现场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预防为主

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具备预防为主的意识。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预判,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备不时之需。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将质量问题遏制在源头[3]。

2.4 质量标准原则

建筑工程及其产品的质量主要是根据质量标准来进行判定的,质量标准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以及一致性的特点,以质量标准为建筑施工原则将会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从而降低建筑物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管理人员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交工的项目质量与项目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管理意识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国家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统一化管理有硬性规定,并出台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很多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并不重视管理这项工作,从而对交工的项目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4]。

3.2 建筑材料消耗较大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加大了建筑材料的消耗,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很多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都存在耗材过多以及不必要的浪费等问题。

3.3 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单靠人力管理可能会出现较多的漏洞,此时需要依靠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并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甚至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工程项目的管理中[5]。

3.4 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安全管理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核心地位,但是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出现抢工期的现象,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普遍存在超负荷作业和违规作业的现象,长此以往交工的工程项目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3.5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健全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还并不完善,整体的管理效果有待提升。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为例,施工现场常常会出现施工材料随意堆放的情况,没有规范的材料进场和出场的相关规定,将材料随意摆放或丢弃,降低了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效果。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缺少沟通的情况,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

3.6 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环节繁多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性以及施工工艺不完善等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施工监管力度,日常施工的检查和验收监管机制不完善,没有严格管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缺。除此之外,部分施工方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从而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成效[4]。

4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

4.1 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

首先,要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对岗位责任制进行完善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促使管理人员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要设立专门的监管人员。监管人员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这将有效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4.2 对建筑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①管理人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基础就是建筑材料,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把关具有重要意义。施工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之前,需要对建筑材料的安全认真标志及生产许可证进行查验,如需采购不同型号的材料,那么对这些材料的生产许可证都需要查验,除此之外监理人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②进行随机的强制检测。一般来说,施工材料都经过两次检验,但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建筑材料进行最终检测。

4.3 加强信息化管理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为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管理人员应当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全面、及时获取工程的各方面进度以及反馈。

4.4 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禁止没有通过考试的施工人上岗,从而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施工中更加注重保护人身安全。其次要在施工现场贯彻、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责任制、安全考核制等方面的内容。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制度并记录好安全检查的内容,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具备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以便能够从容应对突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处理突发性事故的应变能力,在第一时间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应急处理方案,减少影响正常施工的干扰因素。

4.5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应当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的管控,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管理材料的运输、加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测试材料的技术指标。要对施工现场人员进出情况进行严格管理。除此之外,对岗位职责需要明确的划分,从而做到权责清晰。

4.6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针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问题,应当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加大并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以及质量控制的力度,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入手,管理重点主要在于国计民生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严格把握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以及建设效果。除此之外,质量监督单位还需要充分发展监督质量的作用,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为主要依据,根据对建筑工程的验收情况,提出质量评估意见以及改进措施,从而促使施工方能够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及质量,确保能够交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4.7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具有工程难度较大、工序复杂以及岗位繁多等特点,在施工现场比较容易出现安全漏洞。施工现场的所有活动都是由施工人员进行的,现场人员的行为也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不可预知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所以在施工现场需要合理控制安全管理风险。

首先施工单位要认真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其次要从过去发生的安全管理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分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调整优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从而降低安全管理工作的风险。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多角度、多元化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把控,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达到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