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2020-02-15侯廿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侯廿

(遵义市建筑服务中心,贵州遵义 563000)

0 前言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内容基本上可以视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予以重点践行的目标内容。在正式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并坚持从现场安全管理角度入手,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内容。同时,针对现场施工内容以及管理内容进行精准优化、合理落实。然而,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因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能力不过硬、安全生产理念意识淡薄,导致现场施工期间常常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事故问题。针对于此,建议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肩负起自身的主体责任,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针对当前安全生产理念淡薄或者生产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效果。

1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目标及工作重要性

1.1 安全管理目标

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坚持按照安全标准化管理对策要求,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序涉及的安全管理要点问题进行准确贯彻与落实。其中,在安全控制目标设置方面应该始终坚持将人为机械事故以及死亡重伤控制到零的目标标准[1]。正式管理期间,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增强个人的安全施工意识。严格恪守自身的安全操作行为,努力将现场安全事故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当中。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安全目标确立方面还应该针对文明安全施工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现场施工作业活动满足文明标准化管理要求。

1.2 工作重要性

建筑施工现场面临的不可控因素过多,如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干扰通常会对现场施工流程的有序开展造成阻碍影响。如果现场施工人员不加以严格管控,安全隐患问题将会频发。近些年来,为全面提高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建筑部门对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工作进行明确规范与要求。要求全体参建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的工作理念,重点针对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准确贯彻与落实。其中,尤其要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通过科学安排施工任务以及合理落实施工技术内容,加强对施工现场流程的安全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理念,规范与约束个人的操作行为,杜绝操作失误问题。同时,现场施工建设期间通过合理落实安全管理内容,可以有效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控,规避施工风险问题。可以说,在安全管理工作理念的推动作用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促进现场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的提升[2]。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结合当前施工情况来看,因建筑施工现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在正式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而出现风险隐患问题。再加上现场施工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缺乏执行力度,会进一步加剧现场施工风险隐患程度。举例而言,部分施工人员在安全理念意识方面表现较为薄弱,对于现场安全施工作业涉及的要点内容缺乏精准贯彻与落实。如并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开展现场作业流程,导致部分技术施工存在专业不协调问题。

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部分危险施工作业方面并未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导致现场施工作业期间存在风险隐患问题。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并未完全肩负起自身的工作重任,对于现场施工作业流程以及工序的衔接情况缺乏合理掌握,导致无法对施工作业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及时治理,容易进一步加剧现场施工风险程度。长期以往,建筑施工现场面临的风险隐患程度将会不断加剧,不仅会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工程经济效益造成影响[3]。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及建议

3.1 全方位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管理, 落实安全管理内容

现场施工人员的资质能力以及安全意识表现往往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内容的落实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现场施工人员资质能力的重要性,建议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展施工活动之前,应该对参与现场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事先培训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其中,培养方式的确定主要可以围绕岗位描述安全管理与现场描述安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合理部署与落实。与此同时,坚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管理方式,让现场工作人员深入建筑生产现场,对现场实际生产环境进行明确掌握。

并按照施工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实现对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精准编排与合理落实。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可利用模块化以及系统化的培训管理方式,加大对建筑施工人员资质能力的考核力度,调动每一位矿井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生产安全规范要求,增强生产人员的应急能力以及安全隐患排查能力,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

3.2 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良好的安全管理始终是确保现场施工技术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的根本保障,针对于此,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建议施工单位可以从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排除现场安全隐患问题,降低现场安全管理风险。此外,在管理期间,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加强对各道施工工序的监督管理。并根据施工要点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防止因个人安全管理行为不当而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4]。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安全管理期间发现的技术隐患或者质量隐患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并严格追究个人施工责任,加以适当的惩处,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应该对于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程度不高的问题进行明确把握。如应该坚持按照建筑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对当前安全监管机制体系内容进行适当健全与优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精准针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内容进行动态跟踪与监测管理。可适当利用信息化以及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生产全周期过程的监督管理。

3.3 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 增强现场安全管理作业效果

为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要点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

一方面,全体参建人员应该增强个人安全文明施工意识,服从现场安全机构领导,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准确贯彻与落实。与此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严格规范个人的操作行为,积极与其他工种之间进行协调配合,避免施工隐患问题出现。

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准确贯彻与落实安全教育内容,针对当前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理念意识薄弱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与优化。同时,对于现场施工涉及的高空作业以及其他危险作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现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一旦发现施工人员未配备安全帽以及安全带等安全设施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严肃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工种而言,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防止对现场施工作业造成安全隐患影响。

除此之外,对于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必须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施工作业结束之后,必须对用电设施进行妥善处理与保存,防止发生漏电危险。可以说,通过按照精细化管理制度要求开展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作业,基本上可以达到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为全方位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起自身的主体责任,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工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建筑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施工作业流程以及现场安全管理要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与此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增强个人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操作行为,减少隐患问题出现。相信在全体参建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