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圈养川金丝猴排稀便的原因及对策

2020-02-14孙文婷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2期
关键词:笼舍金丝猴圈养

孙文婷

(上海动物园 200335)

圈养条件下的川金丝猴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排稀软的粪便,就和人类拉肚子、拉稀类似,粪便掉落在地面成扁平状,亦或是放射状如面糊般,颜色为浅黄色或浅褐色,而正常情况下的粪便应该是固体成型,颜色为深棕色或棕黄色。 那这是不是因为患了什么疾病呢?究竟为何它们会经常排稀便呢?本文结合饲养川金丝猴的日常管理和观察,分析其排稀便的几种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1 饮食结构

1.1 树叶摄入量过少

圈养川金丝猴的饲料主要包括各种树叶、蔬果、精饲料等几大类,但是还是应尽可能以树叶为主,如果除树叶外的其他食物喂食过多,就会影响树叶的摄入量。 树叶摄入量少,粪便中的纤维素含量减少,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大便稀烂,不成型。

比如,原产自海拔较高地区的川金丝猴相对怕热,圈养在夏季炎热的上海动物园里,个别金丝猴的食欲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此时继续维持一贯的饲料配比, 很可能就会导致蔬果和精饲料摄入过多,而树叶摄入相应减少,稀便增多。 但是也要根据每只金丝猴的体质来判断,有些金丝猴树叶摄入量并不需要很多,大便依旧为固体状。

1.2 投喂食物过多

动物园灵长动物片区总是游客投喂现象比较严重的地方,而川金丝猴这种智商较高, 与人较为亲密的动物展区更是成为投喂食物的重灾区,当然就会摄入过多不必要的含淀粉、油脂、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与它们天然的饮食结构天差地别,对肠胃的刺激较大,引发消化不良,同样容易产生稀便现象。

1.3 对策

根据金丝猴不同季节的食量, 调整日料的供应种类和数量, 提供充足的不同种类的新鲜树叶树枝, 对食欲不佳的金丝猴,可以多采一些它们喜食树种的嫩叶,使金丝猴每日有充分的树叶摄入。 而针对游客投喂食物的情况,在动物园展馆设计、科普讲解、公众教育等各环节渗透,减少投喂行为的发生。

2 饮食卫生

2.1 食用含化学物质的冰块

上海动物园在炎热的夏季为了给怕热的川金丝猴防暑降温,会特地每天在它们的笼舍内放入冰块,这些冰块是由特定的制冰公司每天运送来的。 初衷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金丝猴生活环境的温度。 但是事实上,天气十分炎热时,金丝猴是会去食用这些冰块的。 而这些经采购一般用于降温的冰块的主要用途是,冷冻食品储藏与苗木运输;停电应急食品保存,家庭、公共场所降温;企业厂房内降温等,是不能食用的。 曾发生少数动物因食用了降温冰块而导致腹泻的案例, 金丝猴也很有可能会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稀便。

2.2 投喂食物不卫生不安全

游客投喂自己携带的食物,甚至是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如包装袋、塑料瓶等,也会被随意投掷到动物的活动场地内,其中很可能携带了人类身上的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亦或是某些化学成分,都可能造成饮食卫生和安全问题。

2.3 对策

利用冰柜和各种容器自制可食用的冰块,来替代降温冰块。其次,仍然要遏制游客投喂的途径。 对蔬菜水果要进行充分的浸泡清洗,腐烂变质的精料要及时处理,保证日料新鲜卫生。

3 感染肠道寄生虫

3.1 常见川金丝猴肠道寄生虫

川金丝猴很容易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迄今,已报道在金丝猴体内、外发现的寄生虫种类达40 余种。 而其中,毛首属线虫是金丝猴体内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内寄生虫[1]。

何相宝、张志忠等人报道,感染了毛尾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的川金丝猴,会表现出稀便较多,成灰色,树叶的摄入量有所减少[2][3]的现象。

3.2 感染途径

川金丝猴对毛尾属线虫特别易感,动物园中,圈养动物生活在相对封闭潮湿的饲养环境中,这也增大了寄生虫的感染率。 此外毛尾线虫和蠕形住肠线虫独特的生活史也是圈养动物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管理中,动物园管理人员无法使动物体表及环境中的虫卵完全去除[2]。

3.3 对策

饲养员应做好日常的定期消毒, 采用多种消毒药品对笼舍进行轮流消毒,最大程度地预防各种类型的寄生虫。 还要加强定期对粪便寄生虫的检测力度,最好做到定期服用驱虫药。 同时,为了避免寄生虫对固定驱虫药产生耐药性[4],可几种驱虫药替换使用。

4 应激反应

4.1 应激反应产生原因

在野生环境中,川金丝猴过着典型的树栖群聚游荡生活,性聪慧机敏,胆小易惊,若遇外界不良干扰则会闻风而逃。 因而由野生环境过渡到人工舍饲条件,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虽然由于川金丝猴经过长期的人工圈养过程, 已逐渐适应了笼养环境,但是在动物园饲养管理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串笼、驱赶、医疗等管理行为,所以仍然易发生应激反应。 表现在精神上的高度紧张、恐惧、发出异常叫声及在舍内乱跑乱撞,并伴随着排稀软的粪便[5]。

4.2 案例

上海动物园繁殖场圈养的17 只川金丝猴中,有2 只成年雌性川金丝猴母女尤为谨慎敏感, 连对熟悉的饲养员都会十分提防。 在繁殖季,这2 只雌性金丝猴更易产生死胎、流产和产后弃仔等情况。

近期观察发现, 在将这2 只金丝猴从室外活动场关入室内笼舍时,会发生明显的应激反应,表现为短时间内的神情恍惚,停止进食,在笼舍内漫无目的地走动,眼神望向通往室外的通道门,并且连续排稀便。 而在自由出入室内外场地期间,大便并无异常。 其他成年或幼年金丝猴都未出现如此明显的因更换笼舍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所以推测是个别现象,因为在室外活动场活动空间大,环境佳,可随时采食新鲜嫩叶,而室内笼舍让其感到较大的压力和紧张。

4.3 对策

改善笼舍环境和面积, 上述案例显示, 在空间更大的笼舍内,金丝猴的应激反应会明显降低。 此外尽量缩短隔离治疗的时间,金丝猴喜群聚,怕孤单,放在隔离的小笼治疗,一般在病情稳定后,应及早放回笼舍。 保证多种类饲料的供给,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抗应激作用的物质。 饲养管理中,如果必须采取捕捉、麻醉、运输等对金丝猴有刺激作用的措施时,在实施前应尽量减饲或不喂[5]。 如金丝猴在被捕获后,长途囚运或长期小笼笼养前,除优先给予抗菌素和抗病毒药进行疾病预防外,还要视情况给予不同的抗应激药物[6]。 此外,还可以尝试通过适当的丰容和行为训练,提高动物在舍饲条件下的动物福利,以使其能够表达其自然行为。

5 讨论

川金丝猴饲养管理中,要注意饲料的结构配比,尽量提供品种多样充足的树叶枝条和喜食树种的嫩叶。 注意每日摄入食物的安全和卫生状况,控制好饲料的安全源头。 对笼舍进行定期消毒,加强粪便中寄生虫的检测,根据寄生虫感染情况服用相应的驱虫药物。 改善笼舍环境和面积,尽量减少会使金丝猴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

川金丝猴性机敏,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饲养员要每天关注金丝猴的排便情况,如发现有稀便,最好能记录稀便的形状、质地、颜色,以及占所有粪便的比例等信息,并且与当天或前一天的饲料情况、内外环境变化情况、动物精神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分析稀便产生的原因。 以便在日后的饲养管理中避免一些可控情况的发生,以减少金丝猴稀便的产生。

猜你喜欢

笼舍金丝猴圈养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嘲弄别人可不好
重庆动物园游蛇展示笼舍的环境丰容及其影响
褐马鸡人工饲养注意事项※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好黑好黑的金丝猴
视觉丰容对幼年川金丝猴行为影响初探
金丝猴
被“圈养”的童年
金丝猴买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