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建平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0-02-14张建平石婷婷彭海艳张春妮

吉林中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张建平皮温虫类

冀 彬,张建平,石婷婷,彭海艳,张春妮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25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狭窄、闭塞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过度肥胖、糖尿病及缺乏维生素相关[1],临床上容易产生下肢缺血的表现,包括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溃疡及坏死等[2]。西医治疗包括西药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西药治疗以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扩张血管为主,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增加出血风险等不良反应,并且有些西药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多采用血管腔内治疗,但容易出现术后支架内再狭窄[3-4]。相比之下中医治疗虽然周期较长,但疗效好,尚未发现不良反应,患者经济压力小,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基本病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5],张建平认为其病机主要为寒凝血瘀。现代人为了美观穿衣普遍薄,易受寒邪侵袭,寒气侵犯造成脉内血液减少,不荣则痛;寒气侵犯到经脉之中,造成脉内的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脱疽患者多存在下肢疼痛的表现。《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饮食不节,易伤脾阳,则生诸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日久损伤脾阳,阳虚不能温养四末,则出现下肢肢体皮温降低的症状。”脱疽之病以血瘀为标,脾肾阳虚为本。治则为标本兼顾,治法为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养阴补血、温阳通络。

2 用药特点

2.1 用虫类药搜风活络 清代叶天士指出,久病必有邪风在肢体筋骨肌肉经络之间,应该用虫类药疏通经络,祛除邪气。虫类药“善行不守”,采用虫类药搜风活络,祛除贼风。唐容川《本草问答》指出,动物的本性好动,有攻击性,动物药驱邪作用优于植物药,用虫类药可增强活血破瘀之力。虫类药性味多辛咸,咸能软坚散结,辛则通络,善用水蛭、僵蚕。《神农本草经》指出,水蛭味咸性平,专祛除顽固的瘀血,攻破血块。张锡纯赞此药祛瘀血但不破坏新血的生成,不伤气,且可以化瘀血。张建平常用水蛭加强破血之力,又能防止伤新血和伤气分。现代实验研究证实,水蛭煎剂具有抗凝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血脂,其提取物水蛭素可以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6]。僵蚕味咸辛性平,可疏散风寒、熄风通络、走窜搜剔,既能疏散外风,又能剔逐内风于外,还可通经活络,搜剔余邪。药理研究[7]显示其有抗凝血作用。虫类药物不仅有“虫蚁搜剔”的特点,并且含有动物异体蛋白,对机体有补益作用[8]。

2.2 引经药与分经论治《医学读书》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指出引经药可以引导其他药物在病变部位发挥作用。太阳经引经药羌活,厥阴肝经引经药川芎,少阳经引经药柴胡,牛膝引血下行[9]。引经药的提出是建立在《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归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菌桂)为诸药先聘通使”。后张元素在《珍珠囊》中对引经报使药分经归纳,明确提出药物引经报使的部位,提出十二经引经药,成为引经理论的雏形[10]。张建平将引经药引入治疗脱疽,以增强活血化瘀及虫类药搜风活络的疗效,类似于西医的靶向治疗思维。治疗脱疽时亮点在于运用各经引经药通下肢血管经脉,配伍肉桂温下肢阳气,当归补下肢气血,桃仁、红花、丹参除下肢瘀血。

2.3 风药畅行气血《素问·风论》中提出“风为百病之长”,即风邪最容易侵袭人体,因此在驱邪时不能忘记祛除风邪,或者首先当祛除风邪。在治疗时主张用风药,风药辛香发散,能宣散在表之邪。金代张元素所著的《医学启源》按药物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特性最早提出“风药”一说,例如防风、升麻、羌活、柴胡[11]。

2.3.1 升阳气 人体血液的流动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而气的根本来源在于肾阳。阳气自身有向上升发的特点,对于年纪稍长者,并非肾阳的不足,而在于阳气的功能发挥的不好,因此在治疗方面并没有大补肾阳。风药辛温,其性上行,因此借用风药升提阳气,推动血液运行,恢复机体的气血运转。

2.3.2 辛香通络《张氏医通》谓:“人身之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为阳气之依归。”指出气为血之帅,血液的良好运行须阳气的引导,血为气之母,阳气须阴血作为载体。叶氏言“病在脉络,为之辛香以开通”“浊结有形,非辛香无以入络”,指出病位在血脉经络时需要用辛香之品开通气机,病理因素为瘀血之类的有形之物时必须用辛香之药通络。风药多辛可通络,使气血流畅,风药发散,能透邪外出,通畅气血,例如羌活“通畅血脉”(《本草汇言》)。此外风药可为行气活血之引经报使,有利于调节气机[12]。

2.4 建曲之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谈到只有人体存在正虚的情况下病邪侵犯人体才会致病。人体患病的根本在于脾胃不足,正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外科正宗》中提出过食膏粱厚味是脱疽病因之一[13],因此张建平在治疗方面常加入神曲。方中虫类药如水蛭有一定的毒性,加神曲可以健脾和胃,使祛邪不伤正。又有温补肾阳如牛膝、淫羊藿等药,味甘,容易滋腻碍胃,因此固护脾胃尤为重要。神曲,本品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由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匀后经发酵而成。《药性论》指出神曲有消水谷化隔夜之食、健脾暖胃的作用,还可以消癥瘕积聚,活血化瘀。不同朝代和地区的神曲的原材料组成和制作工艺不同,神曲的功效也不同[14]。红曲这种曲剂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菌发酵而成[15],现代药理及临床试验显示红曲可降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逆转[16]。张建平考虑神曲也有相似的药理作用,需要有识之士的进一步研究。《本草经疏》提出神曲气味甘温,善于消导行滞,对于散体内脏腑之风寒有独特作用,合沉香温中行气,祛除中焦寒气,进一步为脾胃运化保驾护航。神曲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固护中焦,可谓是一举两得。

2.5 三七粉活血化瘀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性温,味甘、微涩、微苦,归肝、胃、大肠经,《本草纲目》记载三七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作用。可以活血化瘀,止疼痛。《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粉的应用可以增强当归补血之力。张建平认为脱疽表现为下肢冰冷,脉细,病位在厥阴。《本草纲目》记载三七为“厥阴血分之药”,能散厥阴之瘀血。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三七粉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减少血栓形成[17],降脂止痛[18]。张建平一般用6~9 g三七粉于早餐前温水冲服,因为三七粉归大肠、胃、肝经。大肠经卯时旺(凌晨5~7点),胃经辰时旺(7~9点),晨起服用有利于药物发挥活血即抗血栓形成作用。张建平认为三七粉的活血化瘀作用实际上为攻下法,邪气的出路非上即下,这就是张建平不仅仅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又加三七粉带邪气外出,通过大便排出。临床上许多病人在服用三七粉之后大便次数增加。张建平认为三七粉也存在润燥软坚的作用,因此比其他活血药更适宜化皮里膜外、筋骨经络之间的血瘀。

3 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女,63岁,2017年9月24日初诊。以“右下肢麻木疼痛,皮温降低3月,加重5 d”为主诉。证见:喘息,右下肢疼痛,皮温低,纳差,睡眠尚可,大便2日1行,便干、难解,小便正常,舌暗、苔白腻,脉弦细弱。既往史:高血压3年,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2.5 mg 1片/次,2次/d。高血脂症2年,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 2片,每晚服用。查体:血压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下肢水肿(—)。查右下肢动脉彩超:右下肢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右侧股总、股浅、腘动脉沿壁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斑,其中最大者大小约0.69 cm×0.20 cm。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法,方药组成:当归15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5 g,枳壳15 g,炙甘草12 g,柴胡15 g,川芎15 g,水蛭6 g,僵蚕10 g,羌活10 g,防风15 g,三七粉9 g,沉香5 g,神曲30 g,牛膝20 g。1剂/d,分2次服,共7剂。

2017年10月1日2诊。病人喘息缓解,右下肢疼痛稍缓解,皮温低,纳可,睡眠尚可,大便次数增加至每日2次,质软、易解,小便频数清长,舌暗苔薄白,脉涩紧。在原方基础上去沉香,减三七1.5 g,加通草10 g,桂枝15 g,白芍15 g,甘草6 g,细辛3 g。1剂/d,分2次服,共14剂。

2017年10月15日3诊。病人心悸、右下肢疼痛进一步缓解,皮温恢复正常,纳可,大便正常,小便频数清长。在原方基础上去枳壳加炙甘草6 g,淫羊藿10 g。诸症好转,嘱调情志,慎起居,节饮食。辅助检查:双侧股总、股浅、股深、腘动脉,胫前、胫后、足背动脉内径可,内膜面粗糙,管壁不均匀性增厚,右侧沿壁可见几个小强回声斑,左侧股总动脉可见几个强回声斑,其中最大者大小约0.63 cm×0.26 cm。

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当归四逆汤治阳虚血弱寒凝所致血厥,主要症状为四肢冰冷,脉细。张建平认为脱疽为寒中于厥阴肝,故用桂枝、细辛温经散寒。阴血亏虚,脉道不能充盈,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故用当归、赤芍补血养阴,甘草、大枣益气健脾养血,调生化之源,以益阴血。整个方子起到了散寒邪、和厥阴、调营卫以通阳气的作用。肝脏受寒则阴阳不相顺接,血不载气,阳气不能外达经脉,经脉无以温养,再加上寒气使血脉瘀阻,出现足部寒冷,加厚衣服不可缓解的现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在治疗上补血养阴,补肝阴血的不足,另一方面不可忽略温阳通阳,振奋肝脏阳气,使阴阳顺接,恢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故加通草通其阴阳。药理证实,当归四逆汤可以降低血黏度,扩张末梢血管,抗凝及抗血栓形成,增加血管灌流量[19],进一步为其运用于脱疽提供了实验论据[20]。在此基础上张建平加桃仁、红花、三七粉活血化瘀,柴胡、枳壳行气,气行则血行,牛膝引血下行,用羌活、防风、川芎诸风药升阳通络。此外重视固护三焦,用沉香温中行气,神曲活血化瘀兼健胃消食以及防虫药之毒性,水蛭、僵蚕通经搜络利关节,炙甘草定悸复脉。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阳气根于肾阳,用淫羊藿温肾阳。

4 小结

张建平治疗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的脱疽初期认为其基本病因为寒凝血瘀,治疗以补阴血、温阳气、活血化瘀散寒为主,以运用虫类药、风药、引经药为特色,妙用三七粉、神曲,为脱疽早期的治疗提供了临床经验,发展了引经药的现代临床运用。未来在不同疾病的治疗中引经药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掘。

猜你喜欢

张建平皮温虫类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
神秘的小罐子
——瓮虫类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皮温变化的研究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持续皮温监测对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预警
虫类、螨类、线虫类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皮肤温度变化对截瘫患者下肢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价值*
虫类、螨类、线虫类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书记爱“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