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020-02-12王东杰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郑州市村落传统

王东杰

郑州市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建筑遗产、教育等价值。当前,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存在保护经费短缺、人才匮乏、政策引导不到位、郑州市传统村落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应从多元筹措资金、建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专门队伍、建立“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责任机制等方面发力做好郑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

要研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问题,首先需要厘清传统村落文化的含义。“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使用的频率较高,比如《三国志·魏书卷十六》中云:“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辞海》认为:“村落”即 “村庄。”《辞源》认为,所谓“村落”即“乡人聚居之处”。联系古今文献典籍对于“村落”的解释,我们认为所谓“村落”,即指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在族群聚居的基础上,因生活所需建造的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单元。所谓“传统村落”,多从时间上界定,指民国以前建成的村落,具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长期以来村落的选址并未出现较大变动的村落。“文化”来自于英文,其原来的意思也包含耕种。因此,通过概念对比不难看出,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均和农耕文明相关。

一、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的特色

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色:一是,建村历史悠久,见证古老中国发展的历史。比如:邓州市大金店镇老街,曾是十大集镇之首。镇上的南岳古庙不仅见证南宋时期宋金对峙的历史,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建筑文化。镇上的府君庙是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的集中体现。登封市徐庄镇文化底蕴深厚,该镇见证华夏文明的开启,且文脉延续5000年不断。二是,宗族文化突出。比如位于上街区西南隅的方顶村主要以方姓为主,新密市刘寨镇吕楼村主要以吕姓为主。三是,革命文化突出。比如登封市徐庄镇柏石崖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后方医院所在地,该镇的杨林村和安沟村是河南(豫西革命)纪念馆所在地。四是,风景秀丽,建筑风格独特。比如荥阳市高山镇石沟洞村,以“石”、“沟”、“洞”为特点的地理地貌,房屋和建筑多用红石头砌成。

二、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保护经费短缺

近些年来虽然中央和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分别甄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和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并对列入名录的郑州市传统村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郑州市各辖区部分政府机构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投入资金用于当地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然而由于郑州市各辖区传统村落总数较多,不可能每一处都补贴到位,特别是国家级、省级之外的传统村落来说更是难以触及。另外,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考慮、补偿原住民在发展中因产业化而损害的利益,并且老化破损的古民居、古建筑还需要充足资金进行修复,凡此种种均需大笔的资金作保障。虽然郑州市各级政府也大力引导、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未通过合适的方案筹集到资金,使得社会资金难以有效投入到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之中。

2、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大多是请郑州大学相关专业的专家提出建议,进行方案设计。由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涉及的人员较为广泛,而抽调大量的人才专门从事此方面的工作又不太现实。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工程专家、规划部门工作人员、文物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懂得营销策划的人员以及非遗传承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来完成。上述人员在短时间难以到位,从而限制了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政策引导不到位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类似方顶村这样的传统村落中的很多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被拆除,尤其是蕴含大量历史文化信息、特色建筑文化的古建筑被破坏掉,进而使方顶村逐渐失去了往日鸡犬相闻、人来人往的景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定了“一户一宅”政策,但新村建设的村外选址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政府又不批新的宅基地,导致某种程度上村民只能拆旧建新,进而对古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4、郑州市传统村落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郑州市传统村落大多以其完整、鲜明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村落布局、悠久的历史等特点,承载着中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印迹。生活在传统村落的居民更懂得当地的乡土建筑文化、民风民俗、文物古迹、发展历史以及其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因此,他们是让传统村落文化活跃起来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政府所做的决策还是企业制定的规划,均忽略了民众的参与这一重要因素,没有把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导致传统村落的原住民参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意识不强,不利于推动郑州市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

三、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

1、多元筹措资金

针对郑州市各辖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经费短缺的困境,应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切实解决经费短缺的难题。一是,郑州市政府应专门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奖励机制,对全市各辖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有突出贡献,效果较好的传统村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给予财政补贴方面的倾斜,鼓励专款专用,用来改善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古建筑群的修复工作。同时,在年初做财政预算时,抽取部分资金设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专项基金,保护效果纳入各地的绩效考核。二是,可以鼓励传统村落原住民以自家房屋开展租赁活动或将自己拥有的房屋入股到村里等形式吸引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进而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2、建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专门队伍

人才资源是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的第一资源、也是最根本的资源。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必须依靠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队伍。一是,组建懂历史的团队。应结合郑州市各辖区传统村落文化的特色分类培养,比如属于革命老区的传统村落,应从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中抽调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徐庄镇传统村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并深入挖掘,形成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等,并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组织艺术类的学生进行演绎,增强人们的体验感。二是,建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专门队伍。

3、建立“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责任机制

国内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较好的传统村落都离不开健全的责任机制。在建立郑州市传统村落文化数据库的基础上,郑州各辖区各级党委、政府应抓紧研究制定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规划,传统村落文化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力求经过3-5年的努力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有质的提升。各有关部门务必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迅速协调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把相关工作要求纳入到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之中。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0.13%的民众对于郑州市各辖区的传统村落文化有深入了解。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来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善用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郑州市大部分传统村落也安装上了无线网络,上网、刷微博、刷抖音、刷微信等也成为传统村落居民打发农闲时间的主要方式。因此,应积极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网络等新媒体,建立郑州市各辖区传统村落文化相关的公众号、官方微博,定期发布传统村落文化特色以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状况的实时信息,让村落原住民更好地参与。二是,组建宣讲团队进行宣讲。政府应率先牵头,鼓励研究河南以及郑州市研究传统村落文化的专家、学者、教师以及非遗传承人组建宣讲团队,定期宣传国家各批次传统村落入围名单,宣传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相关政策以及国内外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较好的先进典型,对于因村民积极参与使得保护取得成功的案例应重点宣讲,最终让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意识深深烙进村落原住民及其他民众的心里。

(作者单位:450042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

猜你喜欢

郑州市村落传统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郑州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