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解决措施

2020-02-12张耀勇广东亮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河道整治

文_张耀勇 广东亮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1 农村河道的整治与生态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污染问题

随着“振兴乡村”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至新的档次。在这种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废物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农村小型生产企业的日常运作所排放出来的化学物质加剧了农村河道的污染。 为了获得理想的农作物收成,种植户一般会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施加大量的化肥及农药等化学物质,一旦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将这些化学物质完全吸收,或在雨天的情况下,余留的农药及化肥就会渗入到土地中,从而污染地下水并排放至农村河道中导致大面积的污染问题。而农村河道作为农作物唯一的浇灌设施,遭受化学污染的河水将危害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同时也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1.2 农村河道的防洪水平较低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村河道的防洪水平还存在不足。简单来说,当农村地区突遭极大暴雨的天气情况时,瞬间激增的雨水量增加了河道整体水流量。一旦河道周边所堆积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直接漂浮至河道中,当大量的垃圾随着水流的流动冲进附近的桥道或水通道的过程中,就会瞬间将这些通道堵塞,洪水将无法进行排放,从而将桥道与河岸冲毁。此外,一旦农村河道的防洪设施不够完善,即使实现了无垃圾目标,当洪水量较高时,河岸与桥道无法承受洪水的冲击力,进而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该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农村河道整治与生态治理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农村河道的防洪水平是当前需要重点考量的重要议题之一。

1.3 加强农村群众缺乏对河道整治的正确认识

由于我国在农村的环保知识的普及还存在不足,绝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还需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农村河道的整治仍缺乏一定的认识,往往认为个人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与河道的整治并无关联。另一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农村居民都未经专业的培训,对农村河道中的部分基础水利设施的认识不足,常常出现误操作的情况,这是农村河道基础水利设施常常出现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正确的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水利设施的正常使用寿命。此外,在现阶段,我国许多农村河道整治作业的实施都必须要占用到农村居民的合法土地面积,在必要的情况下,相关作业需要牺牲农村河道周边的农作物,这对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许多农民极其反对这种操作,在相关部门进行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过程中与工作人员产生纠纷,这是阻碍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1.4 农村河道管理机制存在不足

我国环保事业在农村地区的开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大环境背景下,关于农村河道的整治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部分:①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相关部门在农村河道的整治管理过程中,未设置评价影响机制,再加上监督管理力度的不足,这对农村河道的整治工作实效性带来一定的影响。②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管理队伍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河道整治管理团队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在资质上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③目前,在整个农村河道整治及治理体系中,针对农村流水域的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的治理力度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2 关于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的对策分析

2.1 加大对农村河岸绿色环境的建设力度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农村河道的污染程度已经十分严重,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引起重视与关注。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先将农村河道周边的绿化设施建设起来,在河道周边可利用的面积种满花草树木,这样能够对农村河道起到一个美观的效果,并同时提升了农村河道的污染调节水平,有效控制河道水土流失的程度。其次,针对部分高度较高的特殊河道,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将地下水源与河道水源进行融合的策略,来进一步提升农村河道的过水水平。最后,为充分发挥出农村河岸绿色环境的建设效果,需要完善河道周边垃圾桶的放置工作,但垃圾桶的放置与河道要设置一定的距离,并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的农村居民正确将个人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统一由专人进行回收处理,进而共同维护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

2.2 农村河道生态管理措施

(1)强化对农村河道水环境的管理

现阶段截污纳管是我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对确保水体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河道被大肆污染主要是由于偷排、乱排的问题所导致的,通过在河道周边建设截污纳管工程,对污水进行统一收集,结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偷排、乱排等问题的管理力度,形成一种双管齐下的管理状态,确保农村河道的生态安全。

(2)定期对农村河道的生态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河道生态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与效率,相关部门需要形成一种联动管理机制,并根据农村河道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监测机制与评估措施。例如在目标河道的周边建立监测网点, 通过采用多种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与措施,并根据这些监测信息来对农村河道的生态健康水平展开深入的评估工作,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找出问题的所在,最终完善农村河道的生态维护管理体系。

2.3 合理规划农村产业结构

为充分发挥出农村河道的整治效果与意义,通过进一步合理规划农村产业结构势在必行。首先需要专业部门人员在农村种植范围进行考察工作,明确掌握当地的气候与温度特点,并选择符合当地气候特点的农作物,并保证能够在有效降低农药与化肥等化学物质使用率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的收成,同时起到农村河道生态保护的效果。其次,从农村企业的产业规划角度看,在重点开发农村种植业的基础上,还可以将传统的种植型转型为特色产品的制造型,为农民实现转型发展的机会,从而提升农村产业的盈利率,最终也实现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2.4 加强农村居民的河道整治意识与环保意识

对农村河道的整治及生态治理,不仅只能依靠相关部门的管理来实现,还需要农村居民发自内心地从日常生活行为开始抓起。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对河道的整治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推动农村河道的整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可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经验分享活动,积极鼓动农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安排在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岗位上经验丰富的自身人员来作为活动的主要分享人。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农村居民讲解农村河道的整治管理及生态治理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告知其在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环保问题,从根源上提升农村居民的河道整治意识与环保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鼓励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到农村河道的整治工作中来,表现良好的居民,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对河道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5 优化农村河道整治与生态治理管理机制

在开展各项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作业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整个管理队伍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对农村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管理机制进行优化。通过聘请一些资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建立一支主要以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的监督队伍,为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河道整治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将部分意向的农村居民邀请到农村河道管理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农村河道管理机制,或者在现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影响评价内容,这样能够协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农村河道实际污染情况时提供根据,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河道管理及生态治理等相关问题。

3 结语

针对当前农村河道整治和生态治理过程中所留下的影响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针对问题的所在,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完善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管理体系;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河道防洪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对农村河道整治及环保意识的加强等问题上入手,从而促进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河道整治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河道里的垃圾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