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

2020-02-11尤江华

江西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增产增收玉米种子水肥

尤江华

(新疆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还是动物饲料以及工业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何发挥田地潜能,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收,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1]。从玉米本身的角度来看,其在抗旱、防虫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要想进一步提高产量,仍需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1 充分整地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想要实现增产增收,就必须做好整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保证地块干净,及时清理土壤中存在的生活垃圾、草根等异物。其次,要控制好整地深度,其中轻耙深度控制在8~10 cm,重耙控制在12~15 cm,确保有足够疏松的土层和肥力。再次,要保证地块土壤上虚下实,从而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进一步做好保墒工作,以确保种子能够发芽。最后,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出现概率,要尽量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多年种植玉米。

2 正确选种

正确选种是种植玉米的关键,选种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坚持科学选种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意义重大。首先,要根据地块的情况进行选种,如果地块相对较旱,就选择抗旱能力强的种子,如果地块土壤相对较薄,就选择扎根深、抗倒伏的种子,以确保种子与地块之间的适配性。其次,在播种时要选择颗粒饱满、色泽明亮的种子,并用营养液做好浸种工作,提升种子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最后,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晒种,以保证种子的最佳状态,提高其发芽率。

3 科学播种

科学播种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措施。通常情况下,在10~12 ℃时进行播种最好,如果播种时气温过低一定要覆盖地膜,以做好土壤保温工作。在播种过程中,要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和种子密度,垄沟之间的宽度要控制在44~55 cm。开好种沟后,可在种沟内施尿素和磷酸二铵作为种肥,并做好肥料与土壤的混合工作,避免灼伤种子。每个种沟放2~3粒玉米种子,并直接覆土踩实。如果墒情不足,需要适当进行浇水,以保证出苗率。为了进一步延长玉米植株的授粉时间,地边位置要预留3~5垄,在4~7 d后进行播种。

4 控制水肥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水肥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实现增产增收,必须做好水肥控制工作。在水分方面,如果田间水分过多,会引起烂根等其他病害,进而引发玉米苗腐烂等系列病害,导致减产。如果水分过少,就会导致玉米籽粒不饱满,引起减产。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每年的气候条件对水分予以控制,如果种苗期水分过低,可以适当浇水,夏季后便完全依靠雨水进行灌溉,秋季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在肥料方面,如果肥料较少,可能会导致玉米植株营养不良,而引起减产,但肥料过多,也会引发烧种、烧苗等现象,造成玉米减产,所以做好肥料控制也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肥料的选择种类不宜过多,且要根据不同时期选用不同的肥料,确保玉米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从而保证其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保证玉米增产增收。

5 除虫防病

除虫防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玉米本身在防虫防病方面具有较好表现,但为保证其产量,仍需要进行科学的除虫防病。在玉米的灌浆期和乳熟期,玉米植株易出现斑病,根据斑块大小又可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针对该病症,可以采用50%多灵菌对玉米植株叶面进行喷施处理,喷施间隔以周为单位,连续用药2~3次即可好转。如果玉米缺锌则会在苗期出现矮花叶病。出现该病时,需要用0.4%浓度的硫酸锌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处理,用药次数根据病情予以选择,以2~3次为宜。在虫害方面,玉米容易出现蚜虫、黏虫、螟虫等病害,其中蚜虫多在父本雄穗和母本顶叶期,可以采用40%氧化乐果进行叶面喷施。

6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也是保证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选做种子的玉米要适期旱收,及时晾晒脱粒。果穗收获后,子粒及穗轴上的水分含量较大,此时要及时去除顶叶进行晾晒,并及时脱粒,促进水分蒸发,避免发生霉变或发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及时对玉米种子进行脱水,但要控制好脱水程度,以避免脱水不及时造成玉米籽粒发生腐烂,过度脱水则会导致玉米种子失去活性无法发芽。在此基础上,可推行种子烘干技术,当果穗或子粒水分较大时,可用种子烘干设备,通过1~2次烘干将种子的含水量降到13%以下,以有效保证玉米种子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7 结语

做好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能够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种植水平、推动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在实际工作中,种植户一定要控制好影响玉米收成的各种因素,根据每年的气候条件,科学地进行水肥控制、防虫除病,达到有效提升玉米产量的目的,也为我国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增产增收玉米种子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全新机理,5G高效增产——“意得昂”助小麦增产增收
“数字+智慧”开启农业增产增收新时代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