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民族文化培养的文化自信
——议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民族大学

李 丽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信赖”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论述,体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2017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在不同层面79 次提及“文化”一词,6 次提到“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回顾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儿女是自豪的;谈及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近代中国,中华儿女是自卑的。但是,曾经缺失的文化自信掩盖不了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释放出巨大的活力和能量。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全面提升,中华儿女是时候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了。

教育在文化自信建构中的角色已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任成金、潘娜娜详细论述了西方文化输出及其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影响,指出,西方通过教育交流弱化政治认同。沈壮海指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是引导青年一代自觉养成坚定而充沛的文化自信的重要职责。2018 年以来,文化自信与英语教学的联系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就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将二者紧密结合的研究相对缺乏。笔者以文化自信为视角,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将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1、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

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对文化自信的培养,负有重大使命。中华儿女近代以来曾经一度缺失的文化自信,需要培养。“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应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并为其所用,这既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大学面对教育国际化所应做出的正确选择”③。

从大学英语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告诉我们,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价值的弘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祖国的栋梁,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既要培养他们对他者文化及自身文化的了解,更要培养他们对自身文化内在价值的自觉认同。

2、学习英语的目的要求

就新时期英语学习的目的来说,学生不仅要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知识,还要学习用英语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的本领。正如王守仁在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时提到的,“今天学习外语,除了当初的目的,还要使用外语传播中国思想、学术和文化,开拓世界市场”④。以往学习英语主要强调学习外来文化知识,学生的注意力主要以吸收接受为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对外来文化一知半解,英语没有学好,自信也容易丢失,在面对西方文化入侵的过程中容易淡化自己的民族文化,更谈不上用英语传播自己的文化。如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世界急需了解中国,中国也积极传播自己的文化,无形中增加了作为中华儿女一员的自豪感。在此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响应,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3、学生的学习状况使然

从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尤其对于普通院校大学生,要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严重不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老师在教学中可谓步履维艰,学生在学习中信心严重不足。信心不足主要源自学生普遍基础差,信心不足又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此循环。但每每提到学校留学生学汉语时的种种困难,学生会感到得意和自豪。英语课堂为何不能引入一些自己引以为豪的文化呢?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拥有了民族文化自信,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第二,学生缺乏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传播意识。目前,因为语言难关的普遍存在和应对各种考试的压力,多年来学生普遍重语言轻文化。学生不但对外来文化不够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意识更是薄弱。笔者在对所教授的2017 级B37 班及2017 级B42班共98 名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情况调查中发现,学生不但对外来文化不够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意识更是薄弱(对“你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中,选择“了解外来文化”的学生占比14.29%,选择“传播中国文化”的仅占4.08%)。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传播意识。要传播中国思想,弘扬中国文化,除了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还须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这是进行平等对话以及文化外宣的基础和前提。正如曲慧敏所说:“中华文化走出去就是要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就是要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特色、中华文化独特价值观的自觉坚守上。只有基于这种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走出去才会彰显独特的魅力”⑤。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恰当的调整,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人文教育优势。

1、教师民族文化意识的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老师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意识,才能够在课堂内外更好的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的中国教师,要对民族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能正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坚守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不仅要加强学习外来文化,更要重视学习和弘扬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要把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要有意识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融入日常教学。上世纪,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他们普遍更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吸收和学习,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播,甚至对其产生怀疑。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英语学习更加重视本土文化,教师也应该在新形势下,有意识引导学生将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作对比,学会辨别某些盲目崇洋媚外的现象,真正做到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荣,在此基础上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2、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作为一门文科类公共课程,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⑥。老师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直接途径即是通过课堂将文化内容融入教学活动。

首先,在教材的选取上,可选用或增加那些系统化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选取描写地方文化方面的书籍作为教学参考。其次,在现有使用的教材资源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现状,选取相应的文化点,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虽然每套教材各有特点,但是教师总能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找到相关的文化切入点。最后,在内容难度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加以把控,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选择的文化教学内容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教学模式及方法的转变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和资源的网络化,在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互动和协作。

一是善于利用线上教学平台。随着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愈加紧密,众多网络教学平台及移动学习软件应运而生,并在很大范围内得到普及。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限,任务繁重,要增加相应的文化内容,就要发挥相应平台和学习软件的作用,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取其优点选择利用。

二是增加口语视频任务。这是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理念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参与、互动、交流以及合作的方式,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应用目的语。布置口语视频任务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扬长避短分工协作。布置口语任务,是因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不能开口说英语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学了多年英语但不能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大多都对自己缺乏信心。通过选取适当难度的民族文化内容,本着向外介绍的理念,鼓励学生开口介绍自己的文化,增强自己文化的存在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也能让学生逐步建立学习的信心。强调视频任务,是因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虽然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学生制作视频的信心远高于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将视频上传到相关教学平台,相互学习和讨论。

结语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既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义不容辞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的使命,不仅要教授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要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不仅要引导学生将异域文化与有着几千年底蕴的中国文化做对比,学会不崇洋媚外不妄自菲薄,还要向学生强调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正如王守仁教授所说,大学英语教学“要强调了解中华文化,学习如何以西方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中华文化、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我们要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以更好地应对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挑战”⑦。大学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有必要有义务通过语言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向外国朋友介绍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注 释:

①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016:21.

②杜兰晓.当代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100.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 094-29613660.html,2017.

④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03):4

⑤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87.

⑥⑦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06):11.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民族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们的民族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