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影响研究

2020-02-11吕铁金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语言学英语专业

吕铁金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高校英语专业在开展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包含专业知识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英语技能课三方面的内容。纵观我国各大高校,虽然依照《大纲》要求进行了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但是,多数情况下,专业课程以语言学概论为主,其本身的抽象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对此,可以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引入内容依托教学,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包括《英语语言学》、《语言与应用》等在内的多门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获得提升。

一、内容依托式教学概述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属于一种以某个学科或者主题内容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强调将语言学习和学科内容学习结合在一起,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将语言本身作为关注的重点,而是强调通过学科知识学习来获取目标语言能力。CBI 本身具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其核心是学科知识而非语言知识,二是采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三是在学习新知识以及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CBI 更加灵活,包括保护模式、主题模式、附加模式等,可以配合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实际教学应用的角度,需要教师依照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现状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中的必修课程,其本身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内容抽象且相对枯燥,如果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缺乏兴趣,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也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例如,孙宇、王天昊等人从语言学知识的讲解、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三个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语言学教学体系,部分高校结合内容依托教学理论,构建起内容依托课程《英语语言学》,强调通过合理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英语语言的现象和规律,对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三、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影响

1、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分析内容依托课程《英语语言学》在英语专业中的应用效果,讨论其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找出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里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配合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选择某高校英语专业2017 级学生,从开设《英语语言学》的三个班级中选择60 名学生开展访谈工作,每班20 名。在访谈前,需要首先使得接受访谈的学生了解访谈中需要回答的问题,然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以方便后续分析。

2、研究成果

(1)对语言知识的影响

《英语语言学》课程对于学生语言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二是语法。结合访谈结果分析,60 名学生都认为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自己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自身的词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在课程中学到了许多的专业术语,原本生涩的英语文章在阅读上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当然也有6 名学生表示,虽然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词汇量的确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不过新掌握的词汇多是一些专业术语,在没有涉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情况下,平时很少使用。而在全部接受访谈的60 名学生中,只有12 名认为课程可以促进语法知识的掌握,其余学生都指出,《英语语言学》课程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几乎没有产生影响。经过研究人员的分析,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学生已经基本实现了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课程的教学更加强调通过学科知识学习来获取目标语言能力,重点并非侧重于语法知识的讲解。

(2)对语言技能的影响

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包括了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翻译能力,因此,想要研究《英语语言学》课程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影响,需要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别分析:

(a)听:在接受访谈的全部60 名学生中,有半数学生指出,在学习相应的课程后,自己的英语听力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全英语授课的方式虽然在一开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开始能够听懂教师的讲解,对于教师提供的一些英语新闻报道等资料,也可以理解大部分含义。同样,另外的30 名学生则认为,课程学习基本无法促进英语听力的提高,主要是单调的教师讲解限制了课堂的趣味性,加上全英语教学理解难度大,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对于学习的兴趣。

(b)说:45 名学生表示,《英语语言学》课程能够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自己可以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开口,以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用害怕表达错误而遭到嘲笑。剩下的15 名学生认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少,小组之间的讨论也多是采用中文,甚至会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c)读:60 名学生中有55 名表示通过课程学习,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词汇量的增加,还因为课文内容多,需要提前预习,同时配合恰当的课外材料进行补充和拓展,眼界更加开阔。5 名学生指出阅读量过大,超出了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加上词汇量大且相对晦涩,课前预习经常“看着看着就心烦意乱,看不下去了。”

(d)写:写作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英语技能应用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在接收访谈的学生中,只有18 名学生表示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在课程学习中受到了积极影响,其中一名学生指出:“在所有学习任务任务结束后,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任务,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字数在4000 左右。虽然任务难度很大,但是在总结的过程中,感觉我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很多的词句和句式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其余的32 名学生则认为写作能力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因为教学中教师很少布置写作任务,加上内容依托教学理念并非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更加不是专门的写作课程,与写作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e)翻译:接受访谈的学生中,30 名学生指出通过课程学习,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受到了积极影响,因为在课堂上,教师经常点名让同学们对课文的某些段落进行翻译,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其翻译成中文,然后结合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翻译技能的提高。当然,也有30 名学生表示,因为在课程中涉及到翻译的内容很少,课堂学习一般都是以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翻译技能并没有明显的提升。

(3)对专业知识的影响

在开展《英语语言学》课程后,所有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得到了明显提升,掌握了许多原本无法掌握的语言规律和语言学分支。正如其中一名学生所言:“在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后,感觉在我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英语语言学框架,可以清楚地知道课程的内涵,了解课程的大致内容,也可以对一些语言学的观点做出讨论和评价。”

(4)对综合素质的影响

首先,课程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有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认为,相关课程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一是因为课程内容多且相对抽象,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找出难点所在;二是需要在课后做好自主复习,对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通过预习和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领会文章主旨;其次,课程学习可以提升学生问题处理能力。50 名受访学生指出,课程学习可以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因为课程本身属于一门以英语语言为对象的研究性课程,无论是词汇、语法、音系还是语音学等内容,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同时,语言学本身的内容抽象,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勤于思考,将相关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8 名学生表示,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过强,缺乏实际应用,对于问题处理能力的影响并不大;然后,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47 名受访学生都表示,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开设对于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够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虽然课程理论性很强,但是恰恰是理论性的东西才最锻炼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面对新问题时更加理性地进行思考,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其余4 名学生认为,语言学本身具备知识属性,相关学习仅是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进行研究,在缺乏对比研究的情况下,批判思维能力并不会得到明显提高。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相关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英语语言学》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不过同时,在研究中也发现,《英语语言学》在运用内容依托教学法的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对此,相关研究人员和教师需要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

1、课程认知问题

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有超过90%的人认为,在学习英语专业的过程中,语言学知识是必须掌握的,相应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同样不可或缺。但是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明确表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语言学》“无爱”,不喜欢该项课程,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语言学本身理论性强,知识抽象,理解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言学知识的实用性较弱,认为如果在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不进行语言学相关的研究,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几乎没有用处,有30%的学生指出,可以将《英语语言学》课程从现在的必修课转变为选修课,适当减少课时占比。

对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理解和认知方面,对此,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引导和纠正,使得学生能够切实认识到,语言学习本身具有系统性,想要学好一门语言,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句式等,还需要明确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了解语言的本质所在,否则只能停留在表面。从教师的角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改变其对于语言学的错误认知,确保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语言学》的学习。

2、知识理解问题

研究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示,之所以无法学好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因为语言学知识本身相对抽象,理解难度大,对于一些专业术语更是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加上教材内容众多,课时安排有限,教师在很多时候都是只挑选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剩下的内容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另外,教师的教学活动多发生在课堂上,课下的沟通交流很少,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得到及时解答,在知识理解方面存在很大难度。

基于此,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自主查询相应的资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语言学知识库,实现相关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下抽出一定的空闲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发邮件、论坛在线讨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或者请教,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

3、材料选择问题

研究中有部分教师指出,虽然英语语言学教学中选择了一些语言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材料真实,但是部分章节难度大,学生理解困难,也有学生反映其中存在的专业词汇数量过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字典,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对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材料进行重新选择,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给出每一个章节的框架,确保学生能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把握,配合专业词汇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英语公开课,调动多个感官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4、活动实施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的课堂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培养其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过也有学生表示,班级人数过多,许多学生都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即便参与活动也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过于形式化的课堂活动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分组教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通过更加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必修课程,可以通过语言学知识的传授,配合内容依托式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加深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的完成英语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针对《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师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引导学生转变认识,更好地对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同时优化教学材料选择,丰富课堂活动形式,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语言学语言学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浅析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探讨
浅析英语语言学发展的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