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思考
——以吕梁市柳林县为例

2020-02-11王小芳李亚军

关键词:人居环境治理环境

王小芳 李亚军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1 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在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规划,这成为中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且生态宜居处于关键地位[1],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尤其是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农民幸福和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所在,更是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的主要途径。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发展仍然不均衡,某些地方人居环境破坏现象仍特别严重,主要体现为垃圾处理场地太少、农村道路崎岖不平、卫生厕所普及率低等问题,尤其是与城市人居环境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进而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长久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对此学术界分别从思想认识、社会制度以及地域特征等方面做了探讨。毛平、谷光路[2]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小农思想束缚深重,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使得部分基层政府的政绩观错位,发展中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李志强等[3]将乡村社区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归因于乡村居民生态意识淡薄、乡村资源和人才的流失以及乡村制度僵化。叶奇奇[4]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困境的社会根源在于农村经济发展不足、政府部门执法不严以及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李硕[5]认为生活垃圾、农业生产、乡镇企业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方面。郑艳[6]则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归因于长期的社会历史因素、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认识。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看,牛庆燕[7]认为生态治理难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困境,是认识自然过程中价值观失衡的表现。

虽然已有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困境做出阐释,但是仔细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会发现大部分是对已有科研成果的搬用和嵌套,一大部分研究人员直接用已有理论去解释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没有从实际问题出发研究得出新的理论成果;部分研究结合实践,但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具典型性,而且缺乏足够精确的数据支撑,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这些不仅不利于理论发展,更不能使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因此,本文以吕梁市柳林县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路径。

2 乡村振兴视角下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柳林县坐落在吕梁山西麓,总人口约34万,分为8镇7乡、257个行政村。全县面积1 288平方公里,以开采煤炭而出名。2018年9月份之前柳林县一直作为贫困县而受国家扶持发展,因其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见图1)。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养成的生活习惯、本地煤炭企业的不规范生产以及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等原因,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环境污染影响了30多万人的生活[8]。

注:数据来自2018年吕梁统计年鉴。

图1柳林县乡村人口与从业人员情况(2018年)

2.1 柳林县实施人居环境治理的措施

十九大上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作为主攻方向[9]5,柳林县政府积极响党的号召,采取了有效措施来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2.1.1 统筹规划,加强治理顶层设计

为了使生态环境治理有规则有依据,柳林县政府公布了《吕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从宏观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为农村居民定居环境管理制订明确的计划,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重点集镇和中心村落为重点,在全县开展“脏乱差”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砂灰建筑、打混凝土、墙壁粉刷、设备供用、车辆运输、劳动用工、口号标语、外墙彩绘、卫生厕所、彩钢装置、信息栏设置、公示栏及外观改善奖等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真正做到了治理明确、目标清晰、有序推进。

2.1.2 挖掘底蕴,营造人文治理氛围

柳林县政府充分挖掘城乡文化,针对县城商业聚集、历史悠久的特点,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结合县城核心棚户区改造,全面促进明清古街恢复改造,力争用三年时间,把柳林人民怀有深厚情结的明清古街打造成全省历史文化街区示范项目,唤醒柳林古镇的记忆,重拾柳林 “小北京”的名声,进一步加大对五个国家级历史文化村落和已经确定的七个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努力打造一批城乡历史文化名片。

2.1.3 强化监督,明确治理的考核标准

柳林县政府贯彻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美丽柳林。为了加强乡村治理成效,《柳林县整治农村环境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已经开始实施,对于符合评价标准的村庄会受到奖励,不符合标准的村庄不但没有奖励还会进行约谈。重点调查热电联产项目进展情况,推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为确保城乡居民安全用水,对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进行了督查询问,并采取了充分的水源保护措施,以此来解决饮用水项目进展缓慢的问题。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等法规条例执行情况的检查,推动早日建成“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绿色柳林。

2.2 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

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来,柳林县在农村绿化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很大成果。柳林县坚持“治山、增绿、富民”的绿色发展理念,2018年完成造林5 687公顷,绿化村庄32个。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柳林县40年内完成绿化44 400公顷,建成了“两块、四园、五线”的生态网络框架。这些绿化成果使柳林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体系,以及水质检测中心的成立,农民摆脱了之前靠天降雨吃井水的落后现象,饮水质量不断提升。

除此之外,柳林县农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保障农村居民的农房安全,政府拨危房改造款,进一步提升农房设计水平,改变农村住房整体落后局面。考虑到农户夜间出行安全问题,县政府斥资在道路两旁安装路灯,农村公共照明设施逐步完善。根据每个农村地区的不同情况,实施了“厕所革命”,并在农村地区改造了4 000个厕所。农村卫生项目涵盖所有行政村,乡镇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站,大大促进了城乡环境的清洁。这些措施使得村容村貌大力提升,村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推动了建设生态宜居柳林的进程(见表1)。

表1 农村基础设施数量(2018年)

3 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困境与成因

通过几年的努力,柳林县在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只有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存问题。

3.1 农村环保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环保参与意识不强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农民的参与配合。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当地农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就更高,参与治理的意识也就越强烈。但在柳林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很多农民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过度依赖政府,不主动采取措施来改善生活环境,导致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农民条件有限、受教育程度低,在日常生活中只关心自身的切身利益,而不会从大局出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除柳林县城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垃圾箱和垃圾处理场,日用塑料袋、废旧电池以及其他各种生活垃圾都是沿路乱堆乱放,既难降解,又污染环境;农村虽然普及了家用自来水,但却没有规范处理生活污水,一般农村居民用水后不经任何过滤设备便将废水泼洒至自家门前、院外、路边田地,让其在太阳底下风干,这不仅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业生产,还会污染大气;农村的厕所大部分是露天的旱厕,粪便常年散发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危害人们自身的身心健康。

3.2 农业科技含量过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

柳林县农村的农业发展依然主要依靠劳力,机械化程度较低。政府很少将重心放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农业的发展上,对农业科研投入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现阶段,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过多,再加上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人员重视不够,对农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没有给予相应的奖励,导致种田能手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也因为乡镇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没能吸引高校人才返乡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治理的农业科技含量。农业科技含量过低,在处理农村生产垃圾过程中也出现困难。如柳林县农村地区主要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让其发挥作用,使得部分农药散发到空气中,影响大气纯净度,部分农药落到土壤中,影响土壤成分构成(见图2)。

除此之外,蓄禽粪污处理技术也比较落后。近年来,柳林县农村的畜禽养殖业有所增加,但粪污处理设施却严重滞后。大部分农村仅将粪污倒至田地,这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更容易滋生细菌,危害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注:数据来自2018年吕梁统计年鉴。

图2柳林县农业辅助物质使用数据(2018年)

3.3 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混乱

“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就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然而,目前柳林县关于生态环境的规范性文件只有少数几部,比如《吕梁市柳林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吕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柳林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等。监管体系不完善,执行力低,加上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方法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不遵守法规和不严格执法现象常见,致使造成环境破坏的违法事件不能受到适当的惩处。此外,也没有对跨行业、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监管。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和职能重叠,很难实现协调统一的管理目标,并控制对环境的破坏。

3.4 环保资金投入过少,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有很强的公益性,大多数治理项目缺乏经济效益,这使得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缺乏进入的动力,所以对于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还是应该以政府拨款补助为主。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环保投资在逐步增加,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差异,国家将用于专治排污的费用主要投入到城市,农村污染治理资金投入较少。乡镇企业虽然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固定资产投入较多,但其社会负担更重。许多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就很难花更多的钱来治理环境污染。从目前对柳林县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当地来自省、市的资金投入力度还很有限,尤其缺少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导致如今农村的环保设施很落后,基本垃圾处理等设施也不能得到保证,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4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措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加强,柳林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所面临的复杂与困难的境况,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

4.1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培育农民良好的生态理念

首先要转变农村各个主体的生态思想观念。一是要重视对农民的生态健康观教育。让农民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自己及家人的危害,做到将生态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价值观教育。转变其经济至上的发展观念,促使当地领导形成正确的政绩观,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三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一要建立决策公开制度。利用网络、墙报、走访等形式保障农民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调动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二要加强生态宣传与舆论引导,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用日常生活事例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用动态视频解析周边环境污染案例等,让农民了解生态治理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4.2 创新农村人才引进方式,提高农村环境处理技术水平

要想真正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变农村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现状,需从根源入手,创新农村人才引进方式,提高农村环境处理技术水平。一要畅通专家参与渠道。成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委员会,邀请学科专家和实际部门人员,分析总结吕梁市先进县、村的经验,对于其中可复制的部分在其他县推广应用;对于不同县、村出现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由各方专家研究讨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解决。二要提高人才待遇,重视现有农村农技、农营等人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稳定当地人才,让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特长,带领广大农村居民勤劳致富。三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根据农村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研究适合当地农村环境治理的改厕、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适用模式,便于更好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4.3 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构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混乱的局面,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构建长效环境管理机制。一是国家应该从全局角度出发,将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护工作纳入综合管理考核之内,并且要求地方党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执法体系。如柳林县政府可以根据地区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科学制定适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监管制度和执行规范。二是乡镇政府要建立健全乡镇环卫机构,完善专职清扫保洁队伍,实行目标考核,切实落实工作职责。对于违规者,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通过问责来增强威慑力,以减少环境污染行为。三是加强对投入环保资金的监管。各级组织必须遵守专户管理,严格控制资金去向,防止滥用、挤占、拦截资金及其他行为,确保专款专用。 审计部门应加强环保资金使用审计,对环保资金投入的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4.4 拓宽环境整治的融资渠道,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设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一是中央政府要增加对地方政府环保资金的投入,以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着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地区环保设施的投资力度要加大,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二是地方政府应将环保资金用于实处,通过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专门保护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通过降低税收、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和财政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或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中来,让各社会实体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助力,形成良好的治理氛围。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治理环境
渤海海洋环境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