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消费生态和能源资本角度看“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

2020-02-08吴经纬

中国商论 2020年20期

吴经纬

摘 要:当前我国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国家的五大发展理念。实际上,我国确实存在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能源生态与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损害的不利现实。本文希望从能源认知革新层面出发深入思考问题,从绿色能源战略思想层面展开论述,了解能源本质属性,并结合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实际发展现状展开论述,从能源资本角度看集团“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未来能源战略发展思想。

关键词:能源资本革命;合作未来;能源战略;发展思想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b)-070-02

为积极完善“十三五”工作任务,全面迎合“十四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行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我国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也正在筹备未来“十四五”的具体工作规划,制定了全新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我国中部地区非可再生能源储备丰富,电力产业优势较强,能源产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积极发展中部地区能源,做好能源资本涵养,实现未来产业发展革命突破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1]。

2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合作对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发展的战略指导

2.1 “四个革命”——能源认知革命

认知革命是能源革命的基础,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需要正确认识与理解能源的基本本质属性,这是我国能源行业未来能否稳步前进的关键。从我国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的整体发展进程来看,实现对能源资本的转化很有必要,而在转化过程中则涉及四点要素,它们都是促成能源认知革命的重点。

第一,货币资本。在能源资产转化过程中,能源企业需要明确运用货币资本所购买的所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都是可被融入到生产循环体系中的,它们在循环过程中再次创造了经济活动价值,由此就完成了一套“产业资本”循环。这种货币资本循环就是能源资产转化中的重要要素,它赋予了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第二,技术资本。能源企业需要建立技术平台,顺利推进能源资产转化。当然,技术平台涉及不同形态的能源资产转化资本技术手段,因此各个能源企业也在近年来不断建设具有技术能力、可持续创造价值资本的“技术人才孵化器”,目的在于利用技术资本孵化技术人才,实现进一步的人才资本涵续[2]。

第三,人力资本。人力是能源企业长期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也是帮助企业实现能源认知革命的重要砝码。

第四,市场环境。能源企业需要放眼市场、放眼未来,争取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结合不同时期自身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异质性内容,争取实现对资本市场内容的转化,为企业未来良性发展争取更多时间与空间。

2.2 “四个革命”——能源消费革命

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的能源消费革命正在全面推进,其在资源整合、优势发揮过程中积极实施“电厂+”发展构想,充分利用目前电厂所现有的电、汽、热、水、专用铁路以及码头等资源,深度开发综合能源消费服务项目,将分布式能源、物流项目等融入能源消费革命中,不断为企业发展寻找新利润增长点[3]。

2.3 “四个革命”——能源供给革命

总体来讲,能源企业主要希望分两步走:第一步利用低碳取代高碳,即用油气取代煤炭;第二步利用无碳取代有碳,即用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例如,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就要实施技术转型,引入PPP模式,并通过竞争性机制公平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强化生产力度。从国际实践经验来看,两步均能做到,所以企业希望结合供给侧实际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循序渐进加大非石化能源的供应比例,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为能源供给革命明确本质要求与目标[4]。

2.4 “四个革命”——能源技术革命

就能源技术革命展开进一步分析,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主要从能源资本与技术创新两方面切入,找到两者关系并理解“乘数效应”,通过少量的生产能源推行技术革新发展,确保能源资本约束因子能够执行相关技术革新内容。具体来讲,企业希望通过旧能源支持新技术,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工厂生产内部能源总量,提出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新举措。总体来讲,要在煤改气项目生产方面实现转型,基于节能减排压力,放缓生产力度,追求建立煤改气与油改气项目,并对煤炭分散消费与产生的集中污染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煤炭行业转型发展路径畅通化。在煤改气项目生产过程中,中部地区也积极运用“乘数效应”理论,从宏观层面把控经济脉络,通过煤改气相关产业关联与区域管理建立地区示范,组织带动煤改气产业的积极向前发展。

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光伏发电等效利用小时数大约在1000小时,具有相当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伴随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中部地区针对20MW以上的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进行了配置,并采取了“先建先得”的基本方式实施管理,这进一步促进了能源企业的新技术改革和新能源生产[5]。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已经提出了科学发展风能资源的工作计划,建立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目标,提出相应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到2020年中部地区风电装机量达到432×104kW,其中非并网风电为173×104W,同时对风能资源丰富地区进行重点建设。

2.5 “一个合作”——能源国内外合作

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非常注重能源国际合作,希望确保全球范围内能源形态供应有效优化,实现与国际企业市场的能源资本流通。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一个“大能源时代”,能源权力正在全面重构,企业也希望与时俱进,不再围绕“油权”建立核心,而是基于更多“能源供应权”“能源需求权”“能源技术权”“能源金融权”以及“能源碳权”等展开多方向能源国际合作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提升自身在能源领域影响力,同时也强化自身能源生产安全性[6]。

2.6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合作对地方能源企业发展的战略指导

进入2020年,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在上级党中央以及企业领导指引下,希望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全面引入进来,将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地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并制定相关规划与政策依据,科学编制2020—2022年滚动规划,进一步明确具体发展目标与方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具体来讲,包括对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在长三角地区某些重点项目的合作建设,例如电力、天然气、城网、LNG接收、可再生能源等。以天然气为例,企业希望进一步增强对中部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能力的提升,积极争取气源,开拓市场,巩固企业地位,实现超常化发展。在上游气源方面,具体为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浙能集团等企业的合作,积极将青宁线等国家级干线资源、苏浙鲁豫等省级天然气资源引入安徽,丰富省内气源,加快储备设施、沿海沿江LNG接收/加注站建设。在下拓市场方面,则积极努力加大乡镇管道天然气利用项目,建立“县县通”支线并加大开发力度,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区域建设。

3 结语

结合“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希望全面围绕能源资本问题展望未来,探讨能源企业未来能源生产发展新路径,打造新格局,实现产业全面发展突破。在未来,集团还希望在更多方面追求新突破、新革命,促进产业合作国际化发展,继续遵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基本战略指导思想,切实发挥能源企业规划引领作用,稳步推进重点电力、油气项目建设,加快传统能源企业向新能源企业转变,提高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不断优化企业发展保障思路措施,走可持续发展建设道路,解决能源生产中的諸多问题。而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积极转变,实现传统能源产业向清洁能源产业转变,加速清洁能源“三大平台”(天然气管网建设、环保发电、新能源)建设,则是中部地区地方能源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谭建生,殷雄.从能源资本认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重大能源战略思想[J].经济导刊,2019(07).

[2] 栗宝卿.从资本有机构成和平均利润理论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J].中国电业,2010(02).

[3] 发展新能源要在低碳经济财富链中“卡位”——影响因素之一;新能源规划将从资本运作出发转为新技术入手[J].经济展望,2010(09).

[4] 李志学,秦子蕊,杨婷婷.新能源上市公司融资环境与最优资本结构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6).

[5] 殷雄,谭建生.能源资本与生态环境的蝴蝶效应[J].中外能源,2019,24(07).

[6] 张永亮.我国原油市场的供需、行业运作模式及现状探讨[J].中国商论,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