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UBI模型的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2020-02-07金晶鲍懿喜

设计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

金晶 鲍懿喜

RESEARCH ON USER EXPERIENCE DESIGN OF FEMALE HEALTH CLUB BASED ON CUBI MODEL

摘要:基于体验经济的时代大背景,深入探究女性健身俱樂部的内容构成要素以及用户体验设计特性,挖掘纯女性环境健身所赋予女性会员的真实价值。通过对女性健身俱乐部的背景分析,并以CUBI用户体验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要素,并分析其特性以探究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用户体验特性。基于CUBI用户体验模型视角提供的女性健身俱乐部体验分析维度,得到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的三大特性一轻文化体验,赋予产品更多附加价值的“她值”型商业目标、挖掘女性情感共性,差异化需求定位的“她知”型用户目标、追求个性高效,激发女性运动自主性的“她智”型交互模式。该特性可以推广到其他垂直化细分用户领域的产品,优化其用户体验。

关键词:CUBI模型 女性健身俱乐 部用户体验设计 设计研究 体验特性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12-0020-03

引言

当下已进入“全民健身”的时代,健身行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许多新兴健身模式正在兴起。通过对女性健身需求的敏锐捕捉,专属于女性的健身俱乐部悄然出现。女性参与健身俱乐部的消费,既是对专业运动项目、科学健身方法的热切喜好与期盼,又对俱乐部环境的设置、场地设施的功能和健身服务的项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发现,对比目前我国仍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健身房,女性专属健身俱乐部刚刚起步且存在许多创新之处,两者对比如图l所示。为此,本文将针对我国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用户体验特性。

一、CUBI用户体验模型引入

近年来尤其是服务行业特别强调要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准则,强调整个使用过程的体验感。基于此,本文将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创新理念引入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要素加以分析。本文选择以CUBI用户体验模型为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其属于以综合体系为轨迹、以产品定位为目的的用户体验模型,强调体验设计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漂亮的交互界面,还需要将用户目标与商业目标结合考虑,比较适合于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女性健身俱乐部[1]。在CoreyStern提出的CUBI用户体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女性健身俱乐部内容构成及其特性的维度入手,再选择商业目标、用户目标、交互这三个层级进行相应解析[2]。

二、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要素

通常而言,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可以归纳为人、物、空间三个维度,女性健身俱乐部也不例外,但究其细节还是存在差别。女性健身俱乐部是只针对女性用户开放的空间。一方面,运动与锻炼是赋能女性强有力的手段,她们可以在挑战自我中获得认同感;与此同时,纯女性的社交氛围也赋予了其中个体归属感与舒适感。基于人的角度而言,女性健身俱乐部是一个单一的性别空间;基于物的角度而言,它是一个提供形体管理的功能空间;基于场景而言,它是一个提供归属感、认同感的女性文化空间[3]。因此可从以上三个角度归纳其的构成要素,如图3所示。

最外层的为支撑环境层,主要包括健身活动开展所依托的物理环境,加上以制度规范、评价激励与氛围营造提供的虚拟环境。中间层为调节层,主要包括资源、技术与服务三大类,它们是成员与外部环境能量交换的媒介。核心层是由健身成员与指导者所构成的动态交互系统。在相关环境与资源、技术、服务等的调节下,女性健身者与教练员、健身群体之间通过交互作用实现目标达成与信息流通[4]。

三、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要素特性

女性健身俱乐部是以个体健身者为中心,在教练、器械、制度、活动与运动空间环境的支持下,健身者与其他成员、群体、环境发生交互的动态群体。其组成部分主要可概括为成员主体、调节要素和支撑环境三部分。根据上述的俱乐部构成要素系统图,可以总结出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如下特性:成员主体的交互性、调节要素的个性化、支撑环境的统一性。

(一)成员主体的多样化交互途径一协作式、社群化

交互性是女性健身俱乐部重要特征。首先,女性健身俱乐部协作式的运动方式与丰富的线上线下社群活动增强了成员之间的互助与交流,如图4。

此外,健身者与运动内容也不是纯粹的单向消费使用,使用者与资源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女性借助健身内容达成自我形体管理的目标,并对这样的资源进行消化吸收赋予其新内涵,并反馈到群体内外,促使课程设置、服务体验的完美化。成功的社群营造,不仅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也激发了用户自主为品牌进行口碑传播[5]。

(二)调节要素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一通用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 该特征主要体现在多方面满足健身者个性化的需求。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身体状况的女性加入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各不相同。俱乐部的资源、技术、服务等是基于女性用户画像所针对性提供。我国的Girl Fitness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群体中有超过50%的部分是家庭主妇,针对这些消费者,俱乐部额外提供产后修复、腹直肌分离修复等健身指导。

(三)支撑环境的统一化氛围营造——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

统一性是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在要求。女性健身俱乐部排除异性的入会门槛与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纯女性这一单一性别较为一致的诉求与审美,保障俱乐部环境洁净美观的同时还将女性对美的极致追求贯穿其服务。在SuperModelFit女性健身工作室,出身时尚领域的创始人与时尚奢侈品品牌进行合作,为会员提供运动流程结束后的香氛、护肤品等清洁服务。物理环境的舒适干净,服务流程的周到便捷,女性加入健身俱乐部所体验到的安全感、强情感维系等都能激发其达成形体管理目标的动力[6]。

四、女性健身俱乐部用户体验特性

在分析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内容构成要素及其特性的基础上,结合CUBI用户体验模型,从商业目标、用户目标以及交互模式三个方面总结其用户体验设计特性。

(一)“她值”型商业目标一轻文化体验,赋予产品更多附加价值

商业目标包含运营、产品与服务、结果和使命等层面[7]。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构建独特的价值主张去吸引用户,以实现其特有的产品与服务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相比于传统的混合式健身房,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其会员性别的单一性,还体现了“轻健身”的运动理念:1.健身门槛低。运动内容上,配备有符合女性生理特征的专业环状运动器械,涵盖热身、力量训练、拉伸等全流程,与有氧运动交叉进行使得每30分钟即可完成一次循环练习,短时高效。运动流程上,由于环形运动的原因,用户可以在任意环节加入,随时练习。2.运动模式固定。传统健身房需要教练对训练内容与课程氛围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而在环形的运动模式下教练只需指导动作,还能调节器械难度混合不同能力的学员一起上课。经过前期对女性健身需求的剖析,研发适合女性生理特征的专业器材、特色课程,比如针对中老年市场可以通过对她们健康养生痛点需求的分析,推出一系列运动康复、医疗保健等课程。精准的用户定位看似削减了用户类别,实则是用户对体验升级的需求,对具有个人特征的精准服务的期待。

女性健身俱乐部作为“她经济”的表现之一,旨在以线下女子健身为基础构建出一个有黏性的高质量女性社群。当女性用户成为健康消费的流量入口,会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品牌联盟也是俱乐部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的独特的服务生态系统的表征。基于对用户与场景需求的分析,提供组合式的推荐与售卖服务,一方面提供给了女性用户相对形象全面的建议,另一方面也是对她们购买欲望的激发。健身俱乐部以店中店的形式与健康餐厅形成合作,为健身人群提供科学饮食。除了会提供健身服务之外,还与一些商户进行合作提供相应的会员专享优惠活动如:餐厅优惠、旅店优惠、交通优惠等。这些附加资源提供可以对俱乐部运行起极大的正向作用。用户画像的极大契合度奠定了俱乐部与医疗保健、健康餐饮等品牌的合作基础,多维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精致化服务品质[8]。

(二)“她知”型用户目标一挖掘女性情感共性,差异化需求定位

用户目标需要考虑用户类型、需求、动机、行为及结果这五个要素。探究用户行为背后的需求动机,深入準确地构建用户目标模型十分关键。女性健身俱乐部存在用户性别的单一性,其中个体成员的目标、兴趣、人际、意志等均具有相似性。相较于男性群体,女性群体普遍存在倾向感性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消费特征,属于外控倾向者,较容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是偶像级人物的影响[9]。无论是健身体验、社群分享知识亦或是联盟品牌政策,个体健身者在自身消解后会再次反馈给群体或者群体之外,这样的信息流动保障了群体内部知识库的更新与丰富。如果这种信息流动对群体外产生影响,特别对有着外控型角色特征的女性群体,极大可能实现群体的更新与裂变。所以会特别注重内容的共享与转化,群体内部引导成员做好评价反思等工作;群体内部资源的外部宣传工作可以借助网站、小程序、APP等大众媒体宣传,提升自身知名度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品牌社群在女性顾客中的形象。

全民运动热潮高涨,年轻人的健身运动意识逐渐提高,运动方式的选择越来越不受性别的限制。同时,随着中产阶级女性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与自我实现意识的觉醒,她们发觉健身可以帮助解决性别权利问题、情绪困扰和精神困境等问题,在一个健身社群中找到的存在感与归属感能极大地满足自身情感诉求。在女性会员进入健身俱乐部初期,为其建立起详细的个人档案,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爱好、职业、特长、产品使用偏好、有无运动历史等,以此来构建运动用户模型。再根据后续线上运动软件的相关数据反馈调整与完善用户特征以提供更专业精准的服务[10]。基于不断完善的用户画像,为其推荐相匹配的运动模式与社群小组。并且,通过放大效果差异来进行相应的激励评价帮助女性获得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在目标的驱动下增强群体归属感与信任感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与个体健身动力。

(三)“她智”型交互模式一追求个性高效,激发女性运动自主性

交互组件需要考虑模式、系统、设备和人这四个要素。系统中包含一组模式,支持不同的设备提供相应的服务以进行人机交互。随着科技赋能运动行业的深入,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成为可能。借助一定的智能化系统针对不同成员的偏好与个性特征提供多样化满足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身者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从健身器材的智能化到电子私教,再到个体健康管理客户端、课程线上预约系统,健身流程正在变得越来越科学化、便捷化。将移动设备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通过可穿戴设备来感知用户的生理指标,移动设备进行情境计算,同时结合大数据,综合分析女性会员的运动特征,提供精准的运动辅助功能与多元化的运动反馈途径。无论是线上实时更新的生理数据还是线下每月定时进行的数据统计都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规划健身运动、完善科学化健身流程。健身运动需要长期过程的坚持,对于女性而言,科学高效的运动指导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达成目标。女性健身俱乐部推出的女性专属环形运动方式进行了运动器械与智能监测设备的创新,线上线下双重途径实现了运动的定制化与反馈的个性化。

另一方面,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在产品与服务的设计过程中逐渐凸显,用户体验开始被重视,为用户量身打造的具有情感特征的个性化服务更易帮助用户实现其目标。女性健身俱乐部正是基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所提供的健身与社交空间,充分考虑了女性在健身过程中会遇到的痛点,主要通过协作式的运动方式与社群化的运营模式从女性群体的角度出发帮助个体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依据个体健身者在俱乐部的性格特征与行为表现,可以大致划分为:边缘性参与体验者、参与但不积极会员、完全融入俱乐部的固定成员、成果显著表现活跃的健体达人和具备一定号召力领导力的组织者角色。社群活动促进了群体的积极互动与个体与群体的共同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社群小组相关活动成果的展示与宣传,不仅是对高度参与成员的鼓舞,也是对一般参与者自主性的激发。

结语

本文以CUBI用户体验模型为理论基础,从内容要素角度出发,对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特性进行了剖析。其次,从商业目标、用户目标、交互角度分析其用户体验特性。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出现给女性健身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女性化,更是精神层次上具有女性特征的社群文化环境。通过对其俱乐部用户体验的分析期望凸显女性专属的设计特性,提升对女性健身动力的激发,以提供更精准、个性的服务。

如何在健身这一传统又新兴的行业,找到一个持续稳定、创新高效的商业模式是所有注重用户体验的服务型产品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纯女性健身这样一个垂直的创新领域,必须充分保持其只服务女性的创建初心,在充分了解女性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设计、课程研发与营销引导,同时从健身拓展到社交,注重对女性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打造,达到特色化运营、提高用户黏性、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生活美的設计传播研究”(编号:2018SJAD1140)。

参考文献

[1]陈星海.基于CUBI用户体验模型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6

[2]唐蛛.鲍懿喜.知识生态视角下知乎APP的用户体验设计特性[J].设计0019,32(17):41-43

[3]王晰石磊,辛向阳.基于价值机会理论的联合办公用户体验探究[J].包装工程,2018.39(20):217-223

[4]胡晓.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文化.服务.价值[J].设计,2018(02):56-81.

[5]黄薇,弈子娟,徐海豪,吴剑锋.基于“互联网,的家用健身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22):6-10

[6]吕君,张士强,王妍曦.“互联网+她经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4):91-93

[7]丁佳一.基于CUBI用户体验模型的智能家居水族系统交互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8

[8]韩然,杨华,路放.用户体验设计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应用研究[J].设计0015(08):116-118

[9]倪元振,解毅飞,赵鲁南.我国女子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研究[J].运动2017(06):132-133

[10]姚璐.基于品健身小型健身工作室营销模式的研究[D].湖南大学,018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
贵州高增民间竹篓设计研究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设计研究与创新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办公大楼环境景观设计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